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庭院景观营造实践研究

2019-09-10范雯雯陈东田吴漫聂天一邢治英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景观营造乡村振兴

范雯雯 陈东田 吴漫 聂天一 邢治英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庭院在新时期呈现出开放性、体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文章以山东省中郝峪村为例,通过实地测量、调研访谈等方式对庭院景观营造进行分析,根据服务对象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庭院分为村民常住型、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公共服务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庭院景观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庭院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庭院,景观营造,中郝峪村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025

Researches on Courtyard Landscaping Practices in Zhonghaoyu Village of Shando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an Wenwen1

Chen Dongtian1,2 Wu ManJ

Nie Tianyj1

Xing Zhiying1

(1. College of Forestr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Shandong, China;

2.Shandong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of Urhan and Rural Landscape DemonstrationEngineering Technology, Tai'an 271018,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h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rural courtyard presents such characteristics asbeing open, experience-oriented and diverse in the new era. Taking Zhonghaoyu Village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ca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urtyard landscaping using field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and categorizes courtyardsinto 4 types: villager residence, vacation for leisure,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public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serviceobjects and function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ural courtyard landscaping strategy, in order toprovide new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courtyard landscap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courtyard, landscaping, Zhonghaoyu Village

庭院是鄉村的基本单元,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庭院景观的研究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地域文化传承、村容村貌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乡村庭院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对乡村庭院的装饰元素进行了详细研究,希腊学者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统计分析法对乡村庭院进行了研究[2].美国的乡村庭院景观发展历程与生态平衡紧密结合[3]。在东亚地区,日本对不同类型乡村庭院的植物样式与种类、道路样式与格局等进行了详细研究,韩国乡村庭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研究多集中在空间尺度和文化表达等方面。南亚的印度学者从使用者的体验舒适度出发,注重乡村庭院中功能与景观效果的结合[4]。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在乡村庭院空间的功能分区、庭院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庭院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5-7],但对乡村庭院景观营造的具体研究较少,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我国乡村庭院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回归自然、寻找过去的“乡愁”和记忆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追求[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庭院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1开放性

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文化振兴。乡村庭院承载着浓郁的自然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为了更好地传承乡村文化,乡村庭院呈现出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在不断深化城乡互动交流中延续乡村文脉,寻找乡村振兴的内在支撑。

1.2体验性

体验是人与乡村景观之间最直接的认知方式[9],只有充分的融入和参与才能对乡村景观产生深刻的领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庭院景观正在从单一的视觉感受向丰富的动态体验升级,更加注重人与乡村景观之间的参与互动,引导人们在深层次的体验中寻找乡村记忆。

1.3多样性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庭院被赋予了更加广泛的价值和用途,不再只是乡村居民日常起居的场所,还具有文化展示、休闲度假等多重功能,并且类型更加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乡村庭院在景观营造中的侧重点也不同。

2研究区概况

中郝峪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最南端,地处鲁山(山东省四大高山之一,海拔1108.3m)主峰之阴,距淄博市区直线距离55km,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村。该村西边靠近鲁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6%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全村总占地面积约260hm2,现有116户,364人。中郝峪村是一个通过乡村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0.2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8万元,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各类荣誉20余项。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中郝峪村庭院为研究对象,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庭院景观营造的新思路。

2.1庭院基本概况

中郝峪村地处鲁中山区,院落的建设大多依山就势[10],没有定格,以北方传统四合院形式为基础,受地形限制有所简化,主屋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多用墙体围合,南侧根据地势情况及村民需求建设小型平屋顶建筑或直接用墙体围合,大门朝向比较灵活,以东南角居多。在中郝峪村乡村振兴过程中,农家乐的庭院作为乡村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村规范建设农家乐103户,其中10家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5家被评为山东省五星级农家乐,20家被评为山东省四星级农家乐。依托农家乐建设的庭院和乡村原有庭院共同形成了中郝峪村类型丰富、功能不一的庭院现状。

2.2庭院分类

通过实地调查可知,中郝峪村现有庭院共计187个,根据服务对象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4种类型(表1),即村民常住型、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公共服务型,分别用①②③④表示。

3乡村庭院景观营造实践

中郝峪村以分类设计、精准施策为原则进行差异化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庭院。在平面布局中,休闲度假型庭院以绿地为主,其他3类庭院均以铺装为主。具体说,平均面积为④>③>②>①,其中,绿地面积占比为②>③>④>①;铺装面积占比为①>③>④>②;休息設施面积占比为④>②>③>①(表2)。

