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9-09-10曹刚
曹刚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大范畴,也是一个属于特殊社会需要的概念,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就是对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信息的技术应用,加快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遵从一定的原则。
一、發展性原则
现代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不断发展的,不仅是技术与技能的发展,也是知识与信息的发展,技术与新的思想是发展的动力,我们应该不断地引进与学习新的技术,接受教育的新思想,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守着原有的自己认为得心应手的教育方式。社会在发展,很多发达地区教育方式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科技带来的教育革命,然而贫困地区的教育一直停滞不前,首先是思想没有意识到教育发展的程度,有些人看到了其他地方的表面工程,没有找到先进教育发展的根源,所以变革不彻底,变化带来了新的更加严重的问题。比如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用苦抓、苦学等理念为教学指导方针,而忽略了新技术带来的新的教育方式的变革,苦抓苦学必然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但是不用发展的眼光教育学生必然会带来死板的后果,教出的学生比较死板,往往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所以发展性观念就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本的,不考虑社会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信息化带给我们一切社会需要,用发展的目光做教育,进行贫困地区的教育改革。
二、开放性原则
学校信息化教育是开放的,它把各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管理、教研、同步课堂和其他教学应用平台等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空间,它与家庭信息化教育和社会信息化教育有着一定的联系,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现代信息化教育已经向家庭教育发展,家庭数学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利用网络学习,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或者电视的点播等现代信息技术,家庭数学教育信息化能够方便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搜索网络信息知识,有力地补充了学校教育中的不足,是开放的、多元的,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网上家长学校、搭建家校通,和学校教育紧密相连,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学校资源应该和家庭教育共享,家庭信息化教育中,对于自己讲不清楚的知识可以借助网络,通过相应知识的不断讲解,可以巩固孩子的知识,这也是学校教育做不到的,学校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的知识点反复讲解。信息化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机会,它使学校教育向多媒教育发展,学习范围向外扩展,让学生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信息和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使得学校教育、学习方式更加开放,让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都是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学生的途径。
三、创新性原则
信息化教育利用互联网把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各个主体和各个部门等连接起来,面向不同主体需求,使传统教育发生了质的改变,无论是在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由于交互训练、在线交流等学习方法的加入,使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开放的网络中去寻找,无论是资料、公开课,还是需要的任何实物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取学习资源,可以把实体课堂中没有学会或学通的知识再通过学习掌握,学习可以是校内学习结合校外学习,通过网络体验进行实践。所以,信息化教育一定要有创新性,要把集体与个人、校内与校外、网络与实体课统一起来,不能守旧,解放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方式。另一层创新含义是数学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创新,现代技术在不断更新与升级,技术的变革需要接受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接纳能力,引进更加适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是信息化教育长足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才会紧跟时代要求,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尽到教育者的职责,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用于社会。
四、适应性原则
数学教育信息化已经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在贫困地区实现数学教育信息化是要符合当地区域性特点,需要利用国家、省级基础教育平台建立低成本的数学教育信息化区域内平台,实现最大范围内开放共享,寻找适应当地需求的信息化教育资源,也只有适合自己地区的教育资源才是最好的资源,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名师,当然名校名师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最应该让教师学习,让本地教师在学习中开发出属于自己地区的优质课,由于文化水平高低以及地域的差别,有些名师的课很多学生却听不懂,有些学校抽出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直接接受某个名校的直播课,在校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这是一种英才教育,不适合大部分学生,这也给接受直播课的师生带来了困惑,到底这种教育方式是否适应贫困地区教育,还需进一步检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并不适用于所有同学,所以我们不妨把学习名师的任务放在教师身上,学习与研究名师的教学思路,现代信息化教育方式的运用,我们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展示自己,或者通过网络和其他教师、学生进行交流,我们从课堂中走出去,把简单、通俗易懂的课堂呈现给我们的孩子,可能会起到更好的作用,教师也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学生也要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能力,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生活是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过程生活化,就要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能够获得,再不是教师让你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的时代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被无限放大,要学会寻找空间,在空间中寻找资源,要适应评价体系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实践与研究性学习。
(责编 孟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