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釜形器的时代特征研究
2019-09-10朱世学
摘 要:土家族作为古代巴人的后裔,对釜形器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在清江流域、三峡地区以及澧水流域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釜。战国到两汉时期,在湘、鄂西土家族地区不仅窖藏出土了大量的铜釜,而且在与土家族临近的三峡库区墓葬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铜釜,它实际上是早期巴人“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宋以后,铜釜则逐渐演变成铁釜,并一直沿用至今。
关键词:土家族;釜形器;源流;时代;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3-0019-06
釜是古代一种炊器,汉代有“釜底抽薪”“破釜沉舟”的典故。在土家族日常生活中,铁釜(土家人称“鼎罐”)是火塘中必不可少的炊具,土家人对其情有独钟。依据考古分期,铁釜是由早期的陶釜和铜釜演变而成,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土家族的“釜文化”自成体系、自成序列。
一、新石器时代的陶釜
(一)城背溪文化时期的陶釜
在距今7000年前的城背溪文化时期,巫峡和西陵峡境内就发现了一大批以圜底釜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以巴东楠木园、秭归柳林溪、朝天嘴等遗址出土的陶釜最具代表性。巴东楠木园遗址城背溪文化时期的出土陶器中,釜是最主要的器类。釜一般为侈口、鼓腹、圜底。陶质主要为夹砂陶,纹饰主要为绳纹。秭归柳林溪遗址出土陶釜的数量也很大,有大、小之分,其中大陶釜可分为长鼓腹、圆鼓腹、垂腹三种形态。秭归朝天嘴遗址出土的陶釜总体特征为鼓腹、圜底,依据口沿形态可以划分为宽沿、窄沿和宽斜沿等三种形式,纹饰以绳纹为主。这一时期的陶釜,无论从制作手法还是形制特征看都处于十分原始的阶段,烧制的火候很低,以手制方法成型,故形状极不规整,歪扭的现象较多,但其共同特征是大口、圜底和夹砂,这样的造型既方便提取食物,又可以加大受火面积,夹砂坯料不仅增加了坯体的强度,同时又缩短了烧成时间,而且还提高了陶器成品率。此外,夹砂陶还有耐火的特性,可以防止陶器在火的烧灼下爆裂。正因如此,夹砂坯料成为人们制作陶质炊器时的首选原料。
(二)大溪文化时期的陶釜
在距今6400-5300年左右的大溪文化时期,以陶釜为代表的圜底器依然在陶器种类中占有较大份额。总体来看,三峡地区大溪文化中期前段的陶釜,多为凹沿,鼓腹,以及多饰以红陶衣的作法。中期后段的陶釜颈部明显加厚,器形也有了变化。
早期以枝江关庙山遗址为代表,在其墓葬出土陶器中,釜(报告中称为圜底罐)作为葬具在使用[1]289。这一时期的陶釜,与城背溪文化时期的陶釜相比形制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釜的口沿变窄。
大溪文化中期出土釜的材料,以西陵峡地区的宜昌中堡岛、青水滩、杨家湾等遗址为代表。在宜昌中堡岛遗址第一期遗存中,多为红陶釜或褐陶釜,分二式。Ⅰ式:圆唇,宽沿外折,束颈,弧肩,圆鼓腹,圜底。Ⅱ式:尖唇,沿外折,束颈,斜肩。在中宝岛遗址第二期遗存中,陶釜仍然为夹蚌壳夹砂的粗陶,釜依然分二式。Ⅰ式:外折沿,束颈,弧肩。Ⅱ式:折沿,束颈,斜肩。清水滩遗址和杨家湾遗址均位于西陵峡南岸的三斗坪镇,前者出土的陶釜多为夹砂红陶或褐陶,以凹沿、鼓腹为特征。后者出土的陶釜为仰折沿,溜肩,圜底,饰绳纹。
这一时期,在清江流域相当于大溪文化时期的遗址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釜。在桅杆坪遗址相当于大溪文化中晚期的文化堆积层中就出土陶釜59件。西寺坪遗址在相当于大溪文化堆积层中也出土陶釜68件。总体来看,西寺坪遗址大溪文化时期出土的陶釜,以红陶为主,褐陶次之,有少量橙黄陶。陶质有夹炭、夹砂、夹蚌和泥质四种,其中夹碳陶数量最大。陶釜的制作为泥条盘筑、手制成形,再慢轮修整。有些器物表面磨光,并饰有红陶衣。纹饰有压印、弦纹、细绳纹和镂孔等。
