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周金花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周金花

摘  要:诗歌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诗歌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歌内涵的外在表现。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诗歌意象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透过诗歌意象一窥诗歌内涵,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策略;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99-01

意象是诗歌的主要元素,它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寄托于诗歌之中的内涵,以此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它是作者思想的灵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解读诗歌意象,可以让学生透过意象与诗歌直接对话,使学生主动思考诗歌背后深厚的思想意蕴,进而让学生形成独特感受。

1.知人论世,引导学生解读时代背景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好的诗歌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时,要让学生走进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是处于怎样的背景之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时代背景是解读诗歌的关键环节,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诗歌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才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在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诗歌意象,引导学生解读诗歌时代背景。

例如,在杜甫的《春望》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诗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更好理解诗歌意象。杜甫的《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诗人被叛军俘获,押送至沦陷的都城长安,诗人目睹了长安城萧条破败的场景,内心百感交集,写下了这篇诗歌,表达了诗人因国家沦陷而产生的凄苦之情。这个时代背景,是解读诗歌意象的关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时代背景,解读诗歌意象。比如,杜甫的《春望》中,开头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交代了时代背景。“国破”二字,意指国都陷落,当时的长安城,被叛军占领,国都城池在战火中破败不堪;“草木深”三字,意指国都乱草丛生,一片破败,与作者记忆中鸟语花香的国都,存在鲜明对比,让人们倍感怵目惊心,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苦无奈。教师可以根据时代背景,解读诗歌意象,让学生在理解《春望》荒凉破败的氛围的基础之上,更好理解诗人情感。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意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诗歌意象教学策略,需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初中生缺乏诗歌阅读经验,在诗歌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生往往找不到合理的落脚点,也不能进行理性而全面的阅读,最终影响了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诗歌意象,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诗歌意象有所感悟,使学生主动结合自身知识经验进行诗歌解读。

例如,在《天净沙·秋思》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诗歌意象,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突出诗歌意境的目标,讓学生真实感受诗歌情境。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由诗歌意象组成的诗歌情境:老树衰落,垂老暮年,昏鸦孤鸣,更添凄凉,小桥孤立,平添一分寂寞,旅人西行,只有瘦马相伴,更添悲苦。其次,分析诗歌意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情境,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等意象,让学生体会诗词意象背后的情感。比如,枯藤展示了枯萎的枝蔓,“枯”这个字,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情中有景,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诗歌意象,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更好理解这些意象所代表的思想情感,体会诗人的心境。

3.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化所学知识

诗歌意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只有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悟作者的思想之美,体悟作者的情感之美,才能真正理解文章内涵。但是,初中生缺乏经验,很难对诗歌意象进行深度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理解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感知诗歌意象所体现的深层哲理,进而实现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有的人》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诗歌意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比。首先,设置问题。教师可以如此设置问题:这首现代诗中,作者描述了两种人,作者运用什么意象描写了这两种人?这两种人,存在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让学生在问题指引下,立足诗歌意象,进行分析对比。其次,分析讨论。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讨论目标,比如,根据这两种人的结果、行动、动机不同,引导学生任意选择一个讨论角度,对诗歌意象进行分析。比如,笔者的一个学生,针对这两种人的行动不同,进行了诗歌意象解读:这两种人的行动,存在巨大差异,一种人“骑在人民头上”,高高在上;另一种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化身野草,为人民服务。最后,联系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我们应当向哪种人学习?”这个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分析讨论。比如,笔者一个学生的父母是医生,这个学生从医生角度,谈论了牺牲奉献精神,比如医生长期没有假期、医生不怕脏不怕累等,从而让全班学生从更多角度认识了奉献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话题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占据了重要位置。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运用解读时代背景、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象,实现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叶翠.初中语文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8(13)

[2]张明宇.支持学习者意象体悟的语文古诗词微课资源设计[J].华夏教师,2018(22)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