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教师在幼小衔接中的教育策略

2019-09-10李蕾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策略幼儿教师

李蕾

摘 要: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自己身份转换的开始。为了能够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身份的转换,适应并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幼儿教师可以从大班开始,逐步从学习方式、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心理积极暗示等方面逐步渗透。如尝试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模拟,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提供给幼儿有准备的心理环境;也可借助一些谈话活动,消除幼儿对于升学带来的环境、人际等新的挑战的恐惧心理;同时,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园联动工作,帮助幼儿更好的渡过这一阶段。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小衔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45-01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幼儿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幼儿园阶段,因为幼儿年龄较小,思维发展水平还在具体形象阶段,加上他们从未独自离开过熟悉的家庭环境,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态度一般都是积极的、鼓励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多以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等为内容,采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但是幼儿园的教育与其他的学校教育有千差万别,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在幼儿园中接受幼小衔接的教育是有必要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将幼小衔接工作重视起来。

1.“幼儿园教育模式”逐步向“小学教育模式”转化

幼儿教育进入大班,幼儿教师可以有计划的逐步将“幼儿园教育模式”逐步向“小学教育模式”转化。因为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班级人数开始变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趣味性转变为知识性,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些因素会导致幼儿的不适应。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幼儿适应“小学教育模式”,幼儿园教师可以逐步向“小学教育模式”转化。

但是在转化中,应该注意推进的进度,转化不是一瞬间的,而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完成转化;同时也应该注意内因的作用,关注“幼儿视角”下的小学生活,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小学生活的困惑,帮助幼儿完成自我的转化。

例如,在幼儿阶段的教育中,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时间是很多的,但在进入小学之后,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的时间会相对应减少,所以教师可以尝试保证幼儿户外游戏时间的同时,引导幼儿在室内做一些自主游戏活动……但是,教师在对室内自主游戏内容进行选取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2.消除未知与消极,建立积极情绪去面对

笔者对于“对于上小学你担心吗?为什么?”这一问题,对我园104名幼儿做了访谈,访谈中有76名幼儿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担心,占了总人数的73%。而对于原因,69%的幼儿的担忧来自于未知的小学生活,36%的幼儿表示这种担忧来自于人际交往(不想与幼儿园好朋友分离),24%的幼儿表现出的担忧来自于已知的消极的小学生活。

从这样一个小调查不难看出,幼儿对于小学生活有着深深的担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幼儿自主改变消极的心理状态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幼儿,以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幼儿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知道幼儿的想法和困惑,再做进一步的引导。

如教师可以用随意的聊天方式,引导幼儿说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需要注意的事,就算幼儿的回答是不符合“成人世界”的,教师也应该认真的听完,然后从“幼儿视角”分析和引导,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聊天的时间是有多种选择的,如在幼儿进行课间活动的时候、区域游戏的时候、排队等待的时候……但是,无论幼儿是怎样的回应,教师都应进行积极引导。

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小学阶段的生活视频,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积极、有趣的,让幼儿能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直观了解即将步入的小学的环境。若是条件允许的话,教师也可以请一名小学生过来,为幼儿分享自己的学校生活,自己在小学阶段学习了什么知识,参加了哪些活动,拥有了哪些收获……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上小学的亲身经历和幼儿交谈,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教师是他们最信赖的人,教师的亲身经历会让他们觉得更值得信赖。运用这些方法,在提高幼儿对于小学的期待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消除幼儿的困惑和误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情绪,更好的走向小学之路。

3.家园联动促衔接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教师的事情,家庭教育也是关键。在幼儿上小学前,多数家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去上小学前一遍遍叮嘱,甚至有一些家长表现的比幼儿还紧张……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幼儿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恐惧,所以做好家园联动工作也势在必行。

在家园联动中,教师可引导家长做“佛系”父母,引导他们将幼儿升学当作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不至于过度的担忧。教师可以借助很多契机,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早送晚接的间隙……通过各种有趣而专业的活动,如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让幼儿顺利的渡过幼小衔接的阶段,消除家长紧张情绪的同时建立起家长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教师和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但是同时也要用一种自然的态度去应对。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让幼儿自主感受到小学生活的美好,充满对小学生活的向往,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参考文献

[1]宋丹.在幼儿教育阶段如何开展有效衔接的有效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2017

[2]董敏文.在幼小衔接阶段中消除幼儿恐学心理的重要性 [J].課程教育研究,2016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教育策略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初谈幼小衔接之家园配合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