(三)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陶釜
新石器时代晚期,尽管釜文化在经历了繁盛期以后,逐步趋于暂时的衰退时期。但在三峡地区相当于石家河文化(或白庙遗存文化)的遗存中,以罐、釜为特征的土著文化依然十分明显。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宜昌下岸遗址中[2]439,以罐、釜为特征的土著文化十分明显。共出土陶罐146件、陶釜87件,分别占该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出土总数的39.8%、23.6%。發掘者经对比研究后认为,这种文化遗存以釜、罐为主要器类,流行卷沿,多饰绳纹,恰与鄂西巴文化的特征相符。
由此可见,石家河文化(即白庙遗存文化)在三峡地区虽然分布范围窄小,但它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三峡中城背溪——大溪文化的发展继续,是峡江地区原始文化的延伸。从炊器看,这支原始文化始终以罐、釜为主体,虽有鼎之类的三足器,但数量甚少,这正好说明,三峡地区是我国东部鼎、鬲文化和西部罐、釜文化的交汇区。而以釜、罐为特征的土著文化,则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夏、商、周时期的巴文化遗存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不仅三峡地区考古发现有大量釜形器,而且在湘西澧水流域的澧县彭头山、石门皂市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釜形器,其陶质和器形与三峡地区有相似之处,均为夹炭陶或夹砂陶,器形分大口、小口和侈口,纹饰以交错绳纹为主。说明釜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三峡地区,在澧水流域也有分布。
二、夏商周时期的陶釜
夏商周时期,在三峡地区和清江流域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少数民族——巴族,他们被誉为土家族的祖先。作为早期巴文化的发源地,不仅汉代文献中有关于巴人祖先廪君的历史记载,而且考古发现了众多以圜底釜为特征的早期巴人遗存。
(一)清江流域的陶釜
位于清江中游长阳县渔峡口镇的香炉石遗址[3]81,196,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巴文化遗存。该遗址出土的近4000件陶器中,陶釜就出土了3000件。早商文化层中共出土陶器896件,其中有陶釜337件。商代中晚期文化层中共出土陶器1195件,其中有陶釜1092件,占陶器总数的91.3%。西周文化层中共出土陶器2774件,其中釜的数量达1846件,占陶器总数的66.5%以上。东周早期文化层中,共出土各类陶器2212件,其中有陶釜1528件,占陶器总数的69%。由此可见,香炉石遗址从早商时期开始,陶釜就是各个文化堆积层中数量最多且最具特征性的器物,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因此它被誉为清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巴文化遗址。
位于清江水布垭大坝旁边的巴东岩屋顶崖墓(1998年恩施州博物馆考古队发掘清理)也出土了大量的西周时期的陶釜。这些陶釜的共同特征是夹砂黑陶或黄陶,侈口,厚圆唇,束颈,鼓腹,圜底,腹以下饰网格纹,器体较小,未见烟炱痕,故多为明器而非实用器。这是目前在清江流域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崖墓遗迹。
(二)峡江地区的陶釜
在峡江地区考古发现了众多的以陶釜为代表性器物的早期巴文化遗址,有学者按照时代先后将其划分为:夏末商初、商代中晚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等四类遗存[4]31-34。
