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问题
2019-09-10赵莉
赵莉
摘要:创新,是现代教育中的核心词汇,特别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只有真正地做到创新,才能推动教育的变革、发展,达到理想中的教育成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也应对创新加强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究、挖掘等,使得教育教学的开展得到更好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教学的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问题
一、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问题分析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词汇,如何真正地做到教育的创新,也是每一位教师深入思考、探究的课题[1]。因此,在创新的导向下,传统教育的一些不足、弊端也逐渐的显露出来,只有更好地进行分析,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实现助力。
首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在教育活动的实际推进当中,教育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起到导向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在当前,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依旧禁锢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使得教学的结构不够合理,很难落实好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方法过于单一。小学生的直观思维是比较强的。当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只有一些趣味的事物,才能更好地深化学生的参与兴趣。但在当前,部分教师在方法、模式的构建上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教学成效很难达到预期。
最后,是教学的局限性较强。新课程倡导,在实践教学的推进当中,教师一定要突破教材文本的限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得教学的资源得到拓展。但部分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很难实现资源的拓展,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禁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是在现代教育当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一)创新教育观念,提供正确导向
在语文教学当中,要想真正的实现创新,教师的第一步,就是应该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教育得到更好的实现。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发挥新课程在此方面的导向作用,促使自身观念的更新,使得教学的创新性得到增强[2]。
例如,新课改大力的倡导生本理念,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一定要不断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使得学生本身得到更多。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除了要关注、理解、帮助学生之外,也应多多为学生设置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任务,使得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使得学生的自学意识得到增强,使得学生终身受益。
(二)创新教育模式,推动自主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开展当中,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得教学结构变得更加完善,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深化。因此,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也应多多的实现模式上的创新,使得学生得到自主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忆江南》这首古诗词的过程当中,古诗词的表述方式与现代文有着较大的差别,常常是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因此,在课前,教师就可以预设学生在学习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成微课,上传到微信群当中,让学生在预习中进行运用;而在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饋,来让学生探讨、再继续深化,使得翻转课堂的模式得到构建,使得教学模式得到创新,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
(三)创新教育方法,深化学习体验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也应不断地展现自己的作用,促使教育方法的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化,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3]。
例如,在讲解《草原》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运用问题导向的方法,使得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分析、探究中去。如:“作者笔下的草原具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凸显草原的特色?”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探究,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主旨、内涵,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展现。
(四)创新教育资源,拓展课堂容量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实践教学的开展当中,教师也应寻求教学资源的拓展,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得课堂的容量得到拓展,使得学生能在局限的课堂中获取更多。
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前对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如作者、创作背景、名著介绍等,便于在课堂中的展现。而在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为学生预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将在书籍、网络当中获取到的成果进行展现,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拓展,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得教学创新得到实践。
结论:综上所述,在创新教育的驱动下,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一定要立足学生当前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追求教学形式、模式上的转变,为学生设置一些激励性、挑战性的情境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展现创造力、创新力,使得其本身得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一定要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使得教学更加创新、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孙彦丽.谈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24):14.
[2]吴万功.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9(24):15.
[3]赵玲.初中语文高效性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9(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