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2019-09-10谭洁

青年生活 2019年34期
关键词:声乐教育应用

谭洁

摘要:声乐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以专业性技巧为基础,还应当结合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声乐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够影响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的效果,而声乐教育教师应意识到声乐音乐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意义。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声乐心理学的概念,并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声乐教育中的方法为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实现互动式的音乐体验等。

关键词:声乐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

在声乐教育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作用,且在教育过程中,声乐心理学为学生需要认识、掌握的应用意义明显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声乐艺术水平。声乐教育涉及到的知识与内容较为复杂、深奥,而此也会加大声乐学习的难度,因此,学生对于声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差异。对此,在声乐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理论,能够对声乐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够为实现声乐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1声乐心理学的概念

声乐心理学属于声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心理学的关键分支,大多数学者在分析声乐艺术中相关人员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会以声乐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与支撑,通过声乐心理学理论为声乐演唱者或是学习者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音乐素养、在声乐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多以声乐教育中演唱者、学习者的一般心理活动与特点作为核心研究内容,诸如生理活动知觉、思维运动、音乐形象知觉等。在声乐教育实践活动中,演唱者、学习者灵敏的知觉反应、可塑性较为明显的声音、稳定的情绪等,均能够体现出声乐演唱者、学习者所应当全面具备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品质,而此也体现了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声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2心理学理论在声乐教育中的应用

2.1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特征

在声乐教育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影响着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声乐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心理特征为依据提供专项的培养方案。例如,对于内向、腼腆的学生,声乐教师可在日常教育中为其提供高声演唱机会,从而让此类容易出现紧张情绪的学生逐渐拥有自信心,同时,声乐教师对此类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鼓励,帮助学生在放松心理状态下演奏或是学习声乐,从而保证腼腆类的学生的发声器官的整体协调性,提升其声乐演唱技能。基于因材施教的声乐教育模式,应用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化特征,要求声乐教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嗓音特征、性格特征、品质品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基于此为学生提供展现个性心理特征的指导,即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专业水平高、基础条件好的学生,声乐教师可以根据声乐心理学理论,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实践平台、教学内容等,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由此体现出应用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性。

2.2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的自身气质与兴趣爱好关系着声乐教育的特点与声乐艺术表现力,例如,活泼向上、积极乐观、性格开朗的学生在演唱声乐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较强的表现力、感染力等,且此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较为高涨,倾向于选择情绪表达鲜明、热情奔放的声乐作品,并根据自身对声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更好的展现与演绎声乐作品。反之,性格文静、内向、腼腆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缓慢、细腻、抒情的声乐作品,并与该类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会展现出深沉性、细腻化的情感,对声乐作品中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因此,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声乐教育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意愿,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而了解每位学生的自身优势,由此能够在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前提下保证声乐教育质量与水平。在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健康、新型的教学理念,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

2.3实现互动式的音乐体验

在充分交流、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基于心理学理论,为学生营造有趣、和谐、轻松的声乐教育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优化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着明显的意义。因此,教师应注重实现互动式的音乐体验,且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应在日常课堂教育中引入感染性强、征服力强的声乐作品,将学生作为声乐教育主题,从而以体现个性心理特征、更加专业的态度欣赏声乐作品,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喜悦的心理效应,体会到声乐作品所具备的魅力。在欣赏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声乐教师也应当注重实现互动式的音乐体验,从而让教师能够更加明确、直观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通过应用因材施教的声乐教育方法的引导作用,结合心理学理论、互动式音乐体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演唱能力,由此,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声乐审美情趣互动式体验的前提下实现更为深层次的交流。在日常声乐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够在遵循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提高教育效率,让学生在互动式音乐体验中掌握声乐技能、提高艺术修养。

3结束语

在声乐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占据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声乐心理学的概念,可知声乐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等处于相同状态,是声乐教育中重要的演化部分,即声乐教育与心理学理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理论,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征,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采取互动式的音乐体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声乐教育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杰. 音乐教育心理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评《音乐教育心理学》[J]. 教育评论, 2018, 227(05):168-169.

[2]陈家华. 试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下的历史理解[J]. 历史教学问题, 2018, 248(05):103-107.

[3]姜秦豐. 音乐修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 38(10):266-267.

猜你喜欢

声乐教育应用
高校对从事声乐教育的学生钢琴伴奏的培养
声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研究
浅谈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个性化声乐教育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