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09-10程松云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中职语文学习兴趣

程松云

摘 要:从中职学生自身的基础出发,提出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语文的实践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运用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教师素养;教学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就不可能克服求知活动中的重重困难,怀疑、思考、释疑各种疑惑,最终有新的创造。”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推动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探索未知世界。可见,兴趣的培养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对学生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对学生健康的成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我简单地谈谈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影响中职生语文学习的因素

新形势下,网络游戏、网络电视、电子小说、QQ聊天、微信聊天、快手、抖音等的魅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特别是农村中职生,他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成长过来的留守生,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文化基础薄弱,思想素质低,纪律观念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以个人为中心,缺少集体主义精神,学习兴趣全无,厌学、辍学现象严重。好吃懒做,虚荣心强,攀比成风,动手动脑能力差,缺乏积极上进的心。

另外,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应试,为了分数,老师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呈现的是满堂灌、一刀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因此,这种状态下的学生越来越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差,课堂教学难以进行。这样非常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老师、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为了弄清楚中职生学习兴趣与老师、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也为了确保教学目标最大化的实现,更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如何构建精彩而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论题就应运而生了。具体从以下这几点来分析和研究:

1、从老师本身来说,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素养

(1)具有渊博的知识

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用自己的渊博知识来征服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语文知识是跟很多其他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学生的思想也迥异。我们老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从不同的渠道,以各种方式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应对课堂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不同问题,以自身丰富的知识来吸引学生。

(2)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遍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更能带动课堂的教学气氛,也更能彰显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一群孩子玩雪球,砸中一个老师。老师幽默地说“尽管自己东躲西藏,还是中了躺枪”,一句话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学生也舒了口气,从心里上接受了这个老师。这种幽默风趣包含了智慧和宽容。因此,教师要获得学生的认可,必须先提高自己人格魅力。

(3)对教育高度的耐心和对学生的高度爱心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老是受到老师的冷嘲热讽。她下定决心努力学数学,把一张试卷都背下来。后来一次考试,老师刚好就考了那张试卷。对于打了满分的三毛,老师极为不信任。又往三毛身上泼了冷水,结果导致三毛害怕数学课,后来厌学,最后得了自闭症。

无独有偶,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老师在教育生涯中有一个八分的故事。一个学生数学考试考了八分,所有的老师都觉得无可救药了。魏老师收了这个学生。第二次考试这个学生考了个16分,其他老师都暗暗偷笑。但是魏书生老师却说,这不是有进步嘛,这次考16分,那下次考32分就可以了。这个学生听了很受感动。后来在魏老师的耐心教育和鼓励下,考上了大学。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老师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可以成就一个学生。如果这个老师缺乏这些东西,那他可能会毁了一个学生。所以,我们老师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必须要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来温暖学生。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学,而是教育者缺少一个宽容的心,缺少一颗发现的心,缺少一颗善于激励和欣赏的心。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如何给学生展示和被认可的机会,激励他们勇敢地走近自己,接受自己。

总之,我们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首先要加强老师自身的修养,以丰富的知识来吸引学生,高尚的人格来征服学生,高度的爱心和耐心来温暖学生,从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接受语文课。学生亲其师,才有可能信其道。

2、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针对性教学法。针对性教学法就是指:在校企合作新形势下,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既能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表现企业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法,也就是说针对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如《火箭总设计师速写像》,它培了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莫言的《卖白菜》,它为学生树立的是坚强、自尊自立、诚实和人穷志不短的高贵品德。杨汇泉的《芝麻官餐馆》体现的是廉洁奉公知足常乐的精神。不做钱奴、房奴,追求平淡实在的幸福生活;莫泊桑的《项链》从反面陶冶学生不虚荣不自卑不攀比但求盈实的性格;还有许多的古经典诗词和名作,对于学生了解古文化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明精神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口语交际内容、单据、启事、请示、申请书、通知计划、总结、合同、书信等一些应用写作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社会,从而使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学校,热爱工作,热爱企业,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导入法。生动、形象而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导入法,能激发中职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一堂精彩而高效的语文课堂,犹如一座金子般的知识宝库。老师如何开启这座知识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兴趣,驶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呢?