3.1村民常住型

村民常住型庭院是中郝峪村最淳朴的庭院,承载了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平面布局中,S铺装>S绿地>S休憩设施>S其他。铺装面积所占比例最大且过半,主要考虑到农作物的晾晒和村民小型车辆的回转;庭院绿化通过乡土植物的简单种植营造出乡村气息;休憩设施所占面积相对灵活,由于鲁中山区四季天气的明显差异,其表现形式以夏季安置石质或木质桌椅为主。

村民常住型庭院的特色在于景观元素的乡土化。乡土元素取之于乡村环境,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能够反映乡村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也是场所精神的回归[11],能够有效唤起人们对时代的记忆[12]。在中郝峪村,石磨和碾子的保留传递出一种古朴的乡村记忆;将猪食槽、喂牛槽用来养鱼或者种花增加了庭院景观的趣味性;将废旧的轮胎、瓮、食品罐等进行二次加工后种植马齿苋等乡土植物,可形成独具特色的低成本庭院景观小品,以此增加乡土气息。把庭院景观营造和乡土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用一种循环的方法塑造乡村意象,是村民参与庭院景观营造的重要途径,也是村民智慧的体现。

3.2休闲度假型

中郝峪村休闲度假型庭院根据面积和建设标准的不同分为小型独栋、双拼、别墅3种类型,在平面布局中,3种类型庭院均为S绿地>S铺装>S休憩设施>S其他。庭院绿化以果蔬为主,以乡土植物为辅;铺装面积所占比例不大,以日常通行为主要目的,多采用灰色和黄色透水砖;休憩设施以廊架和摇椅为主,根据实地调查,中郝峪村92%以上的休闲度假型庭院中设有廊架、座椅等休憩设施,且以木质廊架搭配攀缘植物为主要形式,由此形成以植物命名的特色小院,营造出自然舒适的休闲氛围。

休闲度假型庭院的特色在于植物景观与动态体验的结合。在庭院中适当开展种植体验,利用四季果蔬突出四季特色,使庭院绿化兼具经济、食用、生态和美学等多重价值。在中郝峪村,乔木以经济型林果为主,低矮型蔬菜直接用作观赏,廊架型蔬菜通过依附支架攀爬丰富庭院景观形态,藤蔓型植物对墙体、围栏等边界进行垂直绿化,竹子等植物通过带状种植形成屏障,分割空间。最后,以观赏性乡土花木作为点缀,形成简约而富有农家趣味的乡村庭院(表3)。

3.3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型庭院以文化景观的展示与体验为主,引导体验者深入了解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脉[13]。在平面布局中,S铺装>S绿地>S休憩设施>S其他。铺装面积约为庭院总面积的一半,旨在为体验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庭院绿化通过乔、灌、草多层结构的合理搭配形成层次分明的乡村植物景观,与文化景观相互融合;休憩设施的设置以服务体验者为主要目的。

文化体验型庭院的特色在于文化景观与动态体验的结合。乡土文化是乡村地区长久以来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的沉淀,应尽可能地通过浸入式体验的方式传承有价值的乡土文化。中郝峪村所处的博山区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鲁菜四大派系中“博山菜”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鲁菜发源地”。在此背景下,中郝峪村在地形相对平坦的村落中部建设了8处文化体验型庭院,如“婆媳元宝坊”、“马大娘豆腐坊”、“秀才盒子坊”等,庭院的名称质朴而独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展示饮食文化,该村塑造出卡通人物形象“笃笃”,在庭院墙绘中从“笃笃”的视角出发,展现主题饮食的来源和制作流程,引导人们根据墙绘内容进行饮食文化体验,深入感受地方文化特色。

3.4公共服务型

公共服务型庭院依托于公共服务型建筑,是乡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郝峪村公共服务型庭院包括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大院、“花言花语”乡村酒吧、乡村记忆博物馆等建筑所附带的庭院,该类庭院以品质和共享为关键词,既要满足功能的现代化也要实现风格的地域化。在平面布局中,S铺装>S绿地>S休憩设施>S其他。大面积的铺装场地为观赏游览者提供足够的停留空间,绿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量的休憩设施使服务更加便捷。

