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真实课堂

2019-09-10严丽亚

下一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活动体验真实学情

严丽亚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低段主要的德育课程,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最主要的方式。如何让这门课程发挥真正的实效呢?这是我们德育老师最为关注的点。经过多年学习、实践和经验总结得出,真实学习是要以关注学生真实学情,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体验中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引导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真实;学情;情境;活动体验;行为习得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很多老师一味地追求“新”而忽略了“实”。课堂看似“百花齐放”,实则花哨无效。怎样让品德教学真真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创设真实的课堂,让课堂不仅鲜活,更有实效。本文我将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我们有精神》为例浅谈怎样以生为本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真实课堂。

《我们有精神》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这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侧重帮助学生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的内在精神更为重要,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为了让这课教学问题更明朗,让课堂设计更有效性,我深入班级了解学情。

一、真实的学情了解

(一)课外调查

我任教的这个班级共有43个孩子,其中男生22个,女生21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均衡。整体上看学生活泼可爱,课堂发言人数多,充满活力。据平时课间的观察,这个班级孩子特别活跃,精力特别旺盛。

(二)课中观察

这样的孩子课堂上是否也是这样精神面貌十足呢?我们可以蹲点课内追踪观察。如我对这个班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的发现:

(三)交谈了解

学生课堂的精神而貌直接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课堂精神涣散的原因除了孩子年龄关系外,对知识本身感不感兴趣也有影响。我们可以抓住几个有特点些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来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四)总结分析

经过这样的学情了解,会发现一年级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孩子们坐得端正也只能坚持几分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声音很响亮,接下来声音就小了;有的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专注时间很短;还有的学生由于习惯问题,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肩部都打不开。总之,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一节课能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没有分散注意力的占的比例不多。這就要求我们设计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儿童的关注点,从儿童兴趣入手,设计的活动训练的而要广,让所有孩子都得到锻炼。

二、真实的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一)创设虚拟的故事情境

比如,我在《我们有精神》一课中的情境创设:

情境一:

(1)师: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上课吧!

(2)生:(立正站得直直的,坐下端端正正。)

(3)师:你们可真有精神!瞧,你们的精神劲儿还吸引了谁呢?(播放课件:可爱的皮皮熊向小朋友问好)

(4)师:皮皮熊邀我们到动物王国玩呢!(课件出示动物王国图)动物王国可热闹了,有什么喜事儿呢?

(5)(课件出示)皮皮熊发出好消息啦:注意啦!注意啦!春天来啦,大伙儿抖擞抖擞精神,一年一度“精神王”奖开始评比啦!

(6)师:皮皮熊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好多森林动物伙伴来报名了!(课件一一出示动物图介绍)孔雀、猴子、百灵鸟、天鹅、猫头鹰、公鸡(依次出示)

(7)这下可为难了熊司令了:这可怎么来投票呢?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皮皮熊吗?

这是一堂课一开始的情境创设,我依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这种虚拟情境给学生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得以模拟再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故事情境中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启发式问题情境

我们尽可能多地利用真实的事件、问题展开教学。这种情境是最自然的,学生能够直接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了情感态度价值。如,《我们有精神》 一课的问题情境创设:

情境二:

(1)师:让我们带着皮皮熊参观我们的校园,欣赏我们学校里同学们精神面貌吧!

(2)播放事先拍摄录制的校园真实情景视频:学校门口站岗、大操场上升旗站姿、上课认真听讲的坐姿、放学时排队走路的姿态等。

(3)师:短片看完了,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哥哥姐姐们精神状态怎样?

(4)生:他们很认真,很有精神!

(5)师:哪里让你感受到的?让我们在四人小组内互相讨论下吧!

(6)师:平时除了这些场面,我们什么情况下也需要有这样的精神而貌呢?

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总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步步激疑、导疑、释疑。教师应善于灵活应用课本、联系学生实际,设置一些有层次的、引人入胜的启发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并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

(三)利用绘本创设故事情境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人物的形象,把握人物精神世界,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展现其形象的事件,来达到展示人物特征的目的。

比如《我们有精神》中创设的“情境三”:

(l)小朋友们,皮皮熊今天可真开心,因为你们教会r他怎样当裁判评选“精神王”了!

