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乡土资源,延伸语文教学
2019-09-10陈志梅
陈志梅
摘 要:乡土资源蕴藏着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乡土资源,促使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学生兴趣和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家乡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资源,拓展乡土资源,弥补语文教材,延伸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新课改需求。拓展乡土资源,延伸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入生活,让丰富多彩的乡土生活出彩课堂教和学,有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乡土资源;整合;策略;技巧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016-01
1.整合乡土资源 优化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生源主要来源于农村,学生大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因此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观新貌,抒真情”。农村学生的感知生活非常丰富,但他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我在写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写熟悉的家乡寻美,让学生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描绘美,抒真情。
农村田野风光美是学生观察写景的好题材。梨树开花、水稻抽穗、豆角孕果、菜地碧绿、瓜田青绿等等,随着季节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常中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靖远景点众多,乌兰山、虎豹口、哈思山、法泉寺、水韵独石……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在欣赏中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干农活 知艰辛”。农艺农技是农家的传家宝。学生生活在农村,周末和假期常要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和积累写作素材的绝佳时机。在开发作文题材时,通过学生体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
尝劳动辛苦。通过学生的劳动体验,让学生在习作中写出实在和生动。通过学生参与实实在在的田间劳动,如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等,让他们亲身体察和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现实含义,帮助现实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学习农民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学农民智慧。作文要善于选材,取有特色的材料,写有特色的作文。农民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农家文明,创造了特艺特产,创出了自己独特的劳动方式、致富门路。像插秧种菜等等这些农活,都有着一套宝贵经验,凝聚着农民的智慧。“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概括了栽种的规律;“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时不能给麦苗施,因为大雪盖麦有利于麦苗过冬,施肥会加快大雪地融化。
“寻乡情 爱家乡”。农村情浓、趣浓的题材,很多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俗寿礼,造屋、庆贺、开业造桥的规矩等等。通过让学生采集并整理的材料,富有浓厚乡土气息,为学生写出具有“特性”的习作打下基础。
乡情之浓。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乡情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
乡俗之趣。民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在不同的时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
2.借力乡土资源 整合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自觉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推动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利用,是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化认识以及建立乡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有效途径。
与丰富的课外实践相结合。靖远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借力乡土资源实现整合语文教学。
民间文化。让学生走访老人,紧密结合当地文化背景,鼓励学生搜集“背后”的传说故事,使学生接受地方文化熏陶,形成独特的习作素材。
名人文化。靖远自古名人辈出。让学生以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成长故事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当地名人成才经历,撰写名人事迹和介绍名人业绩。借力名人文化活動开展提高学生素养,夯实学生习作文化基础。
古迹文化。靖远文物古迹丰富,有古建筑(指钟楼、古长城、庙宇等);有名人墓葬(宋将军墓等);有红色文化古迹(虎豹口、大芦子伐木、造吴家川等)。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走访、参观展览,让学生了解靖远(古称会州)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引导学生撰写消息、通讯等系列报道,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美食文化。靖远风味小吃久负盛名,酿皮子,酒醅子,一窝丝,凉粉、荞面搅团等。引领学生品尝和了解制作过程,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参考文献
[1]陈卫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8(12)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0495)《借力乡土自然人文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