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
2019-09-10左怀顺
左怀顺
摘要:县级广播电视台是我国宣传思想战线的最基层,要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的使命任务,必须面对现实、应对挑战、创新发展。按照中央部署,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新媒体影响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县级融媒体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融合发展
一是管理体制比较单一, 运行机制落后, 专业人才短缺、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素质不适应新媒体业态等问题,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笔者所在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自2005年以来,虽先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但因待遇低、发展空间不足等种种因素,绝大多数已到外地发展。
二是广电媒体传播空间日益狭窄,节目缺乏竞争力,广告经营每况愈下。由于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兴起,为受众提供了更多样和更便捷的媒体信息服务,导致节目吸引力下降,受众分流,挤压了广电等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一是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始终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中心环节,形成以主流媒体为引领,体制内宣传平台、社会媒体、自媒体融合发展的宣传格局。
二是必须建立一个保障体系。多数县级广电媒体生存困难,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职能是新闻宣传,应在单位性质、人员编制、事业经费来源、绩效考核办法等方面以及平台建设、设备采购、现有采访制作播出设备升级改造等重大项目上,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探索建立适合长期运营和发展的保障体系。
三是必须培养一支人才队伍。人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中的最大瓶颈。从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采集人才、自有研发力量和技术运营维护人才十分短缺。融媒体的发展,更需要现有人员从思维、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等方面不断改造、转变,要争取党委政府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政策支持,注重加强人员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建立一支懂网用网、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高素质融媒体人才队伍。
四是必须探索一套管理机制。新媒体时代,县级广电媒体现有运行体制机制已完全不能适应媒体融合带来的业务形态变化,必须坚决破除体制障碍、人事机制障碍等,大胆进行采编发流程、组织管理体系、绩效考核机制等多方面的重塑与再造,以工作绩效为统一考核标准,推动内容、技术、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形成科学合理、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促进县级台和新媒体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五是必须建好一个媒体平台。要建立起集广播、电视、网站、“两微一端”于一体的融媒体宣传矩阵,实现内外联合,对上能够接入重要主流媒体平台,对下能够与各乡镇、各部门实现左右联合。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规模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到量体裁衣、小步快走,而不能过于重视硬件设施设备的“可视化”“形象化”,避免贪大求洋,建成“表态式”的“中央大厨房”,造成浪费。
六是必须完成好引导和服务两个任务。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双重任务,必须实现好“信息传播”与“公共服务”双功能。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平台、新媒体矩阵,在互联网上、移动多媒体终端、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发力,完成好引导群众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要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縣级广播电视融合发展的建设任务,负载着巩固基层舆论阵地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使命。新媒体时代下,各地应紧紧抓住此次媒体融合的契机,把握建设的重点与关键,在县级广电建成以新型主流媒体平台为核心的现代传播体系,增强基层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