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棠造景的审美文化探析

2019-09-10唐孝祥傅俊杰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景观营造审美文化海棠

唐孝祥 傅俊杰

摘要:海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应用历史悠久,是重要的造景植物。文章结合历代诗词、园记、图像等资料,梳理了海棠的造景历史;从建筑、水体、植物以及天时气象等方面分析海棠在传统园林中的造景要素;总结了海棠造景的审美特征为绮丽纤秾、海棠在林,典雅悠逸、酒满花阴,似隔非隔、虚实相生,以期丰富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审美文化研究,为海棠的植物造景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美学,海棠,审美文化,景观营造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018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Crabapple Landscape Tang Xiaoxiang Fu Junjie(School of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ional Key Laboratory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Guangzhou Municipal Key Laboratory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 Crabapple has a long history of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and is an important landscapingplant.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poetry, garden records, images, this paper combed the history of crabapplelandscape, analyzed the elements of crahapple landscape in traditional gardens from the aspects of architecture.water, plants and weather.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rabapple landscape as colorful anddelicate, elegant and quiet, seems to he not separated. The paper enriches the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pla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lant landscape practice of crabapple. Key words : landscape aesthetics; crabapple; aesthetic culture;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海棠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造景植物,在中国园林植物应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植物学上准确意义的海棠指以栽培观赏为目的,果实直径小于等于5cm的苹果属植物[1]。本文所提到的海棠为泛称,不仅包括蔷薇科苹果属(Malus)的海棠类,也包括蔷薇科木瓜属(Chaenomeles)的木瓜海棠、贴梗海棠和秋海棠科的秋海棠属(Begonia)等植物。根据历代诗词、园记、图像等资料,本文从海棠造景历史、造景要素以及审美内涵等方面展开分析。

1海棠造景历史

海棠的最早记载出现于《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今人考证,“木桃”为木瓜海棠或贴梗海棠。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记载“亭柰厚朴”,其中的“柰”即为海棠的概称。而“海棠”名称的出现是在唐代贾耽所著的《百花谱》中,并被称为“花中神仙”,唐代已有部分诗人吟咏海棠,如郑谷、薛能、薛涛等,海棠的园林应用及审美价值尚未被完全挖掘。

宋代时海棠的观赏价值被广泛关注。出现了海棠的专著,如北宋沈立的《海棠记》、南宋陈思的《海棠谱》。陈思在《海棠谱》序中写道:“本朝列圣品题,云章奎画,炬耀千古,此花始得显闻于时、盛传于世矣”[2],可知海棠自宋代开始为当朝者喜爱,其审美价值开始兴起并广泛传播[3]。《全宋词》中咏花词共2208首,所咏之花57种,其中咏海棠的数量为136首,仅次于梅花、桂花、荷花,超过牡丹,位列第四[4].可见海棠的观赏价值在宋代显著提升。宋代还出现了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紫绵海棠、千叶海棠(莲花海棠)等品种。宋·陳景沂《全芳备祖》关于海棠品种记载:“惟紫绵色者谓之海棠,余乃棠梨花耳,江浙间有一种柔枝长蒂,颜色浅红,垂英向下,谓之垂丝海棠,与此不同类,盖强名耳”[5]。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记载:“莲花海棠,花中之尤也。”海棠在皇家园林、公共园林、私家园林之中广泛种植。宋代皇家园林艮岳中出现以海棠命名的景点“海棠川”“海棠屏”,蜀地著名的私家园林张园中的海棠为成都之最;此外还有以海棠命名的城市公共园林,如《舆地纪胜》记载隆州的“海棠园”“州之海棠,惟此最古”,还有蓬州的“海棠圃”等[6]。

明清时期,海棠的园林欣赏与审美价值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海棠广泛种植于各类园林中,较为出名的有北京的颐和园、恭王府、法源寺,南京的瞻园,苏州拙政园等。明·王象晋《群芳谱》有海棠的相关记载,并提出了“海棠四品”为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7]清·汪灏《广群芳谱》中卷十一、卷十二记载了关于海棠的历代诗文、传记、杂著等。[8]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海棠的药用价值;明·高濂的《遵生八笺·瓶花三说》中提到了海棠切花保鲜方法[9]。明·袁宏道《瓶史》以海棠为春天的插花取材,“入春为梅,为海棠”,并在“品第”一节中指出海棠以西府、紫绵为上[1O]。

