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2019-09-10周景照
周景照
物理教育是我国培养科学素养人才的基本切入点,但是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让许多高中生开始逃避物理学习,在“六选三”新高考制度下放弃了物理学习。归根究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低效性导致学生无法产生良好的学习效能感,反而备受挫折与打击。为了让高中生正视、主动参与物理学习,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展开有效的教学改革,响应新课改所提出的“提效减负”的改革号召。
有效教学是指超出平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需要综合考虑高中生的身心健康,顺应高中生的认知规律,保护高中生的积极学习心理,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物理学科的发展规律与学科本质,促使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实现综合进步。本文将从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落实先学后教、组织问题解决活动三个角度分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学习本就是一个连贯性活动,高中物理本就是建立在初中物理教学基础上的。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刚刚接触物理学习,有好奇、期待,也有担忧、紧张,而大多数物理教师为了快速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状态会选择使用知识“灌输”法,帮助学生快速积累物理知识。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知识数量变多、难度加大,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才能轻松应对物理学习任务。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就应该借助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教学降低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使其从宏观角度把握物理知识的发展规律,由此实现有效教学。
在物体运动知识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们汇总回顾了他们在初中阶段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比如,在机械运动一课中,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而这个知识点则是高中生探究运动、空间、时间、位移、质点、速度、加速度等基本运动概念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匀速直线运动,才能在此基础上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内容,通过实验与课堂探究把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所以,高中物理阶段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则是初中物理学科中匀速直线运动的深化与细分,便于学生据此分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内容,计算具体的物理量。再如,电学知识也是高中物理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几个重要内容,而这部分知识与初中物理课程中的电路知识紧密联系,需要根据初中阶段所学到的并联、串联电路及其相应的电流、电压变化规律展开定性分析,知识面变得更宽广。因此,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准确区分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异同点,避免旧知限制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落实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适当介入教师的指导作用,保证物理教学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实现学习进步。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一直都是以学生机械记忆与被动接受的方式组织物理教学,导致高中生逐渐形成了惰性思维,只能跟随教师的教学安排接受硬性的学习任务,整个过程极为被动、低效,且学生难以灵活迁移物理知识。在有效教学理念下,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应落实先学后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质疑,促使高中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好物理的有效方法,进而再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切实落实有效教学。
如在“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一课教学中,我就提前设计了几项明确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可以自主探究本课知识:理解向心力的概念与由来;懂得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不变的,且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分析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利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与分析。这几个学习任务看似是理论知识的综合,但必须以学生的真正理解为基础,否则学生难以应用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解释现实生活现象。因此,学生们会主动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力学知识来探究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知识,同时还会尝试根据教材例题展开问题探究,尝试理解向心力的相关知识。在预习中,我还设计了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基础题目,便于学生及时检测个人学习效果,根据检测反馈确定是否自主展开第二轮预习。为此,我会展示预习检测题的参考答案,如果正确率低于70%,高中生便要展开第二轮预习。然后,学生便可标注个人知识疑问,以便在课堂上自主探讨。在本课,大多数学生都将疑问集中在“什么是向心力” “如何计算向心力的大小”这两个知识点上,而我也借此组织了重点探究,引导学生参与了向心力表达式与计算公式的物理推理活动,根据具体的实验现象解释了何为向心力。
三、组织问题解决活动
问题解决活动是指高中生自己主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有效教学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多应用、多创新,使其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物理水平,促使高中生建立完善的物理结构。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一课教学中,我就让本班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自主设计物理实验,操作实验设备,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使其深入把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在本轮实验活动中,学生需自主使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等实验设备,根据物体运动的实际规律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学生们可以得到具体数据,由此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便于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物理水平。为了保证本轮探究活动的组织效率,高中生需以4人为一组,通过小组讨论与质疑补充等合作学习行为准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或者频闪相机,然后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得出物理推测与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发现本轮物理实验的具体数据有误差,所以我就借此引导学生误差的产生原因、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减少误差的有效方法。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是学生,每一轮物理教学活动都应遵循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基础,以学生的综合进步为根本目标,通过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有效学习与主动迁移实现有效教学的改革。
(責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