首先具有新奇性、趣味性、科学知识性的导语设计无疑是开启这座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用施耐庵《水浒传》中“高衙内调戏张贞娘”或“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故事导入课堂;又如上《鸿门宴》时,用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课堂;还如上《雨霖铃》时,用郑光祖《倩女离魂》中“王文举进京赶考,张倩女灵魂出壳”的故事导入课堂。这种生动、形象的导语设计,既增加了历史知识性,又增加了趣味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其次,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多媒体手段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介体。如我们在教学古典诗词和文学的时候,可以用播放古典诗词诵读的视频,引领学生走进新课,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学习歌词两首的时候,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该歌手的MTV,把学生引入学习的胜境中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以我们必须在新课的导入上下足了功夫,才能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

(3)形象化教学法。形象化教学就是将课文意境形象具体化,让教学内容更直观可感,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捷克夸美纽斯认为: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或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中职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差,运用形象化教学更具效果。其主要是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画、视频、影视等来传递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感性认识和求知欲望。从而兴趣得到培养,思维得到启迪,然后凭丰富的想象力透过表象发掘本质,获得对知识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虽然知道是《红楼梦》中的片段,但是,这篇课文的人物众多,说话各具形态。光是口头说教,老师模仿,都不能让学生完全领会人物的精神风貌。于是,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采用观看影视和老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明显要好多了。王熙凤出场,老师在这里暂停,如后给学生提问:这是哪个人物?让大家猜猜。同时提醒大家记得人物说话的神态以及她的语言。预习过的同学可以把电视和书本做个比较,这样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影片视频比文字更能直观地渲染环境气氛。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描写林冲踏着瑞雪,迎着北风那一段,用影视播放出来,有景物有声音,用北风呼啸的声音更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感觉,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从而更加能够理解林冲的处境,更能渲染出林冲悲凉的处境,为林冲的上梁山做了更详细的铺垫。一般的古典小说的讲解,因为半白半文言,对于中职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暂且别说看得懂还是看不懂,而是学生根本没有兴趣看。如果换成影视或视频这样的直观教学,他们会一目了然地看得见环境,而且能够通过语言动作更好的了解人物,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还能引发他们对课文中人物命运的思考。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学习,而且还能学好。

(4)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将理论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加深学生对问题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1]

语文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所以它的实用性很强。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要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生的应用写作时,写请假条这一课,老师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中职学生基础差,不会写请假条的大有人在。但是,请假条的应用广泛,应用性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请假,任课教师可以联合班主任,如果请假条的格式不对,错别字多,班主任不允许请假。同时,让学生去找任课老师,让任课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重写,直到写对了,才允许离开。这样,学生记忆深刻,而且还经常运用。

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的课程还要考虑企业的因素,所以,课堂教学也要考虑企业的因素。因此,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在上语言的运用能力课程时,一样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

比如,在课堂上模拟求职面试。从学生的着装仪表,到学生的体态风貌,再到语言的运用,老师在学生的模拟面试中给出评价和指导。这样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从而真正实现了语文“‘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的目标。”[2]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能只是靠课堂就能学好的。中职语文更是如此。

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和教学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进行:引导学生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去逛书店、旅行、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从而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5)阅读辅导法。

指导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学生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因此,每周或每个月搞一个阅读分享主题班会,让大家把看过的书分享给其他同学,并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语文老师在班会上给学生发一个书单,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并且让学生学写读书笔记,把好的文章,名言佳句都摘抄下来。日积月累,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书,爱上语文。

让学生博览群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成才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因素,基础差,底子薄,加上网络的影响,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我们想要打破这些障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提升任课教师自身的素养,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做有温度的教学;其次,更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破陈出新,不能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来授课。不仅要从课堂上下功夫,更要在课外下功夫,注重语文的实践性。这是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振威,许佳.实践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6,10.

[2]赵大鹏.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03.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中职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