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和价值
2019-09-10王菲
王菲
摘 要: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具体的患病因素至今都还未查明,大多是2-5岁的儿童,在年幼时期就逐渐显露孤独症特质,家庭是孤独症儿童第一个接触的环境,对于他们的影响非常大,这就需要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對引导孤独症儿童走出自闭心态具有极好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和价值探讨。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实施策略
一、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意义
1、有利于孤独症儿童感受到深切的关爱
孤独症儿童不是不喜欢与人交往,而是受病症所迫,没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他们正是非常希望得到关爱和保护的一类人群。家庭对于孤独症儿童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纯粹的,在家庭里面,孤独症儿童可以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让孤独症儿童的内心不在仅是冷淡,而是充满暖暖的关爱。家庭里的爱不仅仅是对孤独症儿童生活上的保护,更是对他们社交上的影响。孤独症儿童在家庭里得到的爱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奠定了孤独症儿童们育人交流的基础,只有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有着一颗暖暖的心得孤独症儿童才能快乐成长,慢慢康复。
2、有利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家庭教育是孤独症儿童的基础教育,孤独症儿童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自己家庭里面的人,他们在与家人的相处中,逐渐明白社会中交流中的规律。绝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不理解人们所表达的意思,只有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但是,尽管对于孤独症儿童的交流已经发展出了手语,但是孤独症儿童不是残疾人士,他们是内心世界的孤僻,就如同一扇挡住整个世界的门,将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拒之门外,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孤独症儿童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生活中慢慢接触身边环境,满满开始理解家人所表达的意思,并且在家人们的引导下,自己开始表达自己的需要。
3、有利于正确引导孤独症儿童的性格及行为举止
孤独症儿童性格孤僻,非常脆弱,遇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会心情极度不好,甚至进行砸东西等发泄心中的烦躁。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在潜移默化培养孤独症儿童温顺的性格,而且还在有意识地引导孤独症儿童做正确的事引导他们改变抒发情绪的方式,用更加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在家庭教育中,家人在孤独症儿童开始不满及乱砸东西、情绪非常不好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开导,而并不是任其打闹,在家人的耐心教导下,孤独症儿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好,开始去认真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二、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用自己的爱引导孤独症儿童走出自己的世界
在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中,最基本的就是爱,没有爱就不能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在家人的无私的爱之下,孤独症儿童的心逐渐充满暖暖的爱,由爱引导孤独症儿童们走出自己内心的小世界,逐渐温暖起来,而不是像一开始那样的冷漠无情。孤独症儿童非常依赖家人,会对家人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注意,在家庭教育中,家人抒发自己爱的前提下,应该运用自己的爱让孤独症儿童发现世界的美好,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出去看看大自然,一起去结交新朋友,有家人的陪伴孤独症儿童的内心会平静很多,安心很多。
2、家庭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用专业方式教育孤独症儿童
家庭在自己孩子成孤独症儿童的第一时间,都是非常伤心难过的,甚至不知所措。这需要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去学习孤独症儿童的相关知识,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症状,提高自己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给自己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运用合适的方式去接触孤独症儿童,用合适的方式去与他们交流,而不是一味地将就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是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得溺爱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应该成为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极其重视的事情。
3、适当地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自理能力
家庭教育是孤独症儿童人生的开端,对孤独症儿童非常重要。家庭教育并不是全方面宠爱孤独症儿童,而是让他们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是去帮助他们做任何事,而是要培养孤独症儿童自己做事情的能力。家庭教育在培养孤独症儿童自理能力上很困难,因为家长一般对自己的孩子十分心疼,这样难免会有主观的溺爱情绪,但是正确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引导孤独症儿童去自己动手,去自己认识社会。孤独症儿童的自理能力很差,家庭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去让他们自己动手,但不能有呵斥、埋怨等行为,需要家人们去耐心指导。
三、总结
总之,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十分重要,是孤独症儿童进入社会的基础,影响他们人生观的重要环节。家人需要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成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专业人员,去认真地做孤独症儿童地陪伴者、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刘潇雨. 中国自闭症儿童家长教育服务模式探析——对现有模式的反思和再探索[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1) :36-41.
[2] 胡晓毅,郑群山,徐胜. 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 现代特殊教育. 2015(22) :18-24.
[3] 曾松添,胡晓毅. 美国自闭症幼儿家长执行式干预法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 2015(06) :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