夏末商初时期具有早期巴文化特征的主要遗址有秭归何光嘴、秭归朝天嘴、宜昌中宝岛等。其中以秭归何光嘴遗址[5]68-72为代表,出土的陶釜,多为夹砂灰陶、夹砂灰黑陶和夹砂灰褐陶。纹饰则以绳纹和米粒绳纹为主,部分釜的肩部还被加上贴塑叶脉纹。从整个陶器器类的演变来看:较早阶段,凸肩罐、灯形器、大口缸和罐、釜器物均较多;中期以后,罐、釜类器物占据了绝对优势;晚期阶段,罐、釜类器物虽仍占优势,但变化较大,从罐、釜并重发展到以釜为主。
商代中晚期具有早期巴文化特征的主要遗址有宜昌路家河、杨家嘴、三斗坪等。其中以宜昌路家河遗址[6]26-41为代表,釜是该遗存中数量最多、最具特征的器物。釜的陶质都为火候不高的夹砂褐陶。制作方法都采用泥片拼接法。器表多饰绳纹,还有方格纹或米粒纹。依照口部、肩腹部的不同特点可分成七型。经对比研究,路家河类型陶釜的总体演化趋势。口沿:高沿外侈→翻沿外卷。器腹:弧腹→鼓腹→涨腹。纹饰:滚压细绳纹→拍印较粗绳纹→方格纹。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除路家河遗址之外,位于宜昌莲沱区长江北岸的杨家嘴遗址的出土陶器中,釜也是数量最多的一个器类[7]295。从口沿特征看,有尖唇釜和圆唇釜两种类型,其中圆唇釜依据腹部的变化又可分为袋形腹、球形腹和宽扁腹三种形式。
西周时期具有早期巴文化特征的主要遗址有忠县哨棚嘴、万州塘坊坪、巫山双堰塘等。以巫山双堰塘遗址[8]91-93为代表,在其西周文化层中,出土陶釜残片达几万片,可分成花边唇沿釜和普通唇沿釜两大类。花边唇沿釜分二式:Ⅰ式釜为夹砂红褐陶,圆唇,侈口,束颈,溜肩。唇面模压出略深较宽的窝状花边,宽沿略外卷,肩、腹饰交叉绳纹。Ⅱ式釜为夹砂褐陶,宽沿外卷,大敞口,束颈,溜肩,唇面模压出浅锯齿状花边。普通唇沿釜分二型,其中A型釜分七式,共同特征是多为夹砂褐陶、灰褐陶或灰黑陶,侈口,圆唇或尖圆唇,折沿或小折沿,束颈,溜肩,肩、腹饰纵向绳纹、交错绳纹或网格纹。B型釜分为八式,共同特征是多为夹砂褐陶、红褐陶,侈口,卷沿,束颈,溜肩,圆球形腹,圜底,肩、腹饰纵向绳纹或交错绳纹。
东周时期具有巴文化特征的主要遗址有:云阳李家坝、忠县哨棚嘴、万州麻柳沱等。以万州麻柳沱遗址[9]508为代表,在其东周文化层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花边口沿釜(罐)。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均在肩以下拍印纹饰,斜施粗绳纹为主。器体多较大,圜底。根据花边的造型和制法等,可分为三型:A型釜:窝点形花边;B型釜:波浪形花边;C型釜:锯齿形花边。
由此可见,鄂西三峡地区和清江流域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而且是早期巴文化的发祥地,商周时期考古发现的众多巴人遗址,均是以陶釜为土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釜是早期巴人的陶器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判别早期巴文化遗存的一个重要标尺[10]12。据考证,这种陶釜并非完全用于炊器,而是用于煮卤制盐的工具,与三峡地区的盐业生产有直接的关系,三峡盐业历史悠久,早期巴人有三大盐泉,即清江的夷水盐泉、彭水的郁山盐泉和巫溪的大宁盐泉,尤其是巫溪的大宁盐泉被誉为“上古盐都”,其盐业的生产和运输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因此,盐业的生产和运输是巴人的经济命脉,巴人“因盐而兴,因盐而盛,失盐而衰,失盐而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湘西澧水流域的商周遗址中,其釜文化也延续了新石器时代的传统,以桑植朱家台商周遗址为例,其陶器文化中同三峡地区和清江流域一样,陶质以夹砂陶为主,陶器器形以釜、罐为主要特色,多圜底器少三足器,其土著文化特点鲜明,这一地区的土著文化(釜文化)与古代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有着密切联系。
