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9-09-10谢文文
谢文文
人工智能和高中教育教学分别都是两个非常大的范畴,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可以让高中教育教学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它渗透进入传统教育领域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许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一、教育温度方面
教育“温度”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教育本质里含有的东西——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的链接,这种链接发生在课堂上或课堂外,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知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链接,在交互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产生出了“温度”。在“温度”构建过程中,很显然,人工智能的参与显得多此一举。人工智能不能帮你热爱,不能帮你感动,也不能帮你好奇。例如,在人与人“温度”构建过程中,高中教育教学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肯定和赞赏的眼神,而人工智能做不到,学生之间可以给彼此真诚的关怀,而人工智能也做不到。再比如,人与自然“温度”构建过程中,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告诉你彩虹形成的原理,却无法让你感受到你看到彩虹时的欣喜。教育是含有“温度”的活动,本质在情感的输出,而机器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情。
二、方案有效方面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点中,很多标榜着精準教学、因材施教等方向,人工智能确实可以给高中教育教学提供解决方案,可是如何确保方案有效呢?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从机器识别学生弱项,到智能推荐解决方案,到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再到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些环节里是有鸿沟的。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绝非拿到了方案,学生就能完成能力提升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机器,“学习”这件事情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完成的,所以机器更多的价值仅停留在提供方案层面,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效果并不在人工智能的可控制范围内。这里不可控的因素多且复杂,比如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同,还要受到非自身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父母整天打麻将等这些家庭因素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岂是人工智能可以解决的?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人工智能对高中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问题。
三、资源差异方面
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的收集及深度挖掘、分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实现以学定教及个性化教学。听上去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你需要拥有人工智能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是从古至今存在的,教育资源的差异普遍存在于人类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构成了教育行为过程和效果的差异。在我国,教育资源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人工智能这种教育资源也不例外,在一份“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中显示,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够准确,地域差异明显,一二级城市的中小学生的认知准确性更高,师范学校学生的认知准确性更高。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差异还存在于师资力量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地区和城乡之间明显地、普遍地存在着,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平衡发展,是制约国家教育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教育资源的差异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管理体制和供给方式的差异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形成的,由此决定了资源差异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这必然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的出现会不会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已经安排好的知识,而丢失主动分析、思考的能力?人工智能为教师做了太多,教师的教学水平会不会因此而有所下降?太多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总之,人工智能与高中教育教学的结合,或许不会像电商零售那样容易,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