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概念的辩证探析

2019-09-10张海洁桑延海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实践

张海洁 桑延海

摘  要:新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交锋中,不仅批驳了后实践美学忽视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性和与时俱进性,坚定了实践美学以实践为本体的观点,而且从后实践美学的驳诘和质疑中认识到实践美学自身对其核心概念“实践”的模糊界定,认为要重树实践美学的威信,关键在于廓清“实践”概念。虽然新实践美学竭力的超越传统,完善实践概念,并表明自己已清楚认识到马克思实践哲学超越传统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但是其仍深陷近代哲学的泥潭中,将实践活动仍旧理解为手段性、工具性的活动,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意义。《新实践美学论》充分阐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与特征,只有更加充分的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才能事半功倍的实现实践美学的发展。

关键词:实践;实践美学;主客二分;万物一体

作者简介:张海洁(1993-),女,陕西华阴人,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桑延海(1991-),男,甘肃武威人,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2

一、解读《新实践美学论》中的“实践”

新实践美学认为,以马克思实践观点作为逻辑起点和理论核心的实践美学在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时候就遭到了后实践美学的批判和诘难,因此,新实践美学认为后实践美学宣布实践美学的终结还为时尚早。面对后实践美学的种种诘难与挑战,新实践美学坚持实践美学以实践作为其美学基础的观点,在抵制后实践美学发难的同时,试图在重新厘定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努力完善实践美学,重塑实践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学界的形象和地位。

(一)對实践结构的理解与反思

“实践是一个多层累积的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恒新恒异的结构。”[1]新实践美学认为实践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永恒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从较低阶段不断向较高阶发展的过程。认为实践在实践活动本身中的不断发展,是从物质层面的感性的活动不断发展为精神层面的理性的活动,最终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因此实践美学将实践分为三层,分别是:“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1]。实践的物质交换层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自己的肉体生存,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我们人需要从大自然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实践的意识作用层指的是,人的需要促使实践丰富发展,需要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自身也得到了发展。随着人们的物质性需求的不断满足,人们就会开始产生更高的精神性需求。需要通过实践生成变化为动机,动机观念化为目的,目的又通过实践促使人与自然产生不同层次的关系,分别是:实用关系、认知关系、审美关系和伦理关系。通过这一系列实践关系,人逐渐的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和实现,成为一个综合的,全面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也就是当人与自然产生了这样的关系后,人就会通过认知活动、审美活动、伦理活动和身体活动对人之外的客体进行判断和评估,这样就形成了实践的价值评估层。

《新实践美学论》对实践结构的解读,没有充分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本性变革意义。书中对实践的解读竭力地想要超越传统哲学,但是所阐述实践仍然受困于二元分立的牢笼,仍没有打破近代哲学史上主客二分的僵局。对实践这个整体进行人为的分裂,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断裂,物质与精神二分。虽然书中也有讲到物质与精神是统一的,但其所论述的统一依旧是外在的统一。这个是物质,那个是精神,然后精神与物质统一,这种外在的统一绝不是马克思实践当中的统一。实际上,在实践活动中精神就存在于物质当中,物质层面就是精神层面,没有实践活动之外的物质,同时也没有实践活动之外的精神。实践活动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活动都在诉说,实践自身在显现。

(二)需要是实践的内在驱动力的理解与反思

人的实践活动的前提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因此,人的第一个实践活动应是满足人的肉体的生存需要。人的生命需要促使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又使人产生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又推动实践不断丰富发展。“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

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人的不同等级的需要都是天生的,都是人的基本需要这样的观点,论述了需要是依靠实践活动从低级需要发展到高级需要的。在需要的等级中,只有较低阶段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触发下一个较高阶段的需要,这个较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发展下一个更高级别的实践活动的决定因素。人的需要必须依靠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满足,需要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实践活动也在这些需要的驱动下完善自身。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这是马克思关于实践是促使需要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一个有力依据。

马克思所讲的需要和实践二者之间没有逻辑关系,需要和实践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二分。需要从来不是主观的,需要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产出来的。需要实际是追求,但它不是主体的追求,它是实践作为生命活动内含着的一种追求,这样的追求是一种生命趋向。人的真正的需要是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就生发着那你不想需要的都是你的需要。《新实践美学论》中将需要作为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实际上就是仅仅将实践看作一种手段,通过实践满足需要。这里的实践实际上只是被理论化的概念,而不是不断生发意义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相互成就。

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实现了西方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他使哲学第一次冲破二元分立的牢笼,摆脱抽象概念的困扰,使其真正向人的生活世界靠拢。马克思将人的实践作为哲学的起点,使人通过实践活动与人生活的世界融为一体,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诉说,相互成就。

(一)打破“主客二分”实现“万物一体”

在西方哲学史当中,有关人与世界万物关系的问题,“主客二分”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的模式是将人与世界外物的关系看成是外在的,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体,世界万物都是客体,人通过认识活动与世界万物产生联系,使其为我所用。在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下,哲学就很自然走向抽象枯燥的不属于人的概念王国,把人生引向苍白乏味的境地。“主客二分”不仅是人与万物,而且是人与他人,人与自己都产生了二分和对立。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立足于人的现实世界,人与世界不再是相互外在的。人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世界双向诞生。当世界万物向人展开时,并不是世界自身的独奏,而是人与万物的相互触发,根本就没有离开人的事物,人与物在实践活动中相遇,此人离不开相遇中的物,此物离不开相遇中的人,人与物相互成就。“当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實践上按照人的方式同物打交道。”[3]自在之物,只有当它在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中,在人与它打交道的过程中,才对人有意义。马克思的实践活动使一切存在者“是其所是”,使他们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3]马克思将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人在实践活动中使世界成为与人密切相关的人的生活世界,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相互影响,互相诠释。王阳明,也曾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未见此花时,此花对你来说只能是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对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而当你看到此花时,你与花相遇,花的色彩在你眼里盛开,你成就了花的盛放,花也陶冶了你的情操。在你与花的相遇中,你们彼此成就,相互触发。天地万物各不相同而又彼此相通,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讲的“万物一体”。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所体现的万物一体又与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万物一体稍有不同。中国传统哲学当中的万物一体是原始的不分主客的,而马克思实践中的万物一体是超越了主客二分的人与世界的融合,只有在实践活动当中世界万物才对人有意义,人使世界的存在才有了价值。

(二)马克思实践的发生性

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同样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每时每刻的实践活动都是相互触发的,没有过去的活动就没有当下的活动,当下的活动又不断引发将要发生的活动。实践活动就像一个互相勾连的网,网络上的每个点交织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彼此,触发新的点,连出更多地线,织成更大的网。不同的实践活动造就不同的人和物,不同的实践活动产生不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都更加紧密。“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为他的存在。”[3]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并不是外在的,对立的,而是自己的活动构成他人的可能性,他人的这种可能性同时就是自己的可能性。

实践活动一经开始就在不断地发生着,人们在活动的同时也在生发着价值和意义。经由实践活动勾连起来的网络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巨大的意义网络,实践活动之间交相呼应,意义之网自成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玉能等.新实践美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02):4,5,29.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2,83,79.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