三、战国到两汉时期的铜釜
战国到两汉时期,湘鄂西土家族地区窖藏出土了大量的铜釜,同时在三峡地区的墓葬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釜。这些铜釜是由早期的陶釜演变而成,是巴人进入青铜文明以后,“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从器形上看,依然延续了大口、圜底等特征,只不过质地发生了变化,由陶釜变成了铜釜。
(一)窖藏出土的铜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巴族地区窖藏出土的铜釜约36件,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湘西北和黔东北地区。
鄂西南地区窖藏出土并见于资料报道的铜釜约16件,分别出自恩施、咸丰、来凤、利川、巴东、秭归、长阳、宜昌境内。
1974年恩施市白果乡出土铜釜1件。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其颈部设双耳和龙头一对,双耳饰有绳纹,腹部有弦纹三道。1981年恩施市白杨坪乡熊家岩麻竹园出土铜釜1件。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其颈部设双耳和龙头一对,双耳饰有绳纹,腹部有弦纹三道。
1984年恩施市大集乡出土铜釜1件。敞口,斜折沿,颈内弧,肩部附对称扁环耳(一耳殘),腹壁较直,圜底。1992年,恩施市屯堡林家湾出土铜釜1件。
1981年咸丰县清坪乡南家沟出土铜釜1件。釜底有铭文“八百”及鹭纹和鱼纹。1982年咸丰县丁寨十字路春光村豹子洞出土铜釜1件。侈口,圆腹,圜底,肩部饰对称铺首衔环,釜身有铆焊30余处,有烟炱痕。
1988年来凤县接龙桥出土铜釜1件。同时出土有铜洗1件。
1984年利川市箭竹溪出土铜釜1件。敞口,斜折沿,颈内弧,肩部附对称扁环耳,腹壁较直,圜底。腹部饰凸弦纹三道,底部有烟炱痕。1984年利川市建南区出土铜釜1件。敞口,束颈,斜直肩,附对称扁环耳,鼓腹,平底。腹部饰凸弦纹三道,底部有烟炱痕。口径34.6、通高24厘米。
1981年巴东县火烽乡出土铜釜1件。同时出土有洗、编钟、壶、钫等20件青铜器。
1986年秭归县杨林区三渡乡下马台村四组村民吴学志在建房取土时出土铜釜1件。敛口,宽沿外侈,折肩,浅圆腹,肩上有一对辫索环耳。腹上有三道凸弦纹。器底有烟炱痕。同时出土有虎钮錞于4件。
1980年长阳县十屋溪青家坡出土铜釜1件。侈口,斜宽折沿,束颈,鼓腹,小平底,腹部饰两道弦纹,有对称小耳。1982年長阳县榔坪乡关口垭村七队出土铜釜1件。敛口,斜折沿,沿面凹,折肩,鼓腹,圜底,肩部饰铺首衔环一对。腹部饰弦纹三道。有烟炱痕。
1993年,宜昌土城出土铜釜4件。釜底有“富贵长宜”和“宜侯王”的铭文。同时出土有虎钮錞于、盆、钺、盘、洗等20件青铜器。
湘西地区窖藏出土并见于资料报道的铜釜约18件,分别出自花垣、保靖、吉首和永顺。
1983年永顺县城东卡必枯出土铜釜1件。同时出土有虎钮錞于4件、铜洗、甬钟各1件。
1975年保靖县毛沟公社多落大队发现一汉代窖藏,出土铜釜8件。同时出土有铜洗、铜鍪等共18件铜器。
1964年花垣县龙潭公社广东坪村农民麻老三,在河边开田时发现一西汉窖藏,出土铜釜3件。同时出土有铜洗14件。1974年花垣县三角岩公社凉水井大队群众修水沟时,发现一西汉窖藏,出土铜釜2件。同时出土有铜盆3件、铜洗6件、铜鍪2件、甬钟1件、铜钲1件、铜鼎1件。1983年花垣县团结公社杨家寨农民周碑林,在寨后挖树蔸时,发现一汉代窖藏,出土铜釜2件。同时出土有铜洗4件。1987年花垣县龙潭镇下金溶村出土铜釜2件。同时出土有铜鍪2件、铜洗4件。
1976年吉首市白岩乡出土铜釜1件。1983年吉首市河溪镇岩排村出土铜釜3件。同时出土有铜壶1件,铜洗2件、虎钮錞于2件。1985年吉首市郊石家冲乡漆树湾村出土铜釜1件。同时出土有虎钮錞于2件、铜洗、甬钟各1件。
1990年凤凰县千工坪乡崖路塍村出土铜釜1件。同时出土有虎钮錞于、甬钟、铜盆各1件。1997年凤凰县阿拉营镇出土铜釜1件。同时出土有铜洗1件。
