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2019-09-10陈秋燕

青年生活 2019年30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运用策略道德与法治

陈秋燕

摘要:绘本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增加了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教学效果。教师可运用“读与交流,涵养成长自觉;观察与想象,修养自身品行;扮演和创编,积淀成长自信;实践与体验,内化行为准则。”四个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提升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

关键词:绘本教学;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

正文: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有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课程标准提示我们,要遵循以儿童为本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实现育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儿童绘本是很好的教育教学资源。

一、绘本教学的功能与作用

绘本教学,是指教师利用绘本素材,运用多种策略对故事进行形象讲解或分析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绘本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图文并茂的绘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速增效。低年级学生有直观认知的特点和形象的思维方式,他们对绘本精美的画面、明丽的色彩以及简洁灵动的故事有特殊的兴趣。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运用绘本故事展开教学,或绘声绘色地讲述,或运用多媒体呈现,或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动力,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蕴含着深厚育人价值的绘本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绘本中的“人”、“事”、“境”以及蕴含的“情”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情境”往往是生活中常遇到的,学生容易接受;“人物”传播的正能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故事”当中蕴含着的道理以及传递出来的“情感”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进而让学生明白道理、接受道理。教师引领学生走进绘本故事,理解故事人物的行为表现,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及表达的情感,促进了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逐步发展和心智的成熟,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的成长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而学会更加健康积极地生活。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绘本的策略

(一)阅读与交流,涵养成长自觉

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往往极易触动孩子的心灵,引发他们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自我反思。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用多种方式阅读绘本、交流收获与想法,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涵养成长自觉。

例如,在执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以下同)一年级下册《我不拖拉》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发现自己的拖拉行为,我们向学生推荐绘本《拖拉鬼的生日派对》。故事讲述的是多纳由着自己的性子拖拖拉拉地准备生日派对,天黑了,还没准备好,最后由小伙伴们帮忙才办完生日派对。教学时,我们通过《拖拉鬼的生日派对》绘本故事录音,让学生交流思考:多纳做了哪些拖拉事,导致生日派对差点没办成呢?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意在拉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与故事的主人翁作对比,并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作自我反省,讲述自己的拖拉表现。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反省,认识到了做事拖拉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产生积极改正做事拖拉的坏习惯的决心,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初步建立起来了。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绘本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正面或反面的自我反思:“我跟这个小朋友一样有礼貌。”、“她爱帮助人,我也是。”、 “这个人的行为有什么不好?”、“我跟她一样,我需要改正吗?”……学生能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对良好品行的高度认知,自觉形成良好的品行。

(二)观察与想象,修养自身品行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意义的绘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绘本中的画面,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修养了自身品行。

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我爱整洁》时,我们引入绘本《乱扔东西的塔格叔叔》。本故事讲述了主人翁塔格叔叔正在经历乱七八糟的一个星期:周一,塔格叔叔的帽子找不到了;周二,塔格叔叔的鞋子又不见了;接下来,塔格叔叔的衬衫也不见了……教学时,我们用电子书的形式呈现绘本,引导学生边听故事边认真观察图片中塔格叔叔的表现,并充分展开联想。学生一边观察塔格叔叔在“床底、衣柜、沙发翻找东西”、“手忙脚乱地穿衣服”、“家里乱七八糟的”等画面,一边想象自己置身于真实情境中的感受:如果你的房间就是这样凌乱,此时的你又急着上学,你会怎样想?学生深切感受到,乱扔东西的行为确实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接着追问孩子:塔格叔叔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麻烦?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学生在观察和想象中懂得一个道理:所有生活用品都有自己的“家”,只要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家”,就很容易找到,生活也不会变得一团糟。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扮演和创编,积淀成长自信

好动、爱说、爱模仿、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运用扮演与创编的方式把道德与法治教材和绘本故事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容易融入角色,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促使他们提升认识,激发自我完善的动机,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积淀成长的自信。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拉拉手,交朋友》一课时,我们发现了班级中一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不主动与人交往。于是,我们引入绘本《好朋友》,呈現生活问题情境,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小狸猫不敢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小狸猫该怎么办?再进行两次角色扮演:第一次是老师来扮演不敢与小动物交往的小狸猫,学生戴上头饰扮演乐于交往的小动物,帮助小狸猫。从角色体验中启发孩子,可以主动邀请小伙伴一起玩。第二次让性格内敛、平时不敢开口和别人说话的学生扮演小狸猫,由于是角色扮演,学生在活动中敢于开口,敢于表达,也解决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融入集体的问题,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

结束语

总之,以学生兴趣为支撑点,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为目的,运用绘本教学,无痕地把绘本内容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相融合,引导和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内化了学生自身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无法预测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运用策略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