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农村小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019-09-10汤伟娜

家长·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外书课外书籍

汤伟娜

课外阅读活动是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而不是在课外时间阅读教科书的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是一种思考过程,包括理解、领悟、吸收、欣赏、评价和探索文章的思维过程。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农村学校课外阅读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对于此现象,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一、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对课内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这对于他们今后的阅读活动非常有益。开展农村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能力和知识获取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满足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有利于农村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智力的提高等等。

二、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原因

通过对云霄县马铺中心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我在农村执教的这几年经验,了解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概况和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重要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现状及原因如下。

(一)农村学生缺乏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调查显示,喜欢课外阅读的占25.5%,绝大部分的学生只看故事情节,走马观花。 阅读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习惯。很多学生只学习课堂知识,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電视和电脑、手机,这些新产品对孩子充满了诱惑。学生喜欢图画式的东西,阅读文学的时间大大减少。

(二)书籍量的严重贫乏及设施落后

数据表明家里有5本以上课外书的占30%,有10本以上的占8%,大部分家庭中几乎没有课外书籍,这就表示没有书籍来源是课外阅读活动的最大问题。 农村学生能接触到的书籍除了教科书,还是教科书。 在农村执教的几年时间里,我在家访过程中特意留意了一下,发现家里有课外书的家庭少之又少。有时,上自习课,我让学生带课外书过来,学生每次带的几乎是同一本课外书。此外,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他们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认为孩子只需要学习学校发的教科书上的知识,完全没有课外阅读的概念。

(三)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

绝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阅读课外书籍活动,完全没有读过课外书籍的占19.7%,读过10本 以下的占66.5%,读过10本以上的占13.8%。在农村小学中,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是高低不一, 许多农村教师是20世纪70、80年代的“知识分子”,可以说,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基本不高, 很多教师的教育还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层面,认为课外阅读的教育是次要的,甚至可有可无。 一方面,特别是新教师缺乏专业指导和培训,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大部分靠自己摸索或是学习有经验的教师的旧方法, 对学生进行“放羊式”的指导。 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指导时不灵活,导致效果不理想。 另一方面,书籍来源仍然存在问题。 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必须让学生拥有相同的书本,可在农村小学中,要让每个班级都配有一套课外书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学生没有统一的书籍,让教师无从下手,无法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

(四)父母监管不到位

通过调查了解到自主课外阅读的占11%,由父母陪伴阅读的占5.6%。 在农村地区,大多数父母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忽视了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精神生活满足感,缺乏孩子精神生活的投入。 “留守儿童”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平均10个孩子里就有6个以上是留守儿童,很多孩子的父母进城务工,对孩子的教育疏于管理,或者没有时间管理,只管孩子的物质需求。

三、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这一规定实际上是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和共同研究的课题。对于农村教育现状,我提出以下建议,方便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做事,相信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关注学生的兴趣化阅读,可以让他们不求甚解,激发他们主动读书和探索知识的兴趣。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故事引导法、抛砖引玉式、专题探究式等等。

(二)科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有效的课外阅读与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把阅读方法的指导蕴藏在课堂教学之上,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三)保证书籍的来源

书籍量的贫乏是每所农村小学最大的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农村小学图书馆现有的资源。 其次,要疏通城乡图书资源输送渠道。 由于受限于现今的农村环境,使城乡图书资源输送受阻。 再次,可充分利用农村学生图书,进行资源共享。 发动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或者多余的图书捐给学校的图书馆,方便其他同学借阅,最后,也可以发动社会人士捐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 送到需要的学校,让农村的学生也有书可读,解决精神食粮的饥饿问题。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多带学生去书店逛逛,购买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充分保障学生的书源;给家长们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让他们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买书。

(四)家长监督要到位

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使他们慢慢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课外阅读活动。 鼓励学生家长加入学生的阅读计划当中,与学生形成互动,相互倾听,相互监督,分享心得,争取让家长陪伴孩子的阅读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增强家长对孩子身心发展过程的参与感。

(责编  孟 飞)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课外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课外书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有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