黔东北地区窖藏出土并见于资料报道的铜釜约2件,均出自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其中1件铜釜为直口,束颈,鼓腹,圜底。肩部有半圆形双耳,腹部有两道环纹。
(二)墓葬出土铜釜
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地区战国到两汉时期墓葬出土铜釜约84件,主要分布在重庆库区境内,湖北库区境内亦有发现,具体如下。
1954-1955年重庆巴县冬笋坝战国巴人船棺墓出土铜釜7件。分两种形制,一种是与铜甑合用的铜釜,小口、圆腹、短颈,平圆底下有四矮足;另一种为专作炊器的铜釜,大口,圆腹,无颈,无足。釜与甑近肩处皆有两系,作双辫纹。釜底有烟炱痕。
1982年重庆临江支路西汉墓出土铜釜3件。形制基本相同,斜沿外折,敛口,鼓腹,圜底,上腹一凸弦纹,二对称辫索耳。1973年重庆水泥厂东汉墓出土铜釜2件。分二式:Ⅰ式1件,敞口,鼓腹,圜底,双环耳;Ⅱ式1件。敞口,鼓腹,平底,下有4只小足。口沿部有立耳一对,并饰有鸟纹。器内底铸有鱼纹一对。
1982年涪陵黄溪西汉墓出土铜釜1件。侈口,鼓腹,平底,有辫索纹环形耳一对。2001年涪陵镇安战国墓出土铜釜3件。尖圆唇,宽折沿斜平,敛口,圆肩,鼓腹,圜底。肩腹相接处附一对绦状竖环耳,并有一周纤细的凸棱,圜底布满烟炱。1972-2002年涪陵小田溪战国巴人墓群先后共出土铜釜9件。其中1972年出土铜釜5件,翻唇或平唇外折,鼓腹,圜底,肩部有两辫索纹耳,满身有炊烟,釜内残存骨渣。1980年出土铜釜2件,侈口,折唇,鼓腹,圜底,肩部有两辫索纹耳。1993年出土铜釜1件,侈口,斜沿,束颈,鼓腹,圜底。为实用器,釜内见铜勺和兽骨。2002年出土铜釜1件,折沿侈口,辫索状釜耳,沿上饰有凹弦纹一道,沿下饰有凸弦纹一道。
1997年云阳李家坝西汉墓出土铜釜4件。均残,口沿内敛,束颈,肩部饰对称小环耳,腹部饰凸弦纹。1998年云阳故陵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方唇,折肩,平底,环形双耳。肩下饰二道凹弦纹。2001-2002年云阳马沱西汉墓先后出土铜釜4件。其中2001年出土铜釜3件,敛口,斜折沿,扁圆腹,两耳同大,耳部饰綯索纹,腹部饰两周凸弦纹。2002年出土铜釜1件,敞口,斜折沿,束颈,斜直肩,鼓腹,圜底。腹部饰对称绳索纹环形耳。2002年云阳张家嘴西汉墓出土铜釜1件。大口,宽斜平沿,圜底,腹上部有两环耳,肩部相接处有一凸棱。2000年云阳佘家嘴西汉墓出土铜釜1件。口沿外撇,腹圆鼓,腹上部有一对环状耳,并饰弦纹一圈,底部缺失。
1981年忠县涂井蜀汉崖墓出土铜釜6件。分三式:Ⅰ式3件。浅盘口,短颈,斜肩,鼓腹,圜底。肩部附对称的壁形耳,前后加饰兽面铺首,腹饰凸弦纹,底有烟炱痕;Ⅱ式2件。盘口,直腹,圜底,沿边有对称双圆耳和凸弦纹,底有烟炱痕;Ⅲ式1件,敞口,宽沿,直腹,平底,腹饰凸弦纹三周,底有烟炱痕。1999年忠县崖脚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肩部有对称环状耳,肩部饰一组弦纹。2001年忠县老鸹冲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分釜、支架两部分。釜侈口,斜折沿。鼓腹,双环耳,圜底较平,支架扁蹄足,有三托杆伸向釜底。2000年忠县宣公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置对称双耳,腹上饰三道凸弦纹。2002年忠县瓦窑西汉墓出土铜釜3件。分两型:A型2件,宽外折沿,敛口,短束颈,上腹饰一凹弦纹,两侧附对称绳索纹双耳。内配一长勺。B型1件,外折短沿,敛口,短束颈,折腹,两侧附对称绳索纹双耳。