2海棠造景要素

中国传统园林中海棠造景要素有园林建筑、水池、动植物、自然气象等,一系列要素共同构成了海棠的意象世界,审美主体内心的诗情画意与海棠的意象景观交融互渗,使得审美意境得以生成。

海棠常与亭、堂、廊、轩等园林建筑进行组景。在众多园记、园诗中,海棠与亭建筑搭配十分常见,有海棠亭等景观意象,如“海棠亭午沾疏雨”“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南宋皇家的禁园中的照妆亭可赏海棠,《武林旧事》[11]描写道:“起自梅堂赏梅,芳春堂赏杏花,桃源观桃,粲锦堂金林檎,照妆亭海棠……”海棠在园林主建筑堂前堂后种植,如明·王世贞的弇山园中的弁山堂之北,种植了“海棠、棠梨各二株,大可两拱余,繁卉妖艳”,又如郑元勋在《影园自记》中记述了影园“堂下有蜀府海棠二,高二丈,广十围”,可见海棠常以对植的方式种植于堂建筑周围[12]。海棠还与园林中的廊共同组成花落空廊的意象,詩词有写“暄妍光景老海棠,颠风吹花满空廊”。清·袁枚的随园中在廊建筑旁种有海棠,记载:“廊外西府海棠二株,花时恍如天孙云锦,挂向窗前”[13]。又有宋·马麟《秉烛夜游图》模仿苏轼海棠词中的诗境(“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漾月转廊”),图中海棠对植于廊前,海棠、廊庑、高烛、月等意象组成了“秉烛夜游”的意境[14]。

海棠宜临近水边种植,可列植或丛植于水池溪流边。宋·刘子晕说:“种处静宜临野水”,王安石《菩萨蛮》言:“海棠乱发皆临水”。海棠溪是经典的海棠景观意象,唐·薛涛《海棠溪》“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海棠以列植或丛植的配置方式种于水边,宋代·晁补之有赏海棠的诗句“未信河滩宜海棠,十株立致非所望”,形成色彩优美的景观界面。宋代·尤袤《瑞鹧鸪(海棠)》诗中言:“两行芳蕊傍溪阴,一笑嫣然抵万金”,海棠植于溪水两边,使得水中倒影层次丰富。又如元·邓牧游雪窦山写道“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明代钱震泷《西湖韵事》记载平湖秋月“临水旁植西府海棠数十株,拂霞笼烟,争妍朝夕”,可见海棠临水种植,倒影似锦,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海棠是较好的春花造景植物,与春景植物造景搭配,营造自然多变的审美体验。王献臣的拙政园中有一处专门供以观赏“芳卉美草”的景点,名“繁香坞”,在“坞”这种下凹的地形空间里,海棠与牡丹、芍药、丹桂等形成上、中、下三层的植物群落层次。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可以看出,画面植物繁盛,竖向空间十分丰富,带来“淑气熏蒸百和香”的多重审美体验[12]。

海棠花景还因自然气象如日、雨、月等而变换。海棠在雨中或月下观赏俱佳,李流谦有“窥月洗雨俱可玩,抹雾横烟猝难掩”。月下赏花更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韵事,有“杨柳风柔,海棠月淡”,还有“谁采顾,斜风教舞,月下庭间”。晴日赏海棠,霞光、斜阳都与之组成繁花似锦的意象,“绮霞忽照迷红障,毅露轻笼设翠帏”,光影交织下的海棠花更加烂漫。总之,自然气象作为时间性景观要素体现了海棠造景的流动性和多样性。

动物景观使得海棠造景更加生动丰富,蜂蝶莺燕等飞舞花间,增添生趣。宋代刘筠描写了宋真宗后苑中的海棠蝶迷莺语的场景,“蝶魂迷密径,莺语近新条”。燕子作为寻常百姓家的常客也与海棠共同造景,如清·宋徵舆《玉楼春·燕》:“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海棠还与莺啼构成声景观,如宋·张镃《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寂静的清晨只听得莺啼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安静。

