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

2019-09-10况龙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生活情境小组合作

况龙燕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实施,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被提出,并被作为教学目标贯彻于各学科教学活动始终。就初中英语这门语言类的学科来说,“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几个重要方面及基本内容,如何从这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关注的话题。鉴于此,本文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入手,浅谈一番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深化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小组合作;文化背景;课外阅读;生活情境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英语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内容。贯彻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国家人文风俗背景等与英语相关知识的了解,全面提升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认知。而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就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一番个人看法的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它是指学生在不同场景运用英语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练习的能力。在传统满堂灌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教师也往往注重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致使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低下。为此,在开展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倡导并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以“Our hobbies”中的“What’s your hobby?”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我先带领学生扫清了本课的单词障碍,向学生讲解了本课主要的语言知识点并让学生阅读了本课的对话,接着依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练习。在小组活动中,我先让学生熟读了课本中的对话,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谈论,并将谈话、讨论的内容整合起来,编写一段谈论个人爱好的对话,将本课与兴趣、爱好有关的主要词组如listen to music、plant flowers、fly kites等运用到对话中。学生都积极参与着小组活动,踊跃发言并积极配合,通过共同努力将对话编写了出来,并进行了反复练习,对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巩固和学习。如此,通过开展小学合作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了学生间的配合度,还培养并提升了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促进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是语言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是学习一门语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及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英语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例如,以“Some things usuall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让学生明白语言具有多元性,肢体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谈到了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见面打招呼时所用的肢体语言不同,如Jane waves her hands and Yukio bows,而Jane来自加拿大,Yukio来自日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介绍不通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如不同国家在第一次见面时所用的礼仪有何不同,去别人家做客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有何不同等等,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此,通过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得到了深化和发展。

三、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在倡导终身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所在。尤其对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来说,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量、语法内容繁多、复杂,单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难以实现的。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而大量的课外阅读,通过不断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加深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思维能力,使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Saving the Earth”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主题与环保有关,谈论了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各种问题以及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与“环保”有关的主题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考试试题中也占据较大的比重,不仅是阅读材料中常见的题目,也是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主题。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完成课文知识的讲解活动后,为学生推荐一些与环保主题有关的文章和材料让学生阅读,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阅读、写作中遇到类似文章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答题。又如,以“China and the world”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以及中西方的名胜古迹。教师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或是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有关的素材进行阅读,使学生通过广泛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如此,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与英语有关知识的了解,使英语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学生英语学习思维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学生往往因缺乏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而不能很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英语中的某些单词、句式或固定意义的用法,致使英语教学效率低下。鉴于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贴近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不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以“Getting together”中的“What does your mother do?”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上,完成相关语言知识点的讲解活动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即到某人家做客的场景,挑选两名学生分别扮演Mom和Dad,并进行场景对话。在对话中谈论与家庭成员有关的知识,将所学的相关语言点运用到对话中。又如,以“Making friends”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主要介绍了同学间初次见面常用的一些语言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类似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对话练习。如此,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英语知识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应用的认识,使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提升。

总之,贯彻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所在,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必然需求。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从阅读教学入手,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贯彻于教学活动始终,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全新认识,使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卜洪超,石安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2017

[2]周洪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

[3]魏玲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18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生活情境小组合作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作文评改“五步曲”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哈哈镜
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