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互动转变家长“小学化”观念的分析

2019-09-10林洁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园互动小学化

林洁

摘 要:随着社会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和经济、信息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家长越来越多的重视。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顺利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为了能够让孩子有一个较高的起始点,许多家长采用了一系列的“抢跑”方法,例如: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幼小衔接班等学习。过分片面地强调在孩子学前时期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家长们的“小学化”观念,与科学进行入学准备背道而驰,也严重影响着幼儿园科学开展教育教学。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本幼儿园通过多种家园互动方式,以宣传、培训、活动等一系列的措施,在转变家长的“小学化”观念的探索中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家园互动;转变家长观念;小学化

前言: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过早进入学业学习和技能训练,按小学的标准对幼儿的学习生活进行教育的现象。幼儿教育的根本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良好生活、学习环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都要为幼儿进行科学的入学准备,丰富生活经验,养成良好习惯,涵养健康品格,为幼儿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某些家长盲目提前训练、重知识传授的观念得到的可能只是眼前,而失去的是孩子的未来。他们的“小学化”观念也严重影响幼儿园科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本文主要阐述运用多种家园互动方式来呼吁、引导、激励、促进和帮助家长们转变 “小学化”的观念。

一、宣传工作先行,呼吁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

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小学化”观念形成原因主要有: “孩子的潜力无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进行储备是好的。”“别家的孩子在学,我的孩子不学就会落后,上了小学跟不上”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家长们对孩子适应小学学习有担心和顾虑,喜欢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家长们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了解;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交流少,对幼儿教育了解远远不够。比如:家长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够了解;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了解不够。

针对家长们在对幼儿教育的问题上产生的种种误区,我们通过家园的联系册、给家长一封信、家园共育专栏以及网络家园论坛等方式来实现家园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例如:在家园联系册中分享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在共育专栏公布幼儿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网络论坛推送“科学入学准备”等视频。这些方式既可以使家长充分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又可以引导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品质以及行为品德的重要性。我们用行动让家长们真切感受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真心希望家长们改变过往“拔苗助长”式的错误观念。

二、跟进培训交流,引导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

要对家长进行培训交流,就必须对“小学化”观念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为此,我们对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小学老师认为:“幼儿超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也许在一二年级有点优势,但很快就会退化。”一位小学校长说:“不要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放在幼儿园超前学习,这是不符合孩子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的,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心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对幼儿小学化教育是排斥的。而幼儿小学化教育的根本危害在于: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利,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正常发展。

以前,幼儿园召开家长会,一般都是以介绍课程内容和对家长提要求为主题。自从去除“小学化”观念的活动开展以来,幼儿园增设了家长学校培训,特别是对那些受应试教育影响的、缺乏科学教育观的家长进行专题培训,通过邀请小学有经验的老师、幼教专家、有科学育儿理念的家长与他们近距离交流、讲解幼儿教育小學化的得与失,让家长们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名人传记、身边的教育实例中,消除家长的顾虑,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在家长沙龙等活动中,我们还进行家长育儿经验分享,例如:“我家宝贝初长成”、“ 在生活中学数学”等,提供给家长们学习借鉴。这些丰富的培训交流,对引导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共建成长档案,激励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

为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教师和家长共同为每位幼儿建立成长档案,有孩子基本信息、生活和上学的照片、作品、我的学习故事、童真童语等版块。共建成长档案通过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对幼儿的童年进行事实记录和细致分析,让孩子的成长过程清晰可见,让家长真切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这对于消除家长的小学化教育观念,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四、家长走进课堂,促进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

为了转变家长“小学化”的观念,幼儿园充分利用好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一起见证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幼儿园为实现家园互动举行了家长助教系列活动。这个活动很有特色,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相应社会角色的家长进课堂来当老师,让家长来展示自己的工作,从而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父母,也让孩子们认识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更加爱自己的父母,更珍惜和尊重劳动者、劳动成果。这样的教育方式既拓宽孩子的眼界,也使更多的家长了解到科学的教育方式,明白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育理念。只有让家长切身地感受、体验到幼儿在去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下带来的欢乐,才能淡化他们以往的观念,让新的科学的教育观念潜移默化他们的思维。

五、开展亲子活动,帮助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

亲子活动是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进行的活动。亲子活动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家长可以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是帮助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的有效方式。为此,定期开展亲字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利用“三八妇女节”,我们举办 “爱妈妈”的主题活动。通过给自己的妈妈捶背、唱歌、制作放飞纸飞机、献花等环节,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去疼爱自己的家人,促进亲子关系,也让家长了解社会教育的重要。另外,充分利用节日,开展亲子联欢、亲子阅读、亲子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家长在这些丰富的亲子活动中体验真正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感受到亲子互动的重要,觉察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的幼儿才是快乐的。

结语:在消除家长的“小学化”观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规律,认清“小学化”教育观念的弊端,进而逐渐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澜波.北京市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现状和需求的研究报告[J].北京第二届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2016.

[2]张帆.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几点反思[J].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2008.

[3]王新.引导农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四步法[J].北京家庭教育高峰论坛.2009.

猜你喜欢

家园互动小学化
重视家园互动构建儿童成长的绿色通道研究
如何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浅析学前教育中的问题和“小学化”的危害
让家园互动更有效
积极家园互动共同干预幼儿逃避性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