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分析与治理
2019-09-10聂睿
聂睿
摘 要:通过对基层公务员现状的了解和研究,探讨了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主要有低收入与高要求、晋升渠道堵塞、考评机制失灵和心理压力大这4大原因,并提出了提升薪资待遇、拓宽晋升渠道、完善考评机制和加强心理建设4大对策,以推动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更好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高效履职。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公务员职业倦怠;懒政怠政;治理对策
1 内涵
基层公务员主要是指在县级政府机关工作,职位在科级及以下,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公职人员。主要执行和落实国家、上级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大幅度降低,主观上思想态度消极、懈怠,客观上消极延迟履行,甚至拒绝履行法定的职责和义务,在行动上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应而不做。这种职业倦怠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基层公务员队伍自身建设,还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2.1 低收入与高要求
从基层公务员现状来看,远不如大众对公务员的各种预期,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生存条件都不容乐观。根据人社部2018年5月21日公布的《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市县级公务员还有大城市的基层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远远达不到普通公务员的平均水平,甚至与企业中相同级别的人员相比也差距悬殊。
我国经济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增长速度却无法跟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基层公务员工作量大,临时性、突发性任务多,加班考勤任务繁重,由于与普通民众打交道的机会多,部分甚至成为普通民众情绪的发泄对象。除此之外,很多处于基层的公务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艰苦,且缺乏适当的奖励,生活水平实质上较低。在物质和精神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公务人员难免会产生职业倦怠[1]。
2.2 晋升渠道堵塞
各种不良风气导致官员晋升渠道的堵塞,也使部分公务员对前途和未来缺乏信心,对待工作开始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消极怠工,工作态度上的极大转变影响到部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公务员队伍管理的科层制和我国集中领导的行政模式使得处于该体系中的基层公务员每上升一个台阶都非常困难。由于晋升制度缺乏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导致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都将长期停留在基层岗位,因晋升缓慢而导致对职业前景不抱期望是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又一诱因。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公务员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的升迁比例仅为4.4%,从县处级升为厅局级的比例更是低至1.0%,这一现象对很多态度积极的基层公务员来说,想获得升迁机会的难度大,长此以往,他们必然会对工作产生职业倦怠。
2.3 考评机制失灵
对于追究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我国当前还缺乏现实的法律依据,一方面,廉政机制并未健全,暂时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因此无法对懒政怠政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政府部门的职能存在重合,责任划分不清晰造成很多部门存在权力交叉的“真空地带”。在严格的问责制度下,部分基层公务员索性借此“职业倦怠”,将“作为”的责任转嫁上级领导。
公务员监督和任用考评机制失灵。一方面,我国基层公务员考评对奖惩缺乏激励和抑制机制,导致他们责任意识差、犯错后追究力度小,无法对其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在考核机制上,我国公务员考评指标比较笼统,考核方式和主体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励作用。
2.4 心理压力大
虽然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都有所提升,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也得以强化,但“权责利”不对等的状态还是让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所承担的心理责任出现失衡[2]。
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执行者和政府人格化的代表,应当追求公共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同时他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也会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倾向,因此,公务员在工作中常常需要扮演“公共人”和“公民人”的双重角色。一旦没有在兩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者无法科学调和两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角色冲突,压力也随之产生。除此之外,问责制下产生的心理压力也同样给基层政府工作者带来心理负担。一旦公务员行为不能达到社会公众的预期,就会立即引发社会质疑,导致基层公务员越来越不敢“作为”。
3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治理
3.1 提升工资待遇水平
首先,根据基层公务员工作的辛劳和难易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基层公务员发放不同数额的职业年金和福利,同时又按任务的完成情况,拉大各个等级之间的奖励差距,以此来激发广大基层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大力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分离制度。将领导和普通职员工资划分开来,以此来体现公平。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收入与平时干事实绩挂钩,给予不是领导干部的普通基层公务员更多机会,让其凭借工作实绩和日常考核也有晋升机会,通过努力也可以获得高收入,以此对基层公务员起到激励作用。