公共服务型庭院的特色在于景观元素的地域化。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特色的凝练,应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景观符号,在继承中创新,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回忆。中郝峪村所处的博山区自古以来盛产陶瓷,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是我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以“花言花语”乡村酒吧为例,先用绿色草皮对四周墙体进行装饰,营造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提取博山陶瓷文化元素,将其应用到建筑立面中。具体地说,对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陶瓷进行合理组合,有的拼接成特殊造型粘贴到墙面上,有的将半个陶瓷嵌入墙体后种植山野小花,平屋顶建筑顶部的女儿墙部分也用陶瓷进行装饰。随处可见的陶瓷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立面形式,增加了庭院空间的层次感,使陶瓷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展示与传承,留住了人们对博山陶瓷的记忆。

4乡村庭院景观营造启示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中郝峪村庭院景观营造在整体上比较成熟,在平面布局、绿化种植、乡土元素和文化元素的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能够较好地满足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外来游客的审美休闲需求,满意度达到83%以上,对展示乡村文化、传承乡村记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中郝峪村庭院景观营造实践,提炼出庭院景观营造的3点策略。

4.1充分利用乡土元素,守住乡昧

乡土元素,取之于乡村,用之于乡村,更易融于乡村,是增强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在庭院景观营造中,应根据乡土元素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挖掘与提取、重塑与创新等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低成本景观小品,使乡土元素充分融入到庭院景观中,让乡村记忆得到有效传承,带动乡村风貌的延续。

4.2适当融入体验元素.留住乡情

体验是人们感受乡村气息的重要方式,也能反映乡村景观的特色。乡村庭院空间的景观营造不仅是视觉感受的营造更是动态体验的营造,应适当融人体验元素,立足于对场地和现代乡村生活的理解,以特定手法演绎和传递“乡村”这一特定概念下的场所精神,增强人们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化人们对乡村的记忆。

4.3深入挖掘文化元素,记住乡愁

相对于城市的复杂与多变,乡村有着更多的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浓厚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恒久的价值传统。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庭院景观营造应带着一份虔诚的文化自信,敢于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使乡村文化具体化、景观化,让人在看山、望水的同时记得住乡愁,不断激发乡村内在的文化活力,强化乡村振兴的内在支撑。

5结语

庭院,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高度重视这一“点”型空间的景观营造,以“点”带面,改善乡村风貌,提升乡村景观的整体品质。中郝峪村的庭院景观营造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乡村庭院景观受季节影响较大,秋冬季节视觉效果较差,还需逐步加强乡村庭院在不同季节的景观营造;其次,庭院景观在整体上呈现出相对粗放的状态,在庭院装饰和细节之处还不够细致,对乡土元素和文化元素的应用形式还不够丰富;再次,村民和游客在庭院景观营造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但因专业水平有限而导致效果不理想,应不断加强专业人员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专家指导、村民参与的良好体系。

参考文献

[1]潘承先.乡村聚落建筑景观的改造和设计探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2]MARIA P, THEODOSIA A. Urban allotment gardens during pre-carious times: from motives to lived experiences [J]. SociolRuralis.2017.57(2) :211-228.

[3]PAUL H.G,JOAN I.N,TERRY C.D, et al.The shared landscape:what does aesthetics have to do with ecology? [J].Landscape E-cology.2007,22 (7):959-972.

[4]SHASTRY V. MANl M, TENORlO R.Evaluating thermal comfortand building climatic response in warm-humid climates for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Suggenhalli (India)[J]. ArchitecturalScience Review, 2016.59(1):12-26.

[5]張辛欣,赵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庭院空间设计的探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8(5):752-756.

[6]崔亚飞,白旭。乡村规划中的“庭院经济”模式初探:以蒙自县鸣鹫村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12):72-78.

[7]唐赛男,王成,孙睿霖,等.乡村庭院植物景观演变特征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3):6-11.

[8]宋吉贤,徐文辉杭州市乡村生产性景观设汁[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2):38-41.

[9]余洋景观体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0]吕棒菊.鲁中山区乡村景观特质、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8.

[11]王静,程丽敏,徐斌.临安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J].中国园林,2017,33(3):87-91.

[12]李露,张玉钧.村镇景观建设途径研究:以湖南长沙乔口镇为例[J].中国同林,2015,31(12):18-21.

[13]田奔,徐斌.临安青山湖绿道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与表达[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3):36-40.

收稿日期:2018-07-21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低成本村镇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4805)

第一作者:范雯雯(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al8763808737@163.com

通信作者:陈东田(1970-),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chdot@163.com

猜你喜欢

景观营造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