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心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9-09-10林燕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林燕玉

摘要: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笔者结合多年的心理教学经验,对初中学生所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该阶段学生的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均在迅速发展,可以说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在该阶段,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状况,还应当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在多年的心理教学及咨询工作中发现,初中学生自身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其极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学生受到正面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态就会阳光且积极;反之如果学生受到负面消极的影响,学生的心态也会变得阴暗且消极。因此,无论是老师、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都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予以重视,并加强正面教育。

1.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学生的首要责任是学习,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尤其之大。无论是从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家庭、个人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短时间的,而是长达3年甚至12年,这种长时间的强大压力极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发生扭曲。初中生的第二个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与我国的大环境有关,以往家庭孩子多,父母多以“散养”的方式培育孩子,而现今孩子多是家里的独苗,且生活环境较之以往优越了很多,所以这就使得当今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不善于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初中生的第三个心理问题是自信心。当今的家庭以及老师多倾向于赞美和鼓励学生,这本身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较为有利,但是过多的赞美和鼓励有时会取得相反的效果。一者,在老师及家人的鼓励之下,学生的自信心有可能會转化为自负心;二者,太多的赞美容易使学生认为自己真的很棒,但是在遭遇失败或者挫折之后往往较难恢复。

2.初中生不健康心理形成原因

初中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主要指学生个人,“外”则主要指学生所生活的大环境和小环境。从学生个人的角度而言,初中生本身处在青春发育期,在此期间学生的逆反心理较为严重。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在于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成长,且这种自我意识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撞击尤为强烈。其次,学生自身的性格因素。正如上文阐述,学生多是自幼娇生惯养,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偏于脆弱,外加上独生子女的因素,学生的性格又会变得相对封闭。在一帆风顺的成长环境中独自出航,一旦遭遇惊涛骇浪便是船毁人亡。从外部环境而言,学校中存在的学习压力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盼都是导致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导火索。学校、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高,越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其次,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否以及生活条件优越与否等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一般而言,家庭生活和谐能够使得学生的心态阳光和积极,而生活在家庭生活不和谐甚至于经常打骂环境中的孩子则容易消极、暴躁。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孩子的性格偏于独立、自信,而家庭生活拮据,孩子的性格则偏于自卑、不自信。其三是社会环境,特别是当今的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尤其不利。轻则导致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而无法自拔,重则学习网上所播放的凶杀、淫秽等视频,寻找刺激并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除了网络之外,社会中的不良娱乐场所以及有违公德的日常行为也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实施教育是心理老师的主要职责,也是心理老师的最大价值。尽管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从学校一个角度出发,但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样能够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心理老师不能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持悲观情绪,而是要积极乐观地教育和辅导学生,同时也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所以,心理老师乐观、开朗、积极、热情的形象和心态便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无论是在心理课堂之上还是在课堂之下,作为心理老师都要始终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自身的形象之外,心理老师还需要具备扎实而丰富的基础专业知识,这不仅是为了向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心理老师的个人魅力。因为只有让学生对心理健康以及老师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乐于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重视心理健康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第三,心理老师要具备敏锐观察学生心理动态的能力。这既需要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又需要老师日常的细致观察,从而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心理老师则要尽快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第四,心理老师的身份要具有多样性,并且要适时地进行转换。课堂上,老师可以以教育者的身份进行知识的传播,但是到了课下,老师则要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一是因为朋友的身份更容易让学生们放下戒备心理,从而吐露心声;二是因为通过朋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的疏导比单纯的说教方式更为有利,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与赞同。第五,心理老师除了正面引导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技巧。比如在临近学生考试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考试结果予以“贬低”,而在学生考试结束之后,则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予以“褒扬”。考试前的贬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发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考试之后的褒扬则主要是对学生发挥鼓励性作用,避免学生自悲自叹,对学习生成消极心理。

总之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具有多样性,这为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但作为心理老师同样也可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从更多方面和更多角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正面的引导和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生活发展和人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仕丽. 关于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2] 耿桂梅.谈初中教师对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J].管理观察,2009(18):161-162.

猜你喜欢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