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2019-09-10郭倩
郭倩
摘要:“万众创新”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浪潮,政府也提供了许多政策鼓励高校学生进行创业。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高职学生为主,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寻找新的创业教育模式,从而为高校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国当前正处于知识转型阶段,所以,教会学生如何选择职业,如何将创新的精神融入到技能的训练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措施。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高校教育需要承担起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工作,通过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而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高方法。
一、高职院校中创业教育的培养状态
(一)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长发数十年,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许多创新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根据调查显示,“211”本科教育的学生创业成功只有0.4%,本科院校的创业率在总毕业学生中占0.8%,而大专院校却高达1.6%。通过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创业成功率明显较高。但是,大量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创业的人数却不多,这对于我国所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背道而驰。形成这种状况,第一是学校的影响,第二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所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毕业后创业率缩小的原因也可以根据这个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高职教育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较少,我国许多学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也只是采取尝试的态度。而且,对于课程的设置,保持在“就业指导”上面。大多数教师在进行任务的布置时,也只是将创新方案等设计,放在学生作业的高度上。
第二,缺乏师资队伍。想要使创新创业教育达到一定的要求,需要进行系统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要以创新思维为主要的内容。但是许多高职院校中缺乏这样的这样技术的教师。而与就业相关的教师,也很难将这样的课程讲好。所以学校要创新此方面的课程,例如让就业办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当做教师进行教授。如果只是凭借课堂授课教师的进行这方面知识的讲解,因为教师局限于自身的见识,所以难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经验充足的教师进行课程的教授,学生也常常会因为乏味,而采取应付的态度来进行课程的学习。所以想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需要进行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第三,学生缺乏相应的认知。通过相关的调查,在高职院校中,只有1/3之一的学生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相当多的学生将创业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另外因为一些学生浅显的认为,勤工俭学便是创业。
第四,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实现就业。学校以向社会输送技能型的人才为目标,从而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的直接对接。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的培养时,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也使得高职学生难以对自身的潜力进行挖掘。并让学生形成一种,有个稳定的工作便能满足。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常常因为学历的问题,从而被分配到受多重限制的岗位上。在职业的发展中,因为学历的问题,所以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高职学生在从事五六年的工作后,依然在生产岗位进行工作,不仅自我认同感差,而且薪酬待遇也不高,所以导致学生的职业幸福感下降。但是“大众创业”的思想带来了发展的机会,教育部明确的提出,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为主导方式。所以,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技术的掌握程度。通过企业所提供的平台,从而学生对于新技术的了解,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思维产生。
二、高职院校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方式
(一)营造合适校园氛围
“创新创业”的思想对许多人来讲形成了难以实现的形象。而且在高职院校中的学校,多属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所以,难以自觉的进行学习。因此他们认为自己难以成功的创业,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树立自信,使其克服学生胆怯的心理。另外,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品格。第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进行长期启发思考,从而改变学生受传统教育所形成的思维定式。通过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事物,锻炼学生科学分析事物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够通过训练而形成,当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定式后,便会收益良多。
(二)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上,还处于研究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创业课程,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一些易上手的项目的体会,从而探索创业的规律,解决创业中的难题。
将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专业教育中[1]。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所以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较为明确,所以,高职院校的队伍专业的课程较为重视。
对于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较小。但是,如果将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便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对于设计类的课程融入创新的思维[2],在实训课程中融入企业的生产项目,并将学生的毕业作品,引用到企业的项目中[3],从而提高学生技术的学习。总之,创新教育不是单独存在的,要以文化知识为支撑[4]。调查显示,大部分创业成功的人都是从事自身所从事专业。
三、结束语
当今,全世界都在推行“大众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條件,积极的探索创新创业的方法,积极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是改善高职教育环境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改革的动力,而且为校培养了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挖掘学校的潜力。另外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增加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扩展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为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所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岳辉, YUEHui.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 18(8):17-20.
[2]李淑君, 刘毅.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 职教论坛, 2017(14).
[3]王李艳.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路径研究[J]. 文教资料, 2019, 813(03):146-147+168.
[4]宋宇宁[1].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