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有约:黄沙与阳光的粗细(组诗)

2019-09-10刘群华

雨露风 2019年3期
关键词:夕照阳关驼铃

左右壁画

左壁面的仕女,她的飞袖

打磨了黄沙阳光之后,影子

落到月牙湖的坳口

每个人心里都沉浸了一个唐朝。如果草叶

像踏步沙峰的骆驼,如果涟漪

像坐在草棚沽酒的刀客

刀客的坐姿永远一致:目光澄清

刀鞘寒气外溢

唯有一页佛经和禅意

留在壁画的右侧。只见朱红剥落

凹凸的地方

敦煌就藏匿在蜂拥的人流之处

而远道来的人,还在寻找

月牙湖最后的一壶青棵酒

墓碑里的大漠

黄沙处干枯的一个孤独

前人用脚踩了又没,没了又踩

如一堆风与一目沙较劲的空旷

月光此刻刺痛了鸟的盘旋。

大漠的羽翼在白天炙热

夜晚又寒冽了。而寒热往来的暗黑和乳白

像没人的羊肉摊,听得见遥远的吆喝

却听不见细弱的回音

如此的旷古的淹没不动声色。丝绸路上

又是如此莫名的荒芜。那个羊肉摊的夜色

黑褐很浓。像块悲伤的墓碑,呆拙、无神

除了月光的祭奠,早没了人的凄凉

可万千的人,仍在域外吆喝一地的丝绸

一地生命的白的陶瓷

不愿离去

叮当的驼铃

习惯一张大漠的枯燥的脸。月光与弯刀

旁边再有一壶青棵酒,则可醉了沙峰驼铃

叮当、叮当的悠长,是西域辽阔的声响。

在草叶上

每一滴风一点露的逶迤,均风情万种

不远处关口的木栅,是最后的一场江湖

圈成了乱石、废墟、萋萋荒草

但有一首落魄的词牌,与女子同流落到异乡

只要春风一度,驼铃就到了塞外阳关

阳关之关

红柳于枯沙中打坐。阳光的尽头

横搁一卷不老的兵谱,闪着寒意的刀锋

守卫一次唐朝时石垒的阳关,弓弩之间

一匹马、一条骆驼,不敢沦陷

只有后来随征的发小,所俘获的阳关

伤痕累累,遍地呻吟

这十万里的沙尘、城垛,荒芜了泪花

血,也有失鹰隼热烈的羽翼。羔羊

在关口踉跄行走,说一座江山

我要让它活下去

然后骷髅

敦煌的酒

每一缸酒的对饮都恰到好处。左街的那缸

琵琶催人老。右街的那缸

像夕照的拐杖,醉得那么红

也许最后一次捧起敦煌的脸面

轻描淡写的大漠,难复李白的韵脚

要美人,要诗里江山

不需要深情对白

姑且放牧三两声驼铃以代猿声吧

姑且吹一曲羌笛的辽阔与苍茫以酌玉盏

卷起的敦煌,浸泡在酒里

比久远的河山更知温暖、寒枪

驿站的瓦砾

走失的驼队,以等待的方式活着

我的歌谣,说别惊动所有沉默的烂瓦砾

突然想起,我是驿站遗失的劫富济贫的大盗

从边塞到将台,鹰隼的目光和我的痛感一样锋利

这,也许是一条老路

也许,老路还分叉到了灵魂

土城垛传说

可以在此下马,巡视我的王朝

沙的锋利,拥有一片天空

远去燃烧的驼铃,赶着山川、河流以及落日

任凭我慢慢施政

弯刀的陌生,在史书里锈迹斑驳

属于它的荒芜和空空如也

从一处土城垛不攻自破

在我的脸上落满沙尘打劫了油灯

仿佛四下围拢来的土城垛

都是偷听传说的耳朵,并起了老茧大漠的边边疑似这里躺下过一座村庄。荒废遗留给了月色。许多野狼拔出铮亮的爪子,紧紧揪住兀自壮胆的风哨别吓我哈!黄沙在风口说村庄中的强盗

喝酒划拳,坐在酒肆的板凳上

剑也耀武扬威地在桌面上

而背靠的房子:

瓜田在萤火虫之下发光发亮

翠绿的叩门

在邻居的咳嗽里冗长、着急

想和玉门关称兄道弟

敦煌和玉門关是西部一根线上的蚂蚱

它们磨快刀戈,混在江湖

称兄道弟

红柳像一碗酒

敬祁连山三碗

敦煌就搁浅在唐朝的记忆

烽火外的人,在洞窟里诵经、打坐

远处的悬崖上

指点人间的佛灯

告诉来客都是幸福的。如果谁还在留连

翻经书的风会萧瑟

会醉酒

和敦煌谈慈悲

黄沙和阿弥陀佛

都有骆驼的宽恕

月牙湖的日子

月牙湖钓起无数跌宕起伏的夜

及相关的寒冷和黑暗

并越钓越深刻

马和骆驼

隐瞒沙峰的脸。水要接管的荒芜

月牙湖一饮而尽

稍微起点涟漪、波澜

我是佛遗落的野草,种子偶尔飞起

便有善良的人

踏歌而行,以示

称颂

羌苗内女人

夜晚勾勒的风情,唯女人能懂

羌笛在马上悠扬

为古村,为酒,为男人

为寂寞疗伤

一道阳关的伤口,被雪覆盖

至于结局如何

今夜的酒无法预料

要么在马背上飞驰三千里

要么在马下拥吻三千仞深

至于与阳关的对白

一个夜晚

就是一生

敦煌夕照

无不以此为背景:

面粉、酒、女人和男人

至于羊腿、水囊

没有尽头

我听见一场葬礼在日落之前

走下沙峰

仿佛报答一场大漠的沉默

沙子记得你爱哭

爱这深藏不露的尘世

爱所有被养旧的句子

和大地对峙的筹码

夕照生来就是被遗忘的。你看

送行的队列

在第一现场

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作者简介:刘群华,笔名刘阳河,男,1976年生,湖南娄底人,种过田,打过工,干过小生意,对散文写作一见钟情。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之后停笔近二十年,2014年重拾拙笔,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星星》《散文百家》《湖南文学》《山东文学》《草原》《黄河文学》《滇池》等,偶尔被《意林》《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转载,并入编多省市模拟高考题。

猜你喜欢

夕照阳关驼铃
匡立志
归途
前面就是阳关
夕照高邮湖
独酌
阳关:虚实印象
阳关路
WATING FOR THE SUNSET
唐诗中的“阳关”
土默特驼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