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
2019-09-10夏艳
摘要:劳动者工资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工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人力成本投入情况,在国家层面可以掌握劳动者的大体流向、劳动者规模、劳动者行业构成等,由此可以作为国家大政方针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劳动工资统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公有制企业数量逐渐减少,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工资的统计范围扩大化,增加了统计的难度。劳动工资统计对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和制定劳动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提升工资统计数据的质量。然而发现在工资统计过程中存在虚报、谎报“工资总额”的现象,由此导致工资数据资料真实性无法保证,丧失了工资统计的意义。为了完善进一步了解国民收入变化情况及消費水平,需要重视加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
关键词: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措施;探析
一、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重要性
劳动工资统计对国家、企事业、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国家层面。劳动者工资水平与国民经济水平挂钩,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以说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法规都是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先,将劳动者工资数据资料作为依据,制定政策和法规,从而调整经济市场,影响工资水平。例如,国家为保证劳动者权益出台最低工资标准,该规定明确指出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工资平均水平。第二,企业层面。企事业通过掌握真实的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可以为制定薪酬制度、优化分配体系提供重要指导,能够引导市场主体不断完善工资分配结构:企事业人工成本构成中工资总额占主要部分,通过统计工资数据可以分析企事业人工成本与效益情况。第三,劳动者。劳动者五险一金、年金的计算基础是工资收入,因此需要以准确的工资统计数据为依据。
二、劳动工资统计的制约因素
劳动者工资数据统计是一项较重要的工作,分析其影响数据统计质量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统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要获取全面的劳动工资统计数据需要多方协调配合,但是导致部分统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性,因此在统计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规范的数据统计程序。同时也缺乏专业的培训,培训过程中对细节部分重视度不够,因此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其二,统计范围广。要保证劳动者工资数据统计的科学性,需要大范围进行数据收集。由于行业多、范围广,由此增加了统计的难度,统计任务繁重,因此在统计过程中较容易出现失误。
三、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培养专业的统计人员,提升统计水平
在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过程中统计人员是该项工作的直接执行者,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重视加强专业统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定期开展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所有统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在培训过程中帮助统计人员学习《统计法》知识。统计人员要明确所有统计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培养统计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在统计工作中应本着严谨的态度,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不能确定的数据要经过多次反复验证,直至统计数据准确无误:其次,统计过程中统计方法也很重要,选择科学的统计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统计工作的高效性,还能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基于此,在加强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时应重视统计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要求统计学研究专家为统计人员做专业指导。在培训过程中要结合统计实际案例为所有工作人员讲解科学统计方法的操作,还有包括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统计不只是涉及一门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对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最后,建立统计组内制约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职责相互分离,以发挥监督作用,促使统计人员规范操作,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二)构建统计数据信息化台账系统
为了保证工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应重视建立台账系统,以便及时对数据进行评估审查。作为工-资统计数据的审查人员在开展审查工作过程中应遵循“有疑必审、有错必究”,实施责任制管理,对于数据统计工作中H现错误的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台账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规范台账体系。对于台账中的每项数据要确保资料、数据来源可靠性,相关数据必须有材料支持佐证: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台账系统,一方面建立实物台账,另一方面建立电子台账,如此能够方便统一管理。而且在需要数据资料时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查询,保证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高效性:其二,注重对数据质量的评估。数据统计是一项严谨性的工作,因此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各部门要注意发挥协调联动作用,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可以定期对统计数据进行抽样审查、比对,确保将失误率降到最低;其三,定期做好数据分析工作。由于统计数据经常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数据发生变化。因此应注意定期做好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寻找影响数据变化的原因:为了保证数据评估的公平性,可以选择由第三方机构介入,检验数据的质量。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偏,保证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全过程的规范性。
(三)明确劳动工资统计标准
此前我国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一致的统计标准,对于统计的范围没有明确界定,由此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基于此,应重视制定明确的劳动工资统计标准。需要重视指标的选择,在劳动者工资统计过程中不同指标统计出的数据不一样,其分析得H的结果不用,因此作为统计组应明确本次统计数据的目标、适应范畴,然后根据统计目标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指标。同时要注意在统计过程中保证基层统计与高层统计的标准一致,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劳动力指标选择过程中要注意到指标选择的有效性,部分指标无统计意义应将其取消,增加新的指标。指标的选择要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劳动工资情况、就业情况、工资情况等,通过明确劳动者工资数据统计指标可以有效提升统计数据的规范性。
(四)重视基层审查,严控审核质量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是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关键,因此不容忽视。在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过程中基层的统计较为关键,因此应重视加强对基层统计工作的审查监督,确保数据统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首先,重视做好审查工作。统一安排审查人员接收当天的审核差错清单,对于存在错误的数据做到及时纠错,并处理好相关任务清单,确保当天的任务清零。其次,以报表制度为准,采取两种审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即人工审核和程序审核。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是避免人为操作失误,通过加强基层数据审核确保对劳动工资数据层层把关,保证每个环节数据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工资统计是我国综合统计工作中较重要的部分。劳动工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我国劳动制度以及政策的走向,对就业结构的凋整以及工资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局面,工资统计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基于此,应重视提升工资统计数据的质量,完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使其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导向作用:此外,通过劳动者工资数据统计能够有效的反映企事业劳动力的供求情况,便于国家适时引导社会劳动力走向,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事业就劳动力成本进行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借鉴。劳动者工资数据统计不管是作为国家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劳动者个人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劳动者工资统计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工资数据统计过程中各部门应重视协调配合,统计人员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数据统计,确保工资数据统计的质量,从而为经济建设指引方向,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东安.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J].中国市场,2017(3).
[2]刘胜,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
[3]刘常风.对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辽宁经济统计,2017:30.
作者简介:
夏艳,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肇庆车务段,广东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