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荆竹坝悬棺升置方法实地考察与探讨
2019-09-10陈卫星张伶俐
陈卫星 张伶俐
摘 要:悬棺属崖葬的一种,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在中国分布较为广泛,世界上的部分国家也曾出现过。悬棺的升置方法,被称为“千古之谜”,学术界有过不少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巫溪荆竹坝悬棺较为集中,有较强的代表性,笔者通过巫溪荆竹坝实地考察,结合已有的考古证据,根据当地地貌情况、地质特点,逐一分析学术界所提出的各种提升方法的可行性,发现学術界所提出的六种升置方法在该地并不完全适用,荆竹坝悬棺很有可能是利用当地地质条件,将岩缝作为通路,先置棺木于崖上,后凿断来路形成悬棺。该方法的提出,对于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的其它地方的悬棺升置研究,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悬棺;升置方法;巫溪荆竹坝
中图分类号:K5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9)03-0001-05
悬棺,即将盛装有尸体的棺木安置于悬崖之上,故名。悬棺属崖葬的一种,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川、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份至今仍可见实物遗存,可见其分布的确较为广泛。就数量而言,福建武夷山地区、重庆渝东北地区、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等县所见较多。此种葬俗,在东南亚地区如越南、泰国,还有中印半岛,一直到印度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群岛,甚至一直到大洋洲的部分岛屿,都有发现[1]138-139。因此,悬棺葬俗的研究,得到全世界范围学者的关注。
关于悬棺的研究,在葬具、陪葬品以及葬主身份、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已产生诸多研究成果。但是,悬棺的升置方法这一重要问题,较难寻得确切答案,被称为“千古之谜”[2]36-37。巫溪荆竹坝地处三峡腹心,悬棺数量较大,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得地利之便,通过赴巫溪荆竹坝实地考察,结合该地地貌情况、地质特点,试对该处悬棺升置方法略作探讨,以就教方家。
一、巫溪荆竹坝悬棺群的特点
巫溪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处大巴山东段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巫溪县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东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竹溪县,南接奉节县、巫山县,西临开县、云阳县,北与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接壤。巫溪悬棺,主要分布于大宁河流域的悬崖峭壁上,或以天然洞穴和岩墩搁棺,或人工凿穴置棺。全县现已发现棺穴274处,现存岩棺43具,是川渝悬棺年代较为久远,保存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巫溪荆竹坝悬棺群位于巫溪白鹿镇香树村2社,南距巫溪县城21公里,悬棺分布于巫溪县境内大宁河支流东溪河荆竹峡西岸的悬崖绝壁之上,所有悬棺高出河面100-140米,现存悬棺24具,其中完整棺木15具,是三峡地区悬棺最为集中的地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棺木大多成组排列,直接搁置于岩壁狭窄而绵长平台,上面岩石突出,形成了天然的岩檐,使棺木免遭日晒雨淋。棺木均为整楠木挖凿而成,棺盖与棺身子母榫扣合,制作粗糙。棺形大致可分为四种:(1)作弧形隆起,面平齐,头尾中部各有一近圆形凹形孔;(2)盖顶呈现平面,全形近似长方形,两头端面均向内凹入10-15公分,凹入部分略呈方形;(3)外形同前,但棺侧观如倒凹字形;(4)外形同前,棺盖稍作弧形。其中,最大的一具棺木长大约3米,高大约1.5米,里面套有一具稍小棺木,形成了悬棺中较为特殊的外椁内棺形式的葬式。
