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崩塌灾害发生特点及管理模式初探
2019-09-10王海芝胡福根王晟宇于淼
王海芝 胡福根 王晟宇 于淼
摘 要 :崩塌灾害是北京市发生率最高的突发地质灾害类型,具有小体积、多数量、高集中、广分布的特点。基于上述特点,且由于崩塌属于脆性破坏,通过专业监测危岩体的变形进行灾害预警预报效果较差,因此崩塌灾害不适宜开展大范围的专业监测预警。近年来,随着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成熟,群测群防体系在突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成功地预警了几次崩塌,提前转移了人员,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北京市崩塌灾害的特点及崩塌监测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以专业调查为先导,以群测群防为主线的崩塌灾害管理模式。
关键词:北京;崩塌;专业监测;群测群防;管理模式;突发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P6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03(2019)03-0053-05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Collapse Disasters in Beijing
WANG Haizhi,HU Fugen,WANG Shengyu,Yu Miao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Beijing 100120)
Abstract: Collapse disaster is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Beijing,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volume, large quantity, high concentration and wid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the collapse belongs to brittle failure, the effect of disaster early warning and prediction through professional monitoring of deformation of dangerous rock mass is not well, so it is not suitable to carry out large-scale profession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collapse disaster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roup monitoring and group prevention system,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sudden geological disasters. It has successfully warned several collapses, transferred personnel in advance and effectively protected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pse disasters in Beij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apse monitor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management model of collapse disasters, which takes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as the guide and mass monitoring and mass prevention as the main line.
Keywords: Beijing; collapse; professional monitoring; group monitoring and group prevention; management model; geological disasters.
0 前言
北京是世界上突發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的首都城市之一,发育崩塌、泥石流、滑坡、采空塌陷等多种突发地质灾害。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发现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4964处,涉及密云、怀柔、延庆、房山、门头沟、昌平、平谷、海淀、石景山、丰台10个区,威胁21543户,58651人以及道路、景区、学校等。其中崩塌隐患有2560处,占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的51.57% ,是北京市发育数量最多的突发地质灾害类型(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18)。
1 北京市崩塌灾害发生特点
北京市2003-2018年共发生突发地质灾害306起(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03-2018),其中崩塌243次,占发生灾害总数的79.41%,是致灾数量最多的地质灾害类型(图1)。从崩塌灾害规模看,除1次为中型崩塌外,其余均为小型崩塌灾害。
从崩塌发生行政区来看,延庆区数量最多(56次),其次是门头沟区(52次)和房山区(48次),三区合计占崩塌灾害总量的64.20%(图2)。从空间分布来看,北部山区及浅山区共发生崩塌灾害127次,占崩塌灾害总数量的52.26%,西部山区及浅山区共发生116次,占崩塌灾害总数量的47.74%。
从崩塌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图3),7月份发生崩塌灾害的数量最多,共发生119次,占崩塌灾害总数量的48.97%,其中汛期(6-9月)共发生213次,占崩塌灾害总数量的87.65%。可见,崩塌灾害主要的发生时间集中在汛期,降雨是崩塌灾害发生的重要激发因素。
从崩塌灾害威胁对象的统计数据来看,危害公路的最多,有146次,占崩塌灾害总数量的60.08%,其次是危害居民的,共94次,占崩塌灾害总数量的38.68%,危害景区的有3次,占崩塌灾害总数量的1.23%。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崩塌灾害的发生特点是“小体积、多数量、高集中、广分布”。
2 北京市崩塌灾害专业监测现状
由于崩塌属于脆性破坏,通过专业监测危岩体的变形进行灾害预警预报效果较差(陈洪凯等,2015),并且不能实现崩塌灾害的应急安全警报,因此,崩塌隐患不适合大范围开展专业监测。自2016年开始,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对北京市房山区、密云区、门头沟区6处崩塌开展专业监测。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和智能崩塌预警监测仪两种专业监测方法。其中三维激光采用徕卡公司生产的Scan station C10高精度激光扫描仪(照片1)每季度对监测对象进行一次扫描,通过对扫描之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立当期次监测区域的表面模型,与前期表面模型做差(图4),计算做差期次时间段内危岩体变形量,分析崩塌隐患整体变形特征,判断崩塌隐患的稳定性。智能崩塌预警监测仪自动采集的隐患点裂缝活动数据,通过对裂缝活动数据分析之后判断隐患点的稳定状态(北京市地质研究所,2018)。