最后,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适当加大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提升力度,并规定薪资待遇不得低于其他行业同等职位待遇。让公务员的工资增长速度与当前经济发展速度基本相当,使基层公务员薪资待遇在社会阶层中至少处于中等水平,以此来保障基层公务人员的基本生活,也吸引更多人才涌入基层,为政府治理献一份力。最后,工资福利待遇应当向贫困和偏远地区适当倾斜,对处于贫困和偏远地区工作的基层公务员给予特殊补助,让其能够安心工作[3]。
3.2 拓宽晋升渠道
首先,可以在现行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基础上,增加多元化的公务员考核要求,突出公众导向,增加公众评价在考核指标中所占比重,并将公众导向所考核的结果与干部晋升考核相挂钩。同时,把德、能、勤、绩、廉等作为基层公务员晋升的考核要素,让公务人员在统一的考核要求下进行竞争,优化基层公务员队伍资源配置,激发工作热情。
其次,可以通过选派基层公务员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方法增强公务员内部人员的流动性,为公务员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活力。改变现有的锻炼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基层公务员工作潜能,另一方面还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激励,让被选拔出来的优秀基层公务员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工作水平和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和锻炼,如果表现突出,还可以借此作为晋升的重要指标。
最后,可以实行各级单位一把手异地任职制度,拓展晋升渠道。尽可能多地减少政府干预内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廉洁政府建设,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敢于提拔一大批敢作为、清正廉洁、有能力的基层公务员,以此来带动和净化官场风气,给予更多想作为的官员空间和动力。
3.3 完善考评机制
首先,应该在基层公务员组织内部科学划分责任,严格区分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出台相关责任划分细则、列好责任清单,对集体和个人该负责的区域做到具体、科学的界定。同时可以通过制定公务员清退制度来进行责任追究,将考评不符合要求的、没有达到或完成清单上所要求责任的进行清退,并通过网上公示的方式来完善责任追究和监察方式。
其次,需要完善公务员的任用和考核机制。应该构建科学的考评机制,通过绩效导向来优化各项考核指标,尤其注重对勤、德、贤、能等内容的考核,将敢作為与职业倦怠的官员彻底分开,形成“敢为者有位,不为者无位”的激励导向。
最后,应当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来健全基层公务员的考核体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各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并将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与考核挂钩,设置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3.4 加强心理建设
首先,合理调节和配置好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和力度,将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实现基层公务员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基层公务员也需要学会做心理调节,正确地面对自己工作上的失误和挫折,对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或所犯的错误要分析失败的原因,创新工作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工作和思辨能力,提升自身业务的熟练程度,以良好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其次,需要建立强大的自我认知评价体系,增强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帮助基层公务员找到自身所处的职业价值。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基层公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邀请专家开展心理辅导,借此来疏通和缓解已经产生较大心理压力的基层公务员长期以来对工作的不满和倦怠,让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状态重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
最后,需要通过建立容错和纠错机制来减轻基层公务员工作的压力,合理界定容错纠错的标准和范围,通过差别化待遇来激发干部干事的激情,营造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工作环境和氛围。通过容错纠错来给予基层公务员适度的犯错空间,给基层公务员政治上足够的“活力”,让其能够放心大胆地去尝试,敢作为[5]。
4 结语
从提高基层公务员薪资待遇、拓宽基层公务员晋升渠道、完善基层公务员考评机制、加强基层公务员心理建设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但由于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所以文章难免有所疏漏,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探索研究,在研究相关问题上做出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文 启,张 鹏.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3):150-152.
[2]谢治菊,朱绍豪.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探讨—以西南地区为例[J].理论与改革,2018(4):151-161.
[3]于刚强,虞志红,叶阳澍.政治新常态下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基于珠三角3市的问卷调查[J].学术研究,2017(5):53-54.
[4]谢治菊.十八大以来基层公务员心态变化及调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5):43-48.
[5]李茫茫.反腐新形势下基层公务员面临的新困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7):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