1980年,四川大学历史考古系林向教授带领的考古组在荆竹坝悬棺群中取下并清理了离地面较低、体积较小的第18号棺。经专家鉴定,该棺为“西汉晚期所葬一男一女,男孩10岁左右,女孩不超过13岁,头骨均有顶骨冠状凹陷,似生前有头顶负重习惯。女性头骨的左乳突后方有尖状物戳破的洞,似生前致命的伤痕。”[3]出土随葬铜器3件:“铜镯1件,径5.7厘米,断面呈菱形;铜带钩2件,一件长条形,正面有锥刺点线纹饰,一件琵琶形,钩头呈蛇首状(似水禽而短吻),属西汉时遗物。”[4]321
悬棺都有相当重的重量,根据考古组现场观察、实际秤量和判断,荆竹坝第18号在该悬棺群中体积是最小的,但是为整楠木挖凿而成,“实秤重80公斤,若连同两具尸体和随葬物,总重量绝不会低于150公斤”;还有的“板长2米,外椁内棺,如果再加上尸体和随葬物品,总重量也许会达500公斤”。[4]322-323
二、学界关于悬棺升置方法的讨论
如何把如此沉重的棺木升置到上百米甚至几百米的高空进行安葬,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课题。学术界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也提出过不少方案。
四川大学历史考古系考古组在1980年对川东地区的悬棺进行考察时,就悬棺的升置问题也进行过初步的讨论,并提出了“几点设想”:
一是“化整为零”。即事先在崖底就把棺材分成棺盖、底、椁板等几个部分,分别运送到崖上,然后在崖上组装成型,再送尸体入棺。
二是“吊运上崖”。即直接(一般需要利用工具)把装有尸体的棺材吊上县崖。有的棺木上有耳、孔洞等,有的崖顶边缘打制有“牛鼻孔”[5],都是为了便于吊运棺木。
三是“横行崖上”。在有水平层理形成岩缝的地方可沿岩缝横行,可以运送棺木。
四是利用“孟良梯”。在绝壁上人工开凿方形石孔,一个接着一个,自上而下成“之”字形排列,再在石孔中插入木棒,则如同阶梯,人可在上面行走,当地人称“孟良梯”[6]。利用“孟良梯”,可以通行或运输。[4]323-325
陆敬严、程贞一《中国悬棺升置技术研究》(以下简称“陆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清理和总结。该文总结了前人的相关结论,指出“仙人之力升置悬棺”不可信,“自然之力(地质变迁)升置悬棺”没有发现有力的证实材料,因此,古代的悬棺升置,“在主要还是依靠人力”。该文提出六种人力升置悬棺的方法,胪列如下:
(一)提升法。用人力作为驱动,利用原始提升工具实现悬棺升置。或者从崖底直接提升至葬位,或先将悬棺搬运到崖顶,再从崖顶下降到葬位。
(二)栈升法。指利用在崖壁上的栈道来升置悬棺的方法。
(三)堆土法。把泥土、石头等堆积在葬位下方,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斜坡,然后人抬起棺木沿着斜坡向上走,把棺木送到既定的位置。
(四)脚手架法。指在崖壁前搭脚手架来运送棺木。
(五)搬运法。不借助其它工具器材,通过人力直接将棺木送达葬位。在少数葬位不高,地势不够险峻的地方可以实现。
(六)涨水法。指在悬崖前面有水流过的地方,利用涨水升置棺木。在水位涨到很高的时候,将棺木从船上送达葬位,水位下降后,自然形成了悬棺现象。[7]39-45
将四川大学考古组提出的四种设想方案,与“陆文”中提出的六种悬棺升置方法相对比,二者有相通之处。前者所提的“化整为零”和“横行崖上”,即“陆文”中的“搬运法”;“吊运上崖”,即“陆文”中的“提升法”;利用“孟良梯”,即“陆文”中的“栈升法”。相比较而言,“陆文”所提出的六种方法,包括了四川大学考古组提出的四种方案,而且更为全面。同时,“陆文”是针对全国所有的悬棺而言,更具有普适性意义。
上述方法的提出,对于解决悬棺升置这个“千古之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些方法是不是对所有不同地区的悬棺都适用?除了上述六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这可能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形来做具体分析。
三、巫溪荆竹坝悬棺升置方法探讨
根据巫溪荆竹坝悬棺已有的考古发现,以及实地考察情况,对“陆文”所述六种方法逐一进行辨析,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发现。
(一)棺木上和崖顶未发现“提升法”的考古证据
在“陆文”中提出的六种方法中,第一种“提升法”得到学界更多认同。有学者曾在同济大学古代机械制作室按比例制作绞车、滑轮、绳索、棺木等实验器材,成功模拟完成了悬棺的升置过程。[8]P46-48这种方法在民间爱好者中不乏拥趸,十几年前,重庆一位退休水电工号称挑战“千古之谜”,其实也是利用纤绳作为提升工具模拟“提升法”,并“作了大量实验证明的确简易可行”。[9]46-47
