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引领成长
2019-09-10郭相萍
郭相萍
摘要:生活是一切的源泉,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它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关键词:观察生活 再现生活 体验生活 激发兴趣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认识生活、展示自我的舞台。课程致力于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分辨是非,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它把道德融入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健康、愉快、积极有爱心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设计贴近儿童生活,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根据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来设计教材的。整套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以及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高,非常有利于教学。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不同课型的特征,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强烈愿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教材有的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仔细观察去了解、认识、体味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如在讲《我爱美丽的生命》这一主题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公园、动物园、田野去观察,并给学生布置了观察的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观察。我要求学生上课时能说出你了解的动物、植物,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及生活习性。学生明确了观察任务,同学们都能仔细观察、细心的观察,能说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一些动植物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特别有兴趣,学生一个个都显得非常兴奋。有的学生甚至种下一株牵牛花,每天观察它的变化。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在学习时显得得心应手。
二、再现生活情景,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感受也是各種各样,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再现学生的生活情景,学生肯定会特别感兴趣,如在学习《你好,祖国妈妈》这一主题时,我先布置学生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去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身边的英雄故事,展示祖国妈妈的美丽和伟大。要求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有关情况,以及国旗、国徽、国歌的知识,懂得它们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能说有关人民英雄的小故事。明确了学习任务,同学们仔细观察、去访问、调查资料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的介绍自己了解的小故事,有的画了一幅画展现祖国的伟大。我还让学生观看了电影《小兵张嘎》,交流观后感,并从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三、为学生提供空间,搭建活动舞台体验生活
体验是基础,没有体验的德育过程是不完整的,学生的体会也不深刻。所以体验是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如:“我的全家福”、“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会到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比比谁的手儿巧”“给长辈做生日贺卡”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 从体验到认识,胜过千万遍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活动品德,真情演绎,锻炼能力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最好的平台就是生活。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无处不在,只有将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家庭收支知多少,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录父母月的收入情况及一周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同学们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浓厚,跃跃欲试。同学们询问父母记下了月收入情况,并详细记录一周内家中所有费用的具体情况。有的还记下了自己每天支出的费用,通过这样的课外延伸让他们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实现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基础上的,而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则是激发兴趣最好的方法。多媒体课件、视频图像生动有趣,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色彩艳丽、形声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乐趣的教学环境中,例如,在教学《认识朋友》这课时,我在上课伊始,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歌曲《找朋友》,然后让学生在歌声中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 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通过教学,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