3海棠造景的审美特征

3.1绮丽纤裱,海棠在林

群植、林植的海棠造景方式可形成花木繁盛的气氛空间,产生景观聚合感,如海棠川、海棠屏、海棠谷等景观。宋代园林中应用海棠进行群植造景的有很多,《艮岳记》记载:“又于洲上植芳木,以海棠冠之,日‘海棠川’”[15]。除了皇家园林艮岳之外,杭州西湖一带寺庙园林中,下竺御园群植海棠,周必大诗中言“坐枕流亭,观放闸,桃花数万点……海棠满山,郁李绕阑”,可见海棠漫山的春花浪漫之景。

宋代·许及之认为“海棠宁莫种,种须千万株”,杨万里也写道:“海棠倾国万花无。”海棠花漫山遍谷有盛丽之美。宋代·释德洪诗人见一株海棠伸出墙头,认为其秀美灵动胜过千丛(“一枝柳外墙头见,胜却千丛著雨时”),而后看到海棠万株浩如海(“闲上南原看野棠,一川零乱红如海”)时,后悔之前称赞的一枝海棠诗,漫川的海棠红艳秾丽才是真正的美景(“柳外一株何足道,戏语谤花今日悔”)。群植、林植的海棠花木繁盛,具有绮丽纤秾的审美特征。

3.2典雅悠逸,酒满花阴

在庭院中孤植的海棠树可以成为视线的焦点,起到类似雕塑的空间点置作用。如拙政园的玉兰堂庭院,院内种植五株玉兰,正对玉兰堂配置海棠一株,玉兰开后海棠始放,形成视线焦点。海棠与山石、植物组合造景,合理布局,如海棠春坞院内对植两株海棠,与紫竹和太湖石共同造景,以粉墙为背景,墙面题有“海棠春坞”,地面为海棠花纹铺地,院子虽狭小但却显得清净开朗,以留白手法创造幽静典雅的审美空间。

庭院中的海棠树下还可形成雅集活动空间,宜选植株高大的海棠品种。宋代·赵文《夜饮海棠下》写道:“歌俦饮伴,花底围春坐”,众人于树下围坐,饮酒听曲。王世贞弁山园中弁山堂之北,“每春时坐二种棠树下,不酒而醉”。海棠对植于堂前,园林主人在海棠花阴中赏花饮酒,获得闲适悠逸的审美体验。在海棠造景空间中园主常举办雅集活动,明代·李梦阳在海棠树下与友人赏花喝酒,席子用海棠落英铺就(“帽侧故搴轻朵插,席安仍取积英铺”),赏花活动从白天持续到夜晚,客人走后又独白烧高烛赏海棠花(“客散独烧高烛照”),富有春天海棠花事生动飘逸的园居生活情节。

3.3似隔非隔,虚实相生

传统园林中的海棠常临近于居住建筑配植,建筑与植物互相遮挡,产生似隔非隔的审美趣味。清·沈复《浮生六记》说,栽花取势,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传统园林中的海棠掩映建筑之间,可丰富空间层次,加大景深。清·陈淏子《花镜》记载“海棠韵娇,宜雕墙峻宇,障以碧纱,烧以银烛”[16]。为避免春天寒冷海棠受冻,园主设置锦障等措施来保护海棠,如“风雨春寒围锦护”“锦丝步障围春容”“正锦温琼腻”,这些诗词反映出对海棠的防寒保护,同时透过碧纱的阻隔,使得海棠更具朦胧之美。

传统园林中植物与建筑的构景组合已有相关总结,如朱锡绶在《幽梦续影》[17]中列举:“梅绕平台,竹藏曲院,柳护朱楼,海棠依阁……”海棠种植临近建筑,斜倚栏杆,花姿摇曳,如诗句中有“海棠红近绿阑干”等描写,曲栏烘托出海棠姿态翩跹之美。海棠还作为配景与树、石、芭蕉等共植书窗下,因种植的疏密变化而获得含蓄感。如影园的书房“读书藏书处”,三开间室内外通敞,其“窗外大石数块,芭蕉三四本,莎罗树一株,以鹅卵石布地,石隙皆海棠”[12],书窗赏海棠,花影婆娑。书窗、花影构成框镜或漏景,产生似隔非隔之美感。