2000年万州大周溪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大口,束颈,肩斜直,肩上设一对扁圆形横耳。下腹直,大平底,下腹部饰二道凹弦纹。2000年万州大地嘴西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斜沿外折,鼓腹,圜底,上腹饰两道凹弦纹,肩、腹部饰对称环耳。2001年万州天丘西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斜折沿,束颈,溜肩,鼓腹,圜底,肩部有对称环形双耳,双耳上饰辫索纹。2001年万州石地磅东汉墓出土铜釜3件。分二式:Ⅰ式2件,宽沿,敞口,束颈,广肩,肩部有对称环耳。直腹收成平圜底,腹部有两道凸弦纹;Ⅱ式1件,敞口,束颈,广肩,肩部有一对辫索状轮耳,腹部有三周凸弦纹,平圜底。器表下有烟炱痕。2001年万州曾家溪西汉墓出土铜釜3件。分二式:Ⅰ式1件,斜折沿,口微敛,弧壁,平底,腹部有对称的绳索状双环耳;Ⅱ式2件。斜折沿或平沿,较宽,敛口,圆形腹,底部残缺,肩部有绳索状双环耳。2001年万州金狮湾两汉墓出土铜釜5件。其中西汉墓4件,东汉墓1件。底均残,圆唇,斜沿,侈口,束颈,弧肩,弧腹。口沿内饰一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环状耳。2002年万州老棺丘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束颈,折肩,弧腹,平底。肩部有对称半环形耳,底部有烟炱,口沿至底范缝明显。2002年万州武陵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尖唇,束颈,溜肩,弧腹,圜底近平,肩部有两对称圆耳,腹部有两道凹弦纹,下腹及底有烟炱。
2001-2002年石柱砖瓦溪西汉墓出土铜釜4件。其中2001年出土1件,侈口,圆唇,弧颈,鼓腹,圜底。器壁较薄,肩部有两周凸弦纹,其上有两个对称环耳,底部有烟炱痕。
1999年奉节小云盘西汉墓出土铜釜1件。侈口,厚方唇,扁鼓腹,圜底。腹部有对称二鋬耳,鋬耳两面为索状纹,耳下有三周凸弦纹。2000年奉节宝塔坪西汉墓出土銅釜1件。敞口,束颈,斜肩,弧腹,肩部有对称环耳,上腹饰二道凸弦纹。
1997年巫山麦沱西汉墓出土铜釜1件。仰折沿,鼓腹,盆形圜底,器身布满烟炱。1998年巫山双堰塘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方唇,喇叭形侈口,束颈,溜肩,弧腹,圜底,溜肩部对称饰环形纽2个。腹部饰两圈凸弦纹。2000年巫山古城东汉墓出土铜釜1件。敞口,束颈,斜肩,垂腹,平底。斜肩处饰对称双耳,腹部饰凸弦纹。1998~2000年巫山江东嘴西汉墓出土铜釜3件。其中2件器壁较薄,有补焊痕迹。方唇,侈口,束颈,溜肩,圆鼓腹,圜底,肩部饰对称圆环形耳。耳下饰多周弦纹,器耳上有条索纹。
1971-1978年湖北宜昌前坪两汉墓先后出土铜釜8件。其中1971年西汉墓4件,宽沿,折肩,肩上有二环耳。东汉墓3件,侈口,短颈,折肩,圜底,肩上有二环耳。1978年东汉墓1件,折肩,肩上有对称大小环耳2个,圜底略平。
从上述资料可见,三峡地区墓葬出土的铜釜,主要出自重庆巴县冬笋坝战国巴人船棺墓、重庆临江支路西汉墓、重庆水泥厂东汉墓、涪陵小田溪战国巴人墓、涪陵镇安战国墓、涪陵黄溪西汉墓、云阳李家坝西汉墓、云阳故陵东汉墓、云阳马沱西汉墓、云阳张家嘴西汉墓、云阳佘家嘴西汉墓、忠县涂井蜀汉崖墓、忠县崖脚东汉墓、忠县老鸹冲东汉墓、忠县宣公东汉墓、忠县瓦窑西汉墓、万州大周溪东汉墓、万州大地嘴西汉墓、万州天丘西汉墓、万州石地磅东汉墓、万州曾家溪西汉墓、万州金狮湾两汉墓、万州老棺丘东汉墓、万州武陵东汉墓、石柱砖瓦溪西汉墓、奉节小云盘西汉墓、奉节宝塔坪西汉墓、巫山麦沱西汉墓、巫山双堰塘东汉墓、巫山古城东汉墓、巫山江东嘴西汉墓、湖北宜昌前坪两汉墓等地。这些铜釜数量多,分布广,有明器也有实用器,其共同特征是侈口、折沿,束颈,鼓腹、圜底,肩部有对称形环状耳。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忠县老鸹冲东汉墓还出土了釜下带铁三角架的铜釜,这其实就是今天土家族火坑中放置鼎罐用的铁三脚架的祖型。
四、唐宋到明清时期的铁釜
东汉以后,随着铁器的逐步推广,巴族后裔使用的釜形器质地又发生了变化,由铜釜变成了铁釜,在三峡地区东汉到六朝时期的墓葬中经常发现铁釜的残存痕迹。唐宋时期,土家族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铁釜,因为体大、量重且常见有六耳或八耳,故人们常称为“八耳铁釜”或“六耳铁釜”,目前恩施州博物馆收藏有两件,分别出自恩施市沐抚乡和咸丰县黄金洞乡,重量达到48-68斤。这种体型巨大的铁釜,应该是军旅中必备的炊具,它与战国到两汉时期的铜釜在形制上有较大区别,是这一时期土家族地区的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
