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再融合的探讨
2019-09-10应丹勤
应丹勤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阐述该思想在实际化学教学中的指导意义,让初中化学的学科特色进一步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探究式教学;创造性教学;发现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87-01
“教学做合一”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这对广大一线教师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创造才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依陶行知先生的解释,这个“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具体言之“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它并不排斥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讨论、练习、实验、研究等具体方法,它只要求将这些具体方法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去追求知识。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科学的严谨与探索正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化学的教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研究科学的现象和原理,再运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中,同时能在发现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获得知识的快乐,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初中化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面对一些常见的金属(如铁、铜、铝、锌)和提供的一些金属(如钠等)以及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汞溶液等,自己尝试各种金属与各种溶液之间的反应,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各种假设,讨论分析甚至于查阅资料,交流体会。学生们通过积极的讨论,最终将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深入每位学生的内心,学生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而且也培养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有的学生利用自带的铝制品进行实验后,提出:“为什么生活中的铝制品与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不是在镁之后锌之前的吗?是不是该顺序存在缺陷?”這样大胆的猜测,从而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铝制品的成分以及铝这种金属的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多地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
2.启发探索是创造性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学做合一”看重实践、更看重创造
陶行知曾说:“对于一个问题不是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初中化学学习到了一段时间,随着内容量的增加,学生的问题将越来越多。这时,学生的课题小组收集便可研究出现了的问题,提出研究的“课题”,与老师交流初步的研究打算,不断筛选出合适的研究“课题”。小组分工、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后,交给老师进行整合成多媒体课件,分课时完成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如,一次课题汇报会上同学们的课题—“我们终于知道答案了!”、“由一道计算题引发的思考”、“探究实验的得与失”、“你相信自己吗?”、“2O一定比O里的氧原子多吗?”、“快速比大小”、“你读得懂空气质量周报里的内容吗?”……16个小课题。所有的学生同时参与、合作,在研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同学们的热情感化了我,虽然在后一个阶段看来,前一个阶段的研究成果略显幼稚,但是符合当时的认知水平和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同学们学会了合作、研究、探讨等等学习的方式,学会了主动发掘问题,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同时教师也随之不断地进步,达到了教学相长!
3.“教学做合一”是以“发现”作为最高目标的
所有的初中化学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这门新课程时,总是兴趣盎然,乐于接受较多的化学新知,也乐于多记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用语,学生一旦到了该记忆化学用语,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合价等等的时候,就出现畏难情况,怕记怕背,两极分化开始出现或更为严重,总是令化学教师很头疼,也曾想过很多的方法,但效果往往不是很大。
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一开始,就让学生首先尝试学习和记忆了11个和入门的趣味实验有关的化学式,让学生对化学用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快速地记住常见的35种元素符号,再来了一个“化学式周”,记忆100种物质的化学式,老师没有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和诀窍,同学们自己找到了许多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和各种小窍门,如,化学式和物质名称顺序相反;“氧化*”“氯化*”就是含氧、含氯的物质;元素符号很重要,就象英文里的26个字母,必须记清楚,化学式就象英文单词,有规律可循的;不可以完全根据物质的名称直接写化学式……如果我们教师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大胆的创新与尝试,那么学生将可能充分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发挥出他们令人刮目的创造力。教材在编排上的用意是分散难点,结果我们经常发现,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时竟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总之,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对指导我们当代初中化学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当我们把“教学做合一”思想进一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深化时,我们便发现这一理论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回归本源,不忘初心,再获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