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19-09-10李会芳陈丰王峰
李会芳 陈丰 王峰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社会责任教育和工业设计专业的关系,总结在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社会责任;实践教学;工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9)03-0068-04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之间关系紧密。在大学本科教育中,专业教育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中的核心,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本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可见创新创业、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应当推崇和研究的。当前部份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体系而独立运行的情况,这种现象不利于本科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要解决问题,必须研究围绕创新创业、社会责任和专业建设三者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为例,总结了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实行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教学的探索过程。
一、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及三者关系
(一)关于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实践
工业设计是近代机器大生产以来的产物,它是建立在批量生产基础上的设计行为,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工业设计专业是以实践为主的应用型专业,设计师需要理解产品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要素以及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工业设计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以往主要是借鉴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学教育经验,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做到结合实际,独具特色,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艺术实践基础、创新创业课程、相关专业理论及实践和专业核心课程等。艺术实践基础课程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基础等,是学生掌握必要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必修课程。
(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创新是一种思维的培养,创业是实践能力的体现,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来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当前存在“重视创业,轻创新;重视创业成果,轻创业精神”的情况,现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和结果,然而,大学生因为其能力和阅历以及短暂的实践学习时间等实际情况,能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是比较难的,这个评价标准与创新创业教育达到普及程度的目标不相符合。面对新形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着力提升就业层次和人才质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从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转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1]。
创新创业教学培养内容包括创新思维、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力、创业技能、企业管理以及实践模拟等。当今社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学生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阅读能力、数字计算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开创事业的信心,遇到问题能够坚持下去的韧性,跨文化的意识和全球公民的意识。除了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和专业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长远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2]。
(三)关于社会责任感教育
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责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理性信念,也关乎到个人的成长,同时关乎国家的命运以及民族的复兴[3]。
社会责任教育是一种情感和道德教育,它需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道德基础,如果连基本的社会责任感都没有,那么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就像古语所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评价一个人应该先从德开始,社会责任感是根本,能力强,但是不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创造,都是没有价值的。
一个工业设计师应该为民族的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比如,在设计中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同时降低同类产品的重复生产,以节约能源;避免过度包装、过度设计,倡导绿色设计等等。同样创新创业一样要考虑这些社会责任的因素,确保创新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诉求。
(四)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三者的分析,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教育三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首先,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上,三者的作用是一致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社会责任感教育课程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之一。相应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使三者融为一体,不仅仅是开设独立的相关课程,还需要在工业設计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体现。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内容要求上是相似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是让学生有更好的创意和创新能力为社会服务,与培养优秀的工业设计师的目标也是相符的。工业设计是高水平应用型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该专业的教学和内容涉及范围广,掌握的技能从艺术的素质培养到技术、材料、工艺的掌握和运用,横向跨度大,综合知识面涉及广泛。两者在创新思维、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的训练等方面都是相通的。
二、基础课程探索案例分析
针对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的趋势,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要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应该从基础课程教育开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为后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大一基础课程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基础课程与创新创业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结合的教学探索是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是知识入门课程,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基础,同样不能忽视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教学的探索。基础课程如果在这方面开展一些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和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后期的创新创业做好准备。
以下主要讨论工业设计概论和构成基础两门课程中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理论基础课程的探索——以工业设计概论课程为例
工业设计概论是大一学生的入门基础理论课程,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什么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简史、工业设计包含的内容以及工业设计专业所需要基本素养等一系列理论知识之外,作为教师,为大一学生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未来创新创业方面作一些思想上的引导和实践上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尝试:一是知识点的融合;二是培养目标的融合。
首先,在知识点的传授上,工业设计概论涉及关于社会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是工业设计与环境这一章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发现环境问题,尝试解决这类问题。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也是工业设计专业工作中需要注重的重要方面,在这章课程学习中就有目的地把社会责任带进课堂当中了。学生发现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着我们居住的环境,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空气和食物,学生萌生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方案,在这些解决方案中很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了社会责任感。
表1 环境和产品问题描述表
学生在课堂中从当下环境污染、不环保产品、产品的改进、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关于未来的畅想五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工业设计与环境”这章节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发现温室效应、噪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资源消耗、废弃物和垃圾等社会问题,进而发现甲醛装修材料、不可降解塑料、含氟利昂的家电、废旧电子产品、交通工具、霓虹灯等具有危害的产品(见表1),并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向去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材料的循环利用;二是环保创新的新工艺;三是先进的科技手段;四是良好的产品生命周期;五是设计多功能高效率的产品。虽然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也没有系统梳理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但是,学生在整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演讲当中都体现了社会主人翁的姿态,通过这次课程,社会责任感无形中根植在学生以后的设计理念当中,同时也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其次,通过学生演讲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同时在创新创业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创新需要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业也是需要极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演讲把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融合在一起,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从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答疑解惑的方向转变,是专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不可缺少的教学形式。整个课堂气氛浓烈,也把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了一体。
照本宣科的理论课程效果是空泛的,教师通过大量的企业创业设计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获得知识,吸取实践经验。同时,布置学生相应的作业,学生课后需要通过了解苹果、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的创业经历和历史,并结合当前小米创业孵化的案例,自行总结分析创业的经验、发展规律以及产品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不少学生课后主动跟小米团队联系,取得第一手资料,并把实物带入课堂,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获得了关于产品设计的实用知识,教学效果明显。
(二)艺术基础课程的探索——以构成基础课程为例
一定的艺术素养是工业设计专业必备的素质,基本的形象创新思维将在课程当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构成基础课程是艺术基础课程,包含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必修课程。在艺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把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进去,教师也作了一些探索。
首先,在课堂的组织上,主要以团队的形式呈现。构成基础课以实操课为主,不仅是理论知识需要消化,更注重的是培养动手能力和相应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组织活动,不同的创意想法在合作讨论中得到碰撞和发散,课堂气氛活跃。训练课题注重整体统一性和系列性,学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同一个主题,以达到训练的目标。
其次,与相关比赛、创业项目相结合。“互联网+相关创新创业赛事”是课程的探索内容之一。“互联网+”是政府大力支持的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体现了人人创业、人人创新的理念。参加比赛首先要建立一个创业团队,团队的理念、标志,以及有关交互界面、平面设计等都需要运用平面构成的图案创新方法以及色彩的知识,这些作为课堂作业的形式来体现。合作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得到相应的锻炼。
在具体教学内容上教师也作了一些探索,在有关肌理和形态课程中,用废弃材料做具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体现了关注环境的社会责任。有同学用摔碎的玻璃杯做成了一个玻璃花的构成作品,作品精致,玻璃的尖锐和碎裂的造型直观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诉求,让观者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制作此作品既出色地完成了课堂作业练习,提高了对材料的艺术认识,同时在运用废弃物制作的过程中,相应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成果汇报上,结合学院活动,以比赛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活动的展示中,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所有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一件事情共同负责的态度,是集体的责任感也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三、结语
当下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转型升级,从单独的创新创业课程到与各个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从少数精英教育到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普及教育;从普遍的形式教育到实实在在与专业结合和学生个性发展结合的特色教育,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认清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循序渐进,让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向着更长远和更合理的方向发展,需要从专业基础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这也是每个专业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创新创业教育,亟需“升级版”[N].人民日报,2018-01-08(07).
[2]黃兆信.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7).
[3]闵维方.“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