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的思考
2019-09-10胡佑锋
胡佑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在教育水平相对于城市较为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队伍不断庞大,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持续下降,背离社会主流的发展。本文基于对家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的了解和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现代社会主流教育趋势为指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措施,让留守儿童接收到更好的教育,充分提升其素质,让其获得更好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儿童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一)溺爱取代关爱,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存在严重影响
青少年是人格发展最为关键时期,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他们幼小的内心孤独感以及不认同感都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阴影,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因此缺少性格教育和疏导过程,导致这些儿童的性格较为闭塞,对事物缺乏明确的判断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调查显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有21.79%的儿童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闭。经常处在无助柔弱的状态下;16.7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过于外向。具体体现:多动、言行不得当、过分强调自我、课下经常有不按时完成作业。更有甚者还会辱骂同学和师长,表现出素质较差的行为。
(二)教育主体认识上的偏差,让孩子教育留下了空档
多数留守儿童家庭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家庭教育,或者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够重视,教育儿童的重任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依赖于孩子在学校得到教育,孩子回家后任其自然放任不管,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及闲暇时光质量难以保证。而学校认为孩子在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辅助,家庭教育就是家长的任务,这一现象在农村更显突出。
(三)留守儿童呈现低龄化趋势,多数与爷爷奶奶共同居住
根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大部分出现在年轻人组建的家庭中,年轻人外出务工,祖父母尚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留守儿童就由爷爷奶奶抚养的情况较为普遍。当代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教育意识,多数监护人文化素质不高,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他们只是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根本不管或者是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让孩子的性格肆意发展,导致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产生了很大的隐患。
二、留守儿童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
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绝对不是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需要相关的法律政策强制要求,才能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视。学校和村委会等社会性组织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学校要重点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村委会等组织要定期举办宣讲普及活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
(二)加强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改善农村儿童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让他们居有定所,身有所归。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农村儿童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开展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小组,注重培养其良好性格。同时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创造条件增设农村学校心理咨询师。重视智育德育共同开展,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 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帮助其摒弃不良的思想意识,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让留守儿童的心理正常化,增加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养成善于表达、乐于融入集体的健康积极的思想意识。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社会福利保障,降低留守率
通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消除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保证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落在实处,使得在城务工的农民工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一经济发展的差异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因此,只能将问题聚焦到增加儿童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机会上,即“让父母回家”和“让 儿童进城”两方面。在“让父母回家”方面,需要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如通过政策的引导,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扶持地方企业等,以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或者是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缓解其背井离乡的现状。在“让儿童进城”方面,增加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降低其就学压力,增强师资力量,使农民工能带、敢带子女进城入学。通过“留”与“出”双重保障机制的建构,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生活的机会,客观上为家庭教育提供了硬性的条件。
(四)聚集社会力量,进一步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引起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无论是家庭内部不够重视家庭教育,还是社会福利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生活质量无法保障,使家庭过于重视生计而忽略了教育,都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形成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号召整个社会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将社会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一问题上,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变对农民工的歧视问题,扩大城市对农村务工人员、农村儿童的接纳,也有利于将更多的社会资源配置到农村。倘若能够在农村开办相应的心理辅导机构,再加上社会上的关心和照顾,相信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疏解,情感能够得到丰富,他们的成长过程和人格培养也将更加的完善。留守儿童的问题十分棘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力量对这个问题的持续关注,不断地提出政策进行改善,督促政府不断尝试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确实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三、总结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形成,存在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决的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并及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解决,从而得到农村 留守儿童心理层面的接受和理解。
在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大环境里,政府也应当统筹城乡教育,提升农民工能够将子女带动城市中一起生活的可能性,或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经济进行充分发展,让农民不需要背井离乡就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从而照顾到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通过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外部体系,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完整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艳丽. 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村经济,2017(18):51+176.
[2]李桂英.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现状与对策浅析[J].青海教育,2017(Z1):87.
[3]王靖涵.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重庆市R县为例[J].教科导刊,2018(10):188-190.
[4] 杨端国. 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