装有尸体的棺材,不仅非常沉重,而且不允许有丝毫的闪失以致出现高空坠落的情况,古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利用这一方法进行提升时,事先在棺木上留有耳、孔洞等,在崖顶边缘打制有“牛鼻孔”,便于系上绳索进行操作。在今天的考古发现中,这些证据十分明显。[10]然而,在巫溪荆竹坝的考古过程中,并未发现现存棺木上留有用于吊运的耳、孔洞,崖顶也未发现有类似的“牛鼻子”。因此,巫溪荆竹坝悬棺利用“提升法”升置,得不到考古证据的支持。
(二)崖壁上未留有“栈升法”和“脚手架法”的遗迹
“栈升法”和“脚手架法”有类似之处,即利用竹、木等材料,搭建可以通行和搬运物体的通道,搬运棺材至指定地点。只是“栈升法”搭建的是栈道,较为简易,但行走和搬运比较危险;而“脚手架法”所搭建的是脚手架,建造费力,但安全性稍高。搭建栈道,有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先在崖壁上开凿孔洞(一般为方形孔洞),再把木料插入崖壁中的孔洞作为阶梯;搭建脚手架时,如果脚手架比较高,也需要在崖壁上开凿孔洞,把脚手架的横木插入孔洞以便对整个脚手架进行加固。巫溪荆竹坝最低的悬棺离地面也有百米高,却没有发现一个用于搭建栈道或脚手架的孔洞,因此,不大可能是通过“栈升法”和“脚手架法”来提升悬棺的。
(三)当地地理环境不支持“堆土法”
“堆土法”升置悬棺在很多地方曾被采用过。刘锡藩《岭表纪蛮》载,古代瑶族就多采用这种方法,“意者当日土酋威尊无上,殚民之力,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立岩隙。” [11]5但堆土法工程量巨大,比较适宜于离地面較低矮的悬棺升置,对于位置较高的悬棺则具有较大难度。而且,堆土法需要满足一定的地理条件,即悬崖前面必须要有用于堆土的空地,堆得越高,所需空地则越大。
巫溪荆竹坝悬棺崖,前面即是大宁河支流东溪河,河面宽阔,约有数十米宽,地理环境条件有所欠缺,不适宜此种方法。四川大学考古组提出的四种设想方案中未将“堆土法”列入其中,就是因为他们注意到,“筑土台的办法,在临江逼仄,悬崖壁立的川东峡江地区,是不可能的。” [4]325
(四)崖前河水水位不具备采用“涨水法”的条件
采用“涨水法”的原理是,当悬崖前的河水涨到悬棺位置附近,利用船只把棺木送到指定位置,当水位退去之后,就形成悬棺。那么,这个前提条件就是,曾经出现过达到悬棺位置附近的大洪水。
巫溪荆竹坝悬棺离河面一百多米高,其前面的东溪河如果发生一百多米深的大洪水,无论是当地还是下游都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那么,人的生存都会存在巨大的困难,不可能去利用这样毁灭性的灾难去升置悬棺。而且,无论是相关文字记载,还是当地的传说故事,都没有发现记录东溪河历史上发生过如此巨大洪水的信息。因此,巫溪荆竹坝悬棺不具备采用“涨水法”的条件。
(五)独特的地质条件使“搬运法”成为可能
如上所述,“陆文”中提到的六种方法,根据实地考察和考古发现的证据,已有五种被否定,那么“搬运法”是否存在可行性呢?“陆文”中提出“搬运法”时,特别说明这种方法“在少数葬位不高,地势不够险峻的地方可以实现”。也就是说,“陆文”所提的“搬运法”,是指古人有善于攀爬崖壁者,可以徒手攀登上山崖,甚至可以把棺材拆成数块,“化整为零”带上去,再组装成型,然后把尸体搬上去装入棺材。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巫溪荆竹坝悬棺来说,有两大困难:一是葬位较高,且山崖陡峭,攀爬不易;二是考古发现,巫溪荆竹坝悬棺大多是由整棵树木刳挖而成,只有棺盖和棺身两大块,无法“化整为零”,而且非常沉重,即使是善于攀爬者,也很难身负如此重物爬上悬崖。
但是,笔者通过巫溪荆竹坝悬棺崖壁的实地观察和对当地地质条件的考察,发现如果充分利用好一些自然条件,完全可以实现棺木的人力搬运。
仔细观察巫溪荆竹坝悬棺所在的崖壁,岩石的主要成份是沉积岩。从地质学意义上来说,沉积岩地球表面的物质沉积而成。由于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以及地质情况的变化,引起了搬运介质(如水、空气、冰川等)的流向和流量的变化,于是搬运介质所搬运的物质数量、成分、颗粒大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就会使沉积物的成分、颜色、结构出现明显改变,从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层状构造,也称之为“层理构造”。[12] 沉积物经过很长时间固结成岩,这种“层理构造”就成为了今天肉眼明显可见的岩层。因为不同的岩层的成分和构造存在差异,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年的地质运动和自然风化作用下,岩层之间会形成天然的缝隙。
