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免维护蓄电池使用与管理

2019-09-10张文建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阻单体蓄电池

张文建

免维护蓄电池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发挥其工作效能,最小限度的减小其故障率,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供大家参考。

一、强化安装前的质量管理

(一)严控订货质量

在蓄电池选型和采购的过程中, 要充分了解生产厂家的制造工艺、制造流程和质量控制手段,合理选择充电设备。选用的开关电源最好具有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系统,能使蓄電池时刻处于最佳状态。充电电源系统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当某一模块发生故障时该模块能够立即退出运行,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备用模块能够及时投入,保证蓄电池不会因模块故障而造成过度放电。蓄电池的制造工艺和质量要求要符合国标和军标的要求,能完全满足工作的需要。

(二)合理选择安装位置

电池应尽量安装在清洁、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并避免阳光、加热器和其他辐射热源的影响。电池应当正立放置,不可倾斜角度,放置蓄电池的电池柜必须有良好的通风和可靠的接地,同时要考虑到蓄电池投入使用后散热和维护保养的方便。

(三)高度重视安装质量

要加强安装环节的管理,安装蓄电池需要经过存储、安装、容量试验等多个环节,因此在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在安装过程中保证汇接条与电池极桩之间吻合,在紧固极桩时用力适当接触良好,确保连接紧固。安装过程中注意使蓄电池和直流屏之间,各组蓄电池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连接导体距离尽量一致, 在大电流时保持电池组间的运行平衡,且在投入使用前应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防止容量损失大的蓄电池性能进一步恶化,以确保各电池之间的电压基本一致。

(四)新蓄电池的投运监护

新投运的蓄电池24 h内属于重点监视期,必须严格按相关参数设置充电电流、电压,8h记录蓄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和总电压,并且避免在倒闸操作频繁时进行蓄电池的维护。

二、提高运行时的维护质量

1、注意控制蓄电池室的温度,保证室温在15~25 ℃之间。如有温度超过规定值,应采取通风或降温措施,以确保蓄电池能在一个比较合适的温度环境中工作。

2、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避免因表面赃污造成电池放电。经常清洁蓄电池的接线桩,防止接线桩氧化增大接触电阻,并涂以凡士林和黄油。防止有腐蚀性的物体接触蓄电池外壳,避免外壳腐蚀破坏蓄电池。

3、每月至少检查1 次充电设备运行参数是否在合格范围内,有无故障告警信号,检查电池外壳有无破损、裂痕、凸起或电解液渗漏,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4、因不均衡性对蓄电池影响较大, 可以采用在浮充电压的下限值进行浮充供电的方式予以控制。在蓄电池不均衡性比较大、较深度地放电或在蓄电池运行一个季度后, 应采用均衡充电方式对电池进行补充电。

5、在给柴油机启动供电的蓄电池,应对柴油机进行间隔启动,防止蓄电池连续大电流放电对电池内部造成破坏。启动完毕以后,及时要对其进行补充充电,防止电压过低影响使用。深度放电后必须在12小时内进行补充充电,否则将会造成蓄电池永久损坏。

6、检查蓄电池端子的浮充充电电压和充电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确保电池在正常的范围内充电。充电电压是影响蓄电池寿命至关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全浮充电压定为2.23~2.25V/单体(25℃)比较合适。如果不按此浮充范围工作,而采用2.35V/单体(25℃)时连续充电四个月,出现热失控;或用2.3V/单体(25℃)连续6~8个月出现热失控现象;如采用2.823~2.25V/单体(25℃)连续12个月出现容量严重下降,因此要严格控制好充电电压。

三、做好定期维护保养

1、定期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恢复试验,让电池内活性物质活化,恢复电池容量。通过放电和充电过程的循环,使活性物质得到恢复。该试验一般是每年进行1~2 次。

2、定期检查蓄电池外观是否变形和发热, 仔细检查安全阀周围是否有喷射的污渍, 并确定安全阀是否拧紧或损坏。

3、每季度对电池进行内阻、负极端子温度和电压的测量,防止内阻过大,端子接触不良,电池电压不足,影响整组电池的使用。

4、对电池应每年进行一次容量实验,放出额定容量的80%,如蓄电池出现单只容量不够需要更换时, 只能对蓄电池组一次性全部更换, 不能仅把性能指标下降的蓄电池单独更换, 以免造成蓄电池内阻不平衡而影响整组蓄电池的性能。

5、定期对长期搁置的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为弥补储存期间蓄电池的自放电,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使蓄电池具有满容量,确保运行时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内阻单体蓄电池
探究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上汽大众技术指导1 例
武汉地铁11号线蓄电池牵引技术浅析
美国 风暴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
更换蓄电池要“10防”
运用等效电源巧解题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