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策分析
2019-09-10程琼英
程琼英
摘 要:自迈入新的时代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提倡人文教育,要求各级教师围绕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案,并结合三维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知识素养、综合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同步发展。在此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运用情感教育策略来优化教学流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汲取更多精神养分,进而为他们的个性化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此,本文笔者详细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实施对策
小学语文是一门富含人文情感的学科,因此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工具和平台,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完善个人的情感世界,继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利于推动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手段来渗透情感教育,以便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提取更多精神力量,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素养,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与进步。
一、利用多样化手段指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涵
(一)组织分角色表演,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内涵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以便引导他们将自己代入到具体的场景之中,然后设身处地的体会人物性格、心理,进而顺利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在小组中合理分配角色,通过互相帮助掌握不同角色的突出特点,接着在排练中进一步完善细节,確保语气、神态、动作具有较高的还原度,然后再在班级中进行演出汇报。在此期间,学生们会主动将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人物,并通过表演准确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及其发展过程,同时也能切身体会其中蕴含的各种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情感认知体系,有利于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二)设置情境,帮助学生分析和解读教材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氛围来实施情感教育,从而让学生在分析和解读所学内容的同时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内涵,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成效。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纯音乐配合学生开展朗读活动,由此辅助他们将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环境中进行体会,进而把握文本的思想情感;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文内容构建绘本情境、视频情境等,以此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场景,有利于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加主动地去探究和分析其中的情感内涵,进而完成情感教育任务。
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分享各自的情感感受
(一)提取情感类话题,要求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教师在从事日常教学工作时,可以根据所教内容选择一些情感类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以便借助口语交际的平台鼓励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在他人的启发下不断完善自己的情感认知结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主人公在相关事件中的具体表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并根据个人的生活经历分析其言行举止是否合理,同时列举真实事例佐证个人观点。由此使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同时不断强化其积极情感,并推动他们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实施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新课改提出了读写结合的策略,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学科素养。借此机会,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书面表达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渗透情感教育,不断提高教学成效。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本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要求他们针对文章中的具体语段进行情感方面的赏析,还可以引导其借助读写训练平台表明自己对于相关事件的看法,确定个人的情感价值取向,继而有效落实情感教育目标,推动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语文老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单元实践主题带领学生外出采风、做调查报告或是开展宣传活动等,然后在此期间给学生传输绿色环保、规则意识、文化传承等内容,以便使其在良好的实践体验中收获更多积极的情感。同时在各种美好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下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不断充实其情感世界,进而凸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情感教育既是课程改革工作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积极的体验,小学语文老师必须紧跟教改步伐,将各种新型授课理念和模式进行调整和加工之后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以便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育的任务,最终推动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常斗萍.小学语文教学对情感教育的应用对策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20).
[2]马清俊.谈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策分析[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