这些天然形成的岩缝,在整个山崖上连绵不断,形成了一个悬于陡峭崖壁上的天然道路(见图1)。巫溪荆竹坝悬棺恰恰主要是存放于崖壁的岩缝当中,完全可以利用这样良好的地质条件。
那么,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充分利用这样有利的地质环境,找到理想的山崖,把岩缝略加修整形成通路,再把棺材运进去放好,直至位置放满或不再利用该地时,就通过凿断来路,从而形成悬棺(见图2)。当年四川大学考古组通过实地考察,提出过“横行崖上”的设想,并指出“在有水平层理形成岩缝的地方可沿岩缝横行,可以运送棺木”,确有一定的见地。[4]323在没有新的证据发现之前,这应当是巫溪荆竹坝悬棺升置可能性最大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笔者在巫溪实地考察时,看到当地人们在山崖上修建的乡村公路,在岩缝中开凿而出(见图3),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地质构造,或许正是先人智慧的一种启示和传承。这也恰恰证明,我们提出的巫溪荆竹坝悬棺是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缝作为运送棺木的通道,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结 语
悬棺的升置方法问题,的确是“千古之谜”,学术界有过相关探讨,提出了多种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地区。根据巫溪荆竹峡悬棺考古发现的证据和实地勘察的情况,学术界所提出的“六种方法”在该地并不完全适用。该地悬棺应该是利用了当地独特的地质条件,将岩缝作为通路,先置棺木于崖上,后凿断来路,从而形成悬棺。该方法的提出,对于其它地方的悬棺升置研究,尤其是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的地区,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注 释:
[1] 有学者认为,世界悬棺起源于中国,是由中国东南沿海向东南亚传播,最终抵达太平洋岛屿。见佟伟:《探索未知的奥秘世界》,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山磊、张洪刚:《幽幽悬棺 千古之谜》,《湖北旅游》,2010年第1期。
[3] 秦学圣:《荆竹坝18号崖塘两具尸骨的鉴定》,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编《民族学研究》,民族出版社,1982年。
[4] 林向:《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巴蜀考古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5] 牛鼻孔,指在悬崖顶部边缘打制的類似于牛鼻子的孔洞,可以穿过绳索以便吊起重物。
[6] 三峡地区所称“孟良梯”,来源于当地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北宋抗辽名将杨令公(杨继业),被奸臣害死,他的尸骨埋在白盐山腰的望乡台上。他的亲信勇将孟良决心将杨继业的尸骨盗回,就悄悄地架着小舟进入瞿塘峡,每天夜晚,在绝壁上凿石穿孔,插入铁钎,架木为梯,攀援而上,直到天色麻亮方才停止。当孟良深夜凿孔到了山腰,对岸白帝庙的老和尚发现了孟良的秘密行动,老和尚假装鸡叫,引起了白帝城的雄鸡都叫了起来,孟良认为天快亮了,怕人知晓,就停止凿孔,使之功亏一篑,尸骨也未取到。孟良知道后一怒之下,便把老和尚杀了,倒吊在岩壁上。今当地犹存“倒吊和尚”的自然景观。
[7] 陆敬严、程贞一:《中国悬棺升置技术研究》,《江西文物》,1991年第1期。
[8] 高申兰、陆敬严:《关于悬棺升置方法的模型实验研究》,《江西文物》,1991年第1期。
[9] 李增勇:《悬棺安置千古之谜遭遇六旬翁挑战》,《今日国土》,2005年第3期。
[10] 重庆奉节县盔甲洞崖顶边缘即有古代打制的巨型“牛鼻孔”数个,便于“自山上悬索下柩”或“用绳系棺而上”,考古所见的悬棺上,有便于绳索吊升的孔洞。全国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考古发现。
[11] 刘锡藩:《岭表纪蛮》,商务印书馆,1934年。
[12] 于炳松、梅冥相:《沉积岩岩石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