(2)瞧,他一回去就马上召集了参赛的动物伙伴,我们来看看他怎么评选吧:(课件出示绘本)

(3)续讲绘本故事,提问:你觉得小熊会选谁当“精神王”?

这是《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教学最后环节的情境设计。本环节将教材下方绘本故事《看看谁精神》作为引子,引导孩子结合课堂所学对“有精神”的认知的一个巩固,也是一个检验。此情境创设与“活动一”和“活动三”板块的情境紧密结合,贯穿整堂课,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低段孩子有效学习。

三、真实的活动体验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这是新课程理念带给我们欣喜的转变。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体验活动,引导他们积极体验生活,丰富其道德情感,使其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

(一)课堂游戏体验

比如,我在《我们有精神》 一课的“活动三”板块的教学设计:

(1)师:小朋友们,“有精神”体现在我们外在的正确姿势之外,还需要哪些样子呢?

(2)老师呀把答案藏在一副好玩儿的飞行棋里边,小朋友愿意去找一找,玩一玩,做一做吗?

本环节将枯燥的讲解设置在低段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飞行棋里边。学生边玩边观察这特制飞行棋里边的要求,并根据提示完成“飞行棋”里边要求完成的“精神状态”。比如歌唱的时候要有怎样的站姿,怎样的声音;课堂上回答要声音响亮;看书、读书坐姿端正;广播操动作到位;升国旗行标准队礼等。

(二)现场采访活动体验

教学中,老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相联系,为学生创设学习和活动的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生活经验,获得内心体验。如,《我们有精神》 一课,孩子们下完飞行棋后,对输的孩子和赢的孩子分别进行现场采访:“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输了?”“你赢了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既明白了不良的精神状态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明白了课堂上精神饱满的重要性。真正体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四、真实的行为习得

小学品德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品德课的教学在于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那么怎样将书本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实际的行为呢?这就要求我们品德课堂注重真实行为的训练。

(一)真实行为训练

如我在《我们有精神》 一课中这样的设计:

(l)视频播放:

丁丁:兰兰,早上好!(精神抖擞)

兰兰:好!(嘟着嘴,皱着眉弯着背)

(2)播完定格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同桌讨论:谁精神?为什么?(兰兰衣服没穿好,头发没扎好,红领巾也乱七八糟的。)

(3)师:看来仪表端庄也是一个精神而貌的体现。小朋友们你们的仪表怎么样呢?请大家自己榆查下仪表是否端庄了,也请同桌帮忙榆查下。

(4)学生互相帮忙一起整理自己的仪表、头发。

导行是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讲”与“思”的继续,是教师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目标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保持持久化,是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因而,导行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评价互助练习

有效的评价,可以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更有实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课堂更精彩。如,我在《我们有精神》一课这个环节的设计:

(1)教师出示任务单:

要求:请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信封里边儿的任务,再在下面的评价表里先自己给自己打星,再请其他伙伴打星。音乐停,立刻坐如钟!

(2)请各组组长抽一张任务,然后回小组去完成

(3)任务内容有:

a请站好给伙伴背一首诗。

b请向伙伴行队礼问声好!

c请给伙伴唱首歌吧!

d请你先自己认真地写一写,再和伙伴一起读一读。

所谓“行”,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外化知识,用形成的观点、信念激发情感,指导行为,付诸行动。本环节设计通过指导实际行动,使学生认识行为的意义,提高调节行为的能力,进一步深化认知,坚定信念。

(三)课外延伸练习

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是不够的,要想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延伸,与多种教育途径相结合。比如与班级行规训练结合,将校内向校外延伸,营造参与的氛围,扩大参与的范围,才能巩固德育的成果。如,《我们有精神》 一课课外作业的设计:五、反思

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对于刚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培養他们的课堂习惯,有良好的精神而貌更是重中之重。一年级的学生刚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他们正处于学习知识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们一定要下功夫,因为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而且将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知道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我们品德课堂只有立足学生认知需要,立足学生实际,创设真实的情境,创设真实的活动体验,才能让德育的种子在他们内心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02):130-131.

[2]夏小兵.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放式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6):231.

猜你喜欢

活动体验真实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活动体验助力知识建构研究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