海棠栽种于园林庭院的墙边,花枝伸出墙外,令人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有诗句描写道“朱栏明媚照横塘,芳树交加枕短墙”。此外,绣帘也是庭院中常与海棠搭配的意象,帘有阻隔人的视线的作用,然而不会完全隔断,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18]。有詩句“洗砚抄花谱,钩帘看海棠”,通过珠帘与海棠的遮藏关系使得海棠更具朦胧之态,形成其似隔非隔、虚实相生的审美特征。

4海棠在现代园林中的造景应用

4.1公园绿地

在公园绿地中,海棠可与风景建筑、水体、山石等景观要素共同搭配。春季花开时,可以与桃花等植物共同种植于水边,延长春季观赏期。海棠种植于风景建筑旁,提供游人停留处的观景点,营造虚实相生的观景空间,或藏或露,加大景深:还可以形成半开敞的空间界面和比较精致的景观节点,引人停留。与建筑题名对联和景观小品结合,通过诗句匾额表达海棠文化内涵。在配置方式上群植海棠形成壮丽的景观,或于大草坪中孤植或丛植构成视线焦点。

4.2居住区绿地

在居住区绿地中,海棠可以与其他植物共同组景表达其吉祥富贵的传统文化寓意,苏轼赞美海棠“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海棠因其自然富贵的文化寓意,在现代园林可以与玉兰、牡丹等植物共同种植于住区游园中,春天花期相连,组成“玉堂富贵”的吉祥寓意。海棠也可以作为行道树,同时种植常绿树为背景衬托,作为行道树要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如垂丝海棠、木瓜海棠等。海棠还可以种植于居住建筑旁,与窗、墙、门等元素组景,营造“绿窗朱户雅相宜”的古典诗意氛围。

4.3海棠专类园

专类园是海棠现代园林应用的重要方式。结合丰富的地形设计和要素组合,为不同种类的海棠提供不同的观赏空间,形成绮丽纤秾、千株万株的壮美景象,如北京植物园海棠栒子园的落霞坡即为在缓坡地形群植海棠的范例。此外,海棠花溪是从唐代流传至今的景观意象,如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内的海棠花溪结合柳树、石刻等造景烘托传统海棠文化内涵;还有以路代溪的景观意象,如海棠栒子园的花溪路等,均表达了线性的花径游赏空间。

5结语

海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造景历史悠久,观赏价值极高,被世人广泛吟咏,具有秾丽娇柔、谦虚高雅、花仙气韵等人文品格。海棠植物景观的审美内涵与园居生活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此外,造园环境的不同,海棠植物的配置和布局,审美主体的差异性等,都是影响其景观意境生成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园林中,海棠造景存在手法单一,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可根据不同的园林空间环境,依审美意境创设的需要,规划其时空流线,结合园林中的赋诗题对,采用不同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手法,对游赏者的审美判断进行引导和暗示,使得主体展开多样的审美体验,生成审美蕴含丰富的植物景观意境。

参考文献

[1]姜楠南.中国海棠化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2](宋)陈思.海棠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齐君,郝娉婷.宋代城市及同林植物的传承与演变[J].中国园林,2016,32(2):112-116.

[4]许伯卿.宋词题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宋)陈景沂.全芳备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6]毛华松.城市文明演变下的宋代公共园林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7](明)王象晋.群芳谱诠释(增补订本)[M].伊钦恒,诠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8](清)汗灏.广群芳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9](明)高濂.遵生八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0](明)袁宏道.瓶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2册:宋代史志西湖文献专辑[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12]张楠.因生境构景,融意境共情:江南文人园林植境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8.

[13]关传友.论海棠的栽培历史与文化意蕴[J].古今农业,2008(2):67-74.

[14]杨光影.南宋宫廷艺术中的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15]陈植,张公弛选注.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6](清)陈淏子.花镜[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17](清)张潮,朱锡绶.幽梦影·幽梦续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18]于保荣.宋词中建筑空间的审美解读[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8-12-19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地域特色与绿建技术融合的广州乡村既有建筑改造研究与示范”(201804020017);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培育项目“中国传统村落与民居的文化地理研究”( x2jz/C2180060)

第一作者:唐孝祥(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美学、风景园林美学。L-mail:ssxxtang@sCut.edu.cn

猜你喜欢

景观营造审美文化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我喜欢的季节
浅析巴蜀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发展
浅析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产品设计的审美文化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