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2019-09-10秦晋宁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

秦晋宁

摘要:随着微信、微博以及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介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日渐增多,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并与新媒体互相借鉴、互相补充,有效促进彼此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现状的研究以及目前两者的融合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融合建议与策略,希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困境

传统媒体曾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模式,常见的报刊、电视和广播等等媒体就是本文在这里说的传统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卫星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以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向人们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

在移动化、社交化、大数据、云服务四大特质助推下,自媒体、社交平台等新媒体纷纷涌现,信息传播也进入无处不在、海量多样、快捷方便、个性观看的时代。新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不仅出现了较多的碰撞,更多的是开始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有效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同时照顾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层次人群对于信息获取模式的需求。但在实践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依然存在着难度。

(一)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与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管理体制各不相同。传统媒体管理体制较为固定,同时略显不够灵活,缺乏相应的评价系统,使得人浮于事、员工做事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突出。新媒体面临的主要管理困境是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自身市场稳定性不足,再加上由于是新事物,因此相关人才较为欠缺。

(二)都缺乏适应融合的专业人才

专业的传播媒介人才是促进媒体发展的重要屏障。但是目前来看,传统媒体工作人员与新媒体工作人员还存在较大的鸿沟,部分传统媒体工作人员缺乏对于新媒体的了解,同时对新兴的技术没有足够掌握。部分新媒体工作人员缺乏传统媒体工作者对新闻的高度把握性与使命感,一味以“抓眼球”来吸引读者和观众,导致新媒体鱼龙混杂。同时在融合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定位和认识,能够适应融合形势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三)规划缺失

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因此其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管理规定都比较完善,一些传播机构也制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相关战略。但是在融合中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传播的渠道而已,思维上并没有真正实现“互联网化”。而作为新兴的产业,新媒体还缺乏相应的制度性规范,在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管理以及规划的目标,因此很容易造成融合的盲目性,这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困境。

(四)融合浮于表面

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使得传统媒体與新媒体的融合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从深层次进行有效的融合。很多只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做简单的嫁接。有的则单纯地将电视或报纸内容搬到公众号上做简单的“+互联网”,而不是从思维到运作实现“互联网+”。

(一)加强对两者的管理控制力度

为了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必须要加大行业管理制度,健全行业管理的法律规定,对于传统媒体的管理,则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制定较为健全的评估制度。

(二)有效提升行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要想加速融合,必须要提升媒体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以及职业技能。特别是对于新媒体来说,必须加强新媒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打牢基本功,同时需要从内部加强培养优秀员工的力度,有效积累人才资源。同时作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发展策略,两者都可以互派相应的优秀人员到对方去学习媒体发展的经验,这样才能够提升媒体工作者对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融合的知识面,培养出综合型媒体工作者。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加强网络信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尽快掌握“互联网”思维,朝着基于信息文明的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方向融合、转型。

我们必须认识并且承认,微信、微博、头条、抖音等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在信息领域的大型基础设施。以抖音为例,我国已有500多家政府和官方媒体蜂拥入住,并从中获得了很棒的传播效果。今天,新闻传播变成了“公共传播”。在公共传播时代,作为传统媒体,只要能够在主流的社交和媒体平台经营好一系列账号,真正按照互联网规律进行设计和运作,在观念、体制、采编流程、运营等方面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就能很好地与新媒体融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新媒体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