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高晶
高晶
摘要:思政课程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一直都设有的课程,它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帮助孩子在思想上慢慢的成熟,特别是在青少年这一阶段对孩子的情感教育,那段时期是他们处于对情感最好奇的阶段,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情感获得情况,疏通他们的情感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本文就通过分析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丰富思政教学手段等内容,详细探讨一下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应用;角色定位
1 情感效应影响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实效
所谓情感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指的是人内心所产生的体验,而这一体验取决于人自身的需求是否有得到满足。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人都是有需求的,当你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自然会产生一种喜悦的情感,这也就是情感的正效应。但是当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你的努力与你收获的结果不成正比时,那你自然会灰心,有沮丧,这也就是情感的负效应。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虽然接触思政课程,但由于年龄,思想的限制,我们对思政课了解的并不深入。高校思政教学实施的主要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强化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法制意识,进而促使高校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为确保思政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内容方式等理性的因素之外,还应给予情感这一非理性的因素充足的是,不是完全的理性,只有感性和理性的相互融合,才会将课堂置于欢脱和谐的气氛,反之则死气沉沉。只有充分利用这个情感的正效应,大学生的创新力和主动性才会源源不断,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需要有满满的正能量,以确保思政知在学生情感价值中的内化,来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使他们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并逐渐将内在的思想价值观念外化为其自身的行为。
2 高校思政课堂的情感应用
2.1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我们都体验过思政课,无非就是老师划重点,讲重点,课堂氛围暗淡枯燥。这就需要教师开始自我审视,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这不但会建立在学生心中风趣幽默的形象,还会渐渐的提高课堂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课程,如果教师依旧没有趣味的讲授,自然学生就没有兴趣去听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氛围。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特点,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逐个思想引导,引导他们走更加正确的道路,而不是放任不管,每次上完课就离开。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此外,学校也可以聘请一些资深的教育家来学校开设讲座或是交流会,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对于教育提出一些相关性的建议,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拿出优等的教育方式。
2.2 重视同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老师只在乎自己的教学进度是否跟得上,而不在乎学生是否能接受,在课堂上一味的自演自说,不管学生是否听得懂。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会产生情感的负效应。教师应该选择课堂提问又或是学生自辩的方式来和学生交流,以此来测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和学习技巧。同时,也要保持课上愉悦的氛围,这样他们会更有兴趣去学习思政,积极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学习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学习一门课程,是需要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时认真,课后复习,養成这样三大好习惯,学习不是很轻松?教师应基于当前学生在思政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确保情感教育在思政教学中的有效融合。遇到难题可以先让学生自行思考,开动脑筋,如果实在考虑不出来,可以用对话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寻找答案。在与学生提问,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因为自己解开此题而感到喜悦,同时也会觉得老师慈蔼有能力,从而更加信服,以构建更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学的质量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
2.3 重视第二课堂的代入感
第二课堂目前在我国高校经常会运用到,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可以是网上教学,也可以是教师带学生外出,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教学方式,以这种方式来对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充分推思政教学的空间进行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认知以提高他们对知识内容的认同。基于这一教学要求,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针对第二堂课的运用主要可采用如下的方式:
(1)场景代入
场景代入是我们教师经常会用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将里面的场景再现,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最佳方法,当学生融入情景融入角色,自然会体会到人物的情感或者教学内容的含义。例如历史,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人民安居乐业,但是以前的中国人民生活的并不是这样,反而贫穷是常事,现在的孩子感受不到这种压力与贫苦,这就需要营造一个具有历史感的现实场景,比较有利于学生跳出当下的思维限制,以历史的视觉去审视自己的一生。
(2)角色代入
小学时上课,特别是语文课,老师总会让我们分角色朗读文章,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我们融入课文,融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你要饰演的那个人物,那么就能体会那个人物所说的每句话的情感,是喜悦?是悲伤?还是愤怒?这其实也是一种换位思考,学生应该学会并应用到书本当中。
(3)感受代入
以课本教材的内容为依据来进行实践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为强烈的感受,进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比如关于感恩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感恩书信的创作,以帮助学生切实加深对感恩的感受,进而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从根本上实践思政知识的内化。
情感与理性不同,人一旦失去情感效应,会变得郁郁不得志,觉得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不如人。而青少年时期真是情感最脆弱的时期,是需要高校教师的指导和与他们的沟通的,希望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大学生的情感思想能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左旭晨.试论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
[2] 董勇艳.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咨询,2018(08).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