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自主游戏兴趣的策略

2019-09-10赵丽荣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3期
关键词:沙子尾巴创设

赵丽荣

幼兒期是人生的起步时期,是一个新生命的萌芽时期。而游戏对于幼儿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一个让新生命发展充满生机和各种可能的活动。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喜欢游戏,是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反映及发展需要,游戏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与自然环境充分接触,幼儿的肢体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追逐奔跑、攀爬跳跃时,使大肌肉得到充分的发展,肢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活性也大大提高;在益智类、表演类、语言类、操作类的游戏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幼儿的小肌肉得到锻炼,增强了小肌肉的协调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正因游戏对幼儿发展有如此深远以及重大的影响,所以,探究提高幼儿自主游戏兴趣的策略,也就成为了我们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挖掘传统游戏,丰富游戏内容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课程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一种途径。而传统的幼儿游戏相对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传统的游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幼儿的需求,需要幼儿教师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不断丰富传统游戏内容。以传统游戏“揪尾巴”为例:

游戏“揪尾巴”是本土传承的一个民间儿童游戏,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游戏的互动性与能动性强,材料使用简单,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且有一定的技巧性与难度。

“揪尾巴”的游戏材料是长一米宽三厘米的废旧布条,布条上粘贴着十个小布条,这十个小布条像小动物的尾巴,所以游戏起名为“揪尾巴”。日常活动中我们常见到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如何结合废旧材料的特点,让幼儿玩出自己的创意与特色,是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的一大课题。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户外游戏活动特别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兴趣浓厚。我们在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之后,设计了户外游戏活动“揪尾巴”。

幼儿在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之后,绑上布条“尾巴”。两名幼儿一组面对面站立,同时开始左右移动,在保护自己“尾巴”的同时,抓住机会揪掉对方的“尾巴”,规则是不能随便离开规定的区域。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都很开心,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如将自己长长的“尾巴”绑起来,转移对方注意力趁机绕到对方身后等方式来揪对方的“尾巴”和保护自己的“尾巴”。

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快乐成长。

具有教育价值的传统游戏还有很多,例如“丢沙包”“蘑菇钉”等,这些游戏都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进行再加工,改编为更加适合当下幼儿发展的自主游戏。

二、创设游戏环境,提高游戏兴趣

所谓创设幼儿游戏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客观环境及幼儿游戏的心理环境。幼儿园的客观环境,必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且做到安全、卫生,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游戏危险,园中的设备要定时、按时进行检修,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的教师陪同。

幼儿游戏的心理环境,是指在游戏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心理气氛,主要包含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和幼儿之间的关系。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自由、自主、自信的发展,才能使幼儿与环境产生积极的互动。要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教师要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玩什么游戏,如何安排游戏,可以与幼儿进行充分的协商,大家一起制定游戏方案,并且要鼓励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游戏环境创设的全过程,使其在此过程中能收获成就感。

三、适时投放材料,促进自主游戏

幼儿自主性游戏是指幼儿自主的、完全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游戏,是幼儿带着兴趣、自主积极地作用于环境的游戏。以往的游戏总是教师一手包办,游戏材料由教师选择和投放,游戏规则由教师来制定,游戏情景由教师来创设等都是教师出自教学的目的来制定的,自主游戏并没有真正起到自主性,幼儿在这样被动的游戏中失去了兴趣,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自己并没有主动去学习和探究。教师应该注重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及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选择游戏方式与游戏伙伴,并决定游戏进程,体会成功感,挫折感,尝试解决冲突,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经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能力。以“沙子游戏”为例,沙子是一种不定型材料,幼儿可随意操作,而且简便易行。这种特征,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沙子堆成各种物体,学习玩沙的各种技能,探索沙子的特征。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学习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满足幼儿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沙子游戏”则需要幼儿不断地进行实践操作。在玩沙中,幼儿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摆弄过程中进行发现、探索,并有所收获。不仅如此,在玩沙游戏中,幼儿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交往中,能凭借伙伴之间、师幼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沙子游戏”中游戏材料沙子具有流动性强、可塑性强的特点,蕴藏着无数游戏契机,能激发幼儿的奇妙想象和探索欲望。比如在“娃娃家”中,幼儿将角色游戏很好地与沙子游戏相结合,他们用沙子堆出一个蛋糕,用小树枝当蜡烛,假装过生日。除此之外,幼儿还将沙子游戏与建构区游戏、表演游戏、绘画游戏等相结合,设计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有趣的游戏。

要提高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不但要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挖掘游戏的价值,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适时投放材料,还要确立科学的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目标,提升指导策略,拓展幼儿的自主发展空间,建构有利于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最终达到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沙子尾巴创设
创设未来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绝望的沙子
一粒沙子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