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情感教育

2019-09-10李洞辉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欣赏课情感教育小学

李洞辉

摘 要:美术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通过美术,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样美术作为一项审美活动,能够对参与者的各种对美的感知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进一步做好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情感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23-01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判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做好情感教育刻不容缓。在美术课程实施活跃教学,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新鲜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美术是一门性质相对特殊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小学的美术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欣赏课的良好情感教育效果,进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情感教育工作。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和谐轻松的氛围,搭建情感教育的舞台

众所周知,情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核心。美术作品是对创作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要想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动机,就要首先在情感上唤起学生的共鸣。在美术课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还可以展示优秀同龄学生的美术作品来激发学生创作意识。那一幅幅生动的美术作品,虽不是十分完美的艺术品,然而在同龄学生的眼里,美的感受会使他们从心底萌发出也想试一试的念头。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是学习主体,进而放松紧张的心情,带着喜悦的心情去感受每一件作品,然后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情感方面的教育。

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教师对学生应该是鼓励为主,这种鼓励不仅仅是肯定的,更应该是具体的,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努力和进步,进而抓住机会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出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想,天马行空,不拘泥形式,展开讨论与交流。对于优秀的做法,不仅仅要予以表扬,同时要在恰当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2.切合实际的情境教学,实现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情境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紧接着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就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进行交流与分享,之后由教师进行综合点评,并最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事实上,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让中学生们更快地了解和掌握课本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有助于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实现。

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如何让美术课的课堂纪律“活而不乱”,是美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在一节课中把握好节奏,做到收放有余、让学生做到动静结合。教师要对学生约法三章,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工艺制作课要抓好纪律、管好纪律的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寻求亮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可以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可以利用事物的特点和想象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再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生活。教师可适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感受到美、联想到美、追求美、领悟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巧妙地肯定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该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耐心的运用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与学生很好的交流作用。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往往可以更加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从自己的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本质,去领域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实现对自我的情感教育。

3.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完成情感教育目标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悄悄来临,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代中,多媒体开始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美术的独特魅力,进而让他们喜欢美术,热爱美术,把教师当成真正的朋友,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当中。

多媒体的大屏幕进行演示播放可以弥補教师直接示范的陈旧性和局限性。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为学生后续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能对师生双方的行为发挥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教学中采取“情感交融”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开创小学美术课情感教育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欣赏课情感教育小学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