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思考

2019-09-10李素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李素英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刚开始接触数学时常有茫然无措之感,如果疏导不当,则很容易产生畏难、厌烦心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埋下隐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将富有趣味的元素融入教学中来,构建趣味性浓厚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愿意接触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策略研究

数学在小学教育初级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当下数学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又在学生思维发展特征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着眼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此,教师必须构建趣味化的课堂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引入生活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在趣味性学习课堂中拥有明确的目标。在把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会让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开展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的时候,就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在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涉及的长方体物品。教师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长方体物品表面积进行重点计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在引发学生明确数学学习意义的情况下,也会让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一些生活素材,这样小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同时也能够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平均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老师一共拥有19个苹果,分别需要分给小明、小红、小刚,但是这该怎么平分才合理?”如果直接让学生去计算19÷3的话学生可能无法理解,但是用生活情境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这样学生能够理解性地解答这道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巩固、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讲解“长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铅笔盒、粉笔盒、鞋盒子等,并且让小学生去联想一下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长方体有哪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长方体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同时也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联想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二、通过创新代入式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有效代入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求知若渴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事半功倍。所以,在课堂代入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经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大多来源于生活中喜爱的事物,如果可以将学生喜欢的事物多多代入到趣味性教学中来的话,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就会得到迅速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有趣的人物形象,在课堂中进行代入。教师也应当注意课堂代入的效果,有时教师只在学校考核时进行趣味性教学代入,因为学生不熟悉代入式教学,不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状态。所以,趣味性的课堂导入要在平时进行积累和运用,这不仅能让学生习惯趣味性教学的代入也能够延续知识的连续性,还能加速完成教学任务。

三、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兴趣

趣味性教学的根本理念是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但是轻松并不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更要减轻学生的心理上的压力。小学作为刚刚接触教育的一个阶段,如果一上来教师用非常严肃的教学语言来教学,会使学生产生排斥感,所以教师要一改往日的严肃,采用趣味式教学形象生动的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魅力和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如何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呢?这就需要教师从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克服师生等级固化思想。在此之外,数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各类學科,乏味的语言会使学生更难接受,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

四、实行问题导学模式,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建趣味性教学课堂,要促使学生形成多元思维能力。教师对教学手段进行更新,保证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刺激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准确定位。教师针对导学教小学内容,就可以实行问题导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会提升学生思维。一般来说,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就会拥有创新思维,并产生清晰的学习方向。在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信心下,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进行重点培养。

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运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分数乘法运算的规则是什么?分数除法运算的规则是什么?”的提出,为学生思考提供空间。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让学生對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构建趣味性教学课堂背景下,让学生能够对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准确的理解。在多项教学举措实行的背景下,为学生构建生动和形象教学空间。这样,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洪涛.优化高中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课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4.

[2]黄玫.坚持素养教育立本 实施科学课堂教学——由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109.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政务微信的借势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