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地区,因为山高坡陡,冬天寒冷,气候潮湿,所以土家族在很早以前就有用火坑取暖的习俗,为了节约资源,实现烤火、烧水、煮饭三不误,火坑中必备铁三脚架和鼎罐,鼎罐作为常用的铁制炊具,与早期的陶釜和铜釜相比,其形制虽然有所变化,但依然继承了大口、圜底等显著特征,是土家族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土家族“釜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城背溪文化时期。夏商周时期,三峡地区和清江流域诞生了土家族的祖先——古代巴人,早期巴文化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以釜形器作为陶器文化的代表,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这一时期的陶釜不仅用作炊器,更多的是与巴人的经济命脉——盐业生产有直接的关系,从时代早晚看,早期巴人的釜文化有逐步西迁的趋势,从而印证了巴人西迁的历史。战国到两汉时期,土家族地区窖藏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铜釜,是晚期巴人青铜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这一时期的铜釜,除用作炊器外,也可能用作祭器。东汉以后,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铜釜又逐渐演变成铁釜,并一直使用至今。因此,透过土家族地区釜形器的使用,可以看出土家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注 释: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4期。
[2]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县下岸遗址发掘简报》,《三峡考古之发现》(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3] 湖北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王善才主编:《清江考古》,科学出版社,2004年。
[4] 金国林:《试论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的釜与巴文化的关系》,《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
[5]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编著:《秭归何光嘴》,科学出版社,2003年。
[6] 长江水利委员会编著:《宜昌路家河——长江三峡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
[7] 三峡考古队第三小组:《湖北宜昌杨家嘴遗址发掘》,《三峡考古之发现》(一),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等:《巫山双堰塘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9] 重庆市博物馆、复旦大学文博系:《万州麻柳沱遗址考古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 朱世学:《釜的历史与发展探微》,《三峡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