3 北京市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北京市早在2004年國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实施之时,就开始了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2013年完善了群测群防工作机制,每年对基层推选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工作,通过考核合格后聘用为群测群防员。截至2018年8月,北京市在岗的群策群防员1671人(北京晨报,2018)。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建立了对每个险村险户隐患点“一点一预案”制度,每个隐患点有专人巡查、专人监测、专人看护,建立了群测群防员“日巡查、周上报”制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培训后的群测群防员熟知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的位置、威胁对象、撤离路线、避险场所等基本情况,按要求进行监测巡查工作,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发展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上报当地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分局及属地政府,配合协助其进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非汛期,他们也参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对一些汛期以外也可能发生灾害的崩塌等隐患,进行定期巡查。
近年来,随着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成熟,群测群防员具备了基本的判断灾害的知识,按照要求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巡查,发现情况,及时汇报,协助转移,近两年,成功地进行了数次灾害预警并转移了现场人员,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北京市崩塌灾害群测群防成功案例
2016年8月2日下午,霞云岭乡庄户台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对该村进行巡查时,发现台儿港居民区后山体出现裂缝,存在发生较大地质灾害的可能。群测群防员立即向所属部门进行汇报,接报后,霞云岭乡政府及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房山分局随即组织受威胁村民进行避险转移,并安排专人在安全区域24小时看守。8月5日凌晨5时10分,该山体发生崩塌灾害,崩塌体体积约9500 m3,受损房屋共计17间(其中掩埋7间),无人员伤亡(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大队,2016)(照片2、照片3)。
2018年11日8时20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巡查时发现军红路K18+350m处山体出现落石,及时断路并强行拦截车辆行人,共计15辆车28人;8时30分,该路段出现较大规模崩塌落石,落石方量约30000m2,由于群测群防员拦截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车辆受损(赵忠海等,2018)(照片4、照片5)。
上述两个群测群防员成功预警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的案例说明群测群防体系是目前崩塌灾害管理有效的方法。
5 北京市崩塌管理模式建立
由于北京市崩塌灾害小规模、多数量、高集中、广分布且目前尚没有稳定可靠的崩塌专业监测方法,因此,不宜开展大面积的崩塌专业监测。而目前成熟的群测群防体系是较为理想的崩塌灾害管理方法。因此,北京崩塌灾害管理适宜采用以专业调查为引导,以群测群防日常巡查为主线的崩塌灾害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既能发挥专业队伍的专业引导作用,又能体现群测群防熟悉现场,及时掌握现场信息,尽快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的优势,是目前适合北京市崩塌灾害管理的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
具体操作流程是先由专业人员开展专业调查,确定崩塌隐患点,建立崩塌隐患台账,并依据每年汛前开展的巡排查对台账进行更新。选拔的群测群防员在接受专业培训之后,对所属区域内的隐患点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之后反馈给所属国土所,国土所上报给所属地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分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分局上报给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管处室,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委托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大队等专业队伍及时开展现场调查,并配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开展应急处置。
6 结语
北京市崩塌灾害是北京市发生频率最高的突发地质灾害类型,依据其特点采用适宜的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崩塌灾害导致的人员、财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
(1)北京市崩塌灾害具有“多数量、小规模、高集中、广分布”的特点。
(2)北京市崩塌灾害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的专业监测。
(3)群测群防体系是成熟的体系,是目前崩塌灾害有效的管理方法。
(4)建立以专业调查为主导,以群测群防为主线的崩塌灾害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18.北京市地质环境公报(2018年度)[R].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003-2018.北京市地质环境公报(2003-2018年度)[R].
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大队,2016.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庄户台村台儿港崩塌灾害应急调查报告[R].
北京晨报, 2018.北京市在岗群测群防员达1617人 每年进行动态调整 [EB/OL].(2018.08.20)[2019.06.13] http://bj.people.com.cn/n2/2018/0820/c82840-31951442.html.
陈洪凯, 董平, 唐红梅, 2015.危岩崩塌灾害研究现状与趋势[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6): 53-60.
赵忠海, 李敏, 2018.北京房山军红路边坡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城市地质, 13(4):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