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教师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2019-09-10王利
王利
摘 要: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但是对自己的子女教育往往却是束手无策。教师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新时期特别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对自己子女进行教育的时候如何进行身份角色的转换,身为教师如何让自己在教学工作之外,把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抓好,这也是笔者在本篇文章之中要进行重点论述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教师;教师子女;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05-02
在社会的发展之中,教师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社会栋梁之材。但是教师在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着教育盲区。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履行自己既是家长又是教师的职责。
1.教师在子女教育问题的表征
(1)教师重视子女的学业。教师的子女与其他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较而言,对所学科目的掌握程度和涉及都比较广泛。首先,教师在对待自己的子女的学习上,比较重视知识的广度,在空暇的时间接受的教育门类比其他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多,在根据实验数据的调查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子女在节假日期间接受的辅导门类明显的高于其他家庭。其次,教师在子女的教育上更加的注重素质的养成,培养子女自我素养的提升。最后,教师要求子女在学习上要掌握学习的深度,尤其是在补习文化课程上,理解学科的深度,以此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见的实际问题。
(2)教师子女在人格上相对独立。与其他类型的家庭相比较而言,教师作为家长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更为科学。这能够让教师的子女在成长阶段可以根据自身的因素合理的发展成长。首先,教师子女在抗挫折性上能够比其他学生强,教师子女能够直面的面对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对教育认知能够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从而提高子女的学习以及生活的质量。教师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家庭比较而言在教育方式上更加的具有科学性,能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积极的培养学生独立发展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
(3)教师子女对教师的权威性认识偏弱。在学生的心目当中,教师的地位在师生的关系发展之中占有很大比例,对师生关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子女由于受到家长职业的影响,导致其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以及教师在社会中的权威性认知不够充分。教师子女在实际的学习与生活之中,通常都是凭借教师与自己家长之间的关系来定位教师,认为其是自己的长辈,没有将教师与自己的关系社会化。其次,教师子女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之中,总会有一种心态希望与其他学生能够进行区分,有虚荣心。最后,教师子女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心理总会有优越感,认为自己有优势,在言谈举止当中会多少出现强势的现象。
(4)教师子女与家长的关系呈多元化格局。教师由于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角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与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这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点。根据调查数据的现实,教师子女对自己家长的认可度与影响比较小。深入的研究发现,教师工作的压力与对子女的干涉教育是成正比的,工作压力大对孩子的关注度就会比较的少,反之,关注的就比较多。
2.提升教师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策略与建议
(1)纠正教师子女的学校教育行为。通常情况之下,教师子女会因为家长是教师这个职业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情况对孩子的发展而言其实是不利的。所以,教师在学校的教育之中,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教育的过程之中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够给自己或者是同事的子女任何优越的待遇,让班级内的学生都是同等的待遇,培养教师子女要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机遇,证明自己的认知,养成教师子女良好的品德习惯。一旦教师子女在证明自己的道路上失败,教师也要抱有一颗平常心,帮助同学总结失败经验,为下次积累经验。另外,学校还应该要完善教师子女管理机制,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当中,一定要对教师子女进行同样的管理与控制,做到奖惩分明,保证教师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当中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
(2)及时的调整教师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作为家长的教育心态。由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大部分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做到十全十美,因此,大多数的教师都会将教师角色带入到家庭中,展示给自己子女严师的形象,这样往往就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不能接受家长的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的将教师职业与家庭角色进行区分开来,在家教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自己家长的身份,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及时的调整,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首先,教师在家庭中应该做到尽可能的放下教师严师的形象,多为自己的子女展现出家长的亲情,尽可能的少给孩子灌输教条思想,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其次,教师还应该要尊重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在家庭生活当中,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教师家长要努力的为子女构建和谐的家庭生活的氛围,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最后,教师家长还应该要注重对子女的人生教育,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责任意识,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孩子主动的承当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树立教师子女的积极学习动机。学生取得成功的基本动力源泉就是学习的动机,这也是学生在树立学习目标时候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师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在这个目标的设定中,教师子女通常情况之下都会容易对自己的能力水平高估。因此,一定要帮助教师子女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除此之外,还应该要强化教师子女的学习意识,在成长阶段学习意识对其的成长影响有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主要从社会以及人的发展这两个方面进行强化,让教师子女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是人生发展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是一种负担。
(4)引导教师子女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引导教师子女树立良好的学习行为,首先,要培养教师子女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教师家长在教育自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子女的学习成长情况多加关注,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缺点,依据孩子的实际发展,制定出适合孩子的发展模式,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应该要对教师子女的学习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掌握正确并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教师在对教师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发展情况,对他们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找到与自己相切合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该将教育自己子女的问题当成一个重大的课题来对待,作为一名教师,再教育自己子女的问题上一定要发挥自己职业的优势,但是要记住过犹不及,否则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抵触情绪,在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多一些耐心,认真的培养起树立正确的学习行为意识,从而激发孩子的正确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葛樹兰.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0):159-161
[2]张莉萍,周冰雪,刘琪.四川省教师子女家庭教育调查报告[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0):118-121
[3]夏心军.教师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5(28):25-28
[4]李家成,王娟,陈忠贤,印婷婷,陈静.可怜天下父母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教育理解、教育期待与教育参与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5(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