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商业银行票据池业务管理及风险防范

2019-09-10刘傲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3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摘要: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抓住票据市场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票据池业务,为企业提供票据信息登记查询、真伪鉴别、到期委托收款等多元化金融服务,票据池业务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票据业务管理压力,票据融资深受企业青睐,票据业务量实现了迅猛增长。本文指出票据池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票据池;风险;控制

一、什么是票据池?

票据池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一种综合性票据增值服务。比如,某企业由于业务频繁,收到了大量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些汇票金额数量较多、大小不等、到期时间不同,如何鉴别、保管、托收这些票据给企业带来了难度。这时企业可以通过票据池把所有票据质押给银行,银行给予该企业相应额度。在这个额度内,企业可以随时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用来付款,一方面减少了自有资金的占用,另一方面又解决了票据和转让金额匹配的问题。

二、票据池业务存在的风险

(一)票据池存在票据真伪识别风险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市场上出现很多仿真程度较高或者没有贸易背景的假票据,假票据的基本信息往往与真票一致,较难分辨。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壮大入池的规模,缺乏风险意识,采取“不挑票、不挑客”原则,在调查、审查、审批、放款等环节把关不够严格。甚至有些银行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对部门票据没有进行异地实地查询,仅采用简单的函询手段,但仅靠这种手段无法确认票据的真伪。

(二)票据池存在法律风险

公示催告制度原意是为了保护失票人的权力,当原持票人票据遗失、被盗等情况下,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公示催告救济,并且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无效,从而阻止了票据继续转让的可能。但银行在办理的业务过程中,公示刊登的报纸成百上千,银行很难知道票据是否已经进入公示催告环节,或者就算发现已经进入公示催告环节。但公示催告期限过于短暂,发现时已经失效,有部分企业利用公示催告制度的法律缺陷,恶意滥用公示催告程序,司法实践中又面临各种困境,裁判结果也不尽相同,引发经济纠纷,法律合规风险凸显。

(三)票据池管理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对票据池业务办理模式差异较大,专业化分工不足,内控不健全、业务制度或操作流程不完善,存续期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缺乏统一查询和监管、缺乏有效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导致了票据池管理风险。入池票据的承兑人的资金实力强弱、经营管理水平高低、资信状况好坏,直接决定了违约风险的高低。承兑人资金实力越强,管理水平越高,资信状况越好,违约风险越低;反之,承兑人资金实力越弱,管理水平越低,资信状况越坏,违约风险越高。目前我国入池承兑人除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还包括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存在较大的违约风险。

三、票据池业务管理风险防范

(一)提高票据池准入条件

注重客户质量,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尽量选择票源质押品丰富、与上下游票据结算量大的集团企业或者票据量大、财务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并加大对票据质押融资客户的资质审查。严格执行票据业务相关的法律规章,严格执行票据池融资客户与融资票据的准入条件,严把准入关。

(二)加强对票据池业务的风险管控。

一方面,商业银行本身应从内部控制角度对票据池风险进行衡量,做到合理的授权,保持各个岗位的独立性。对入池的票据要仔细审核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具备真实的交易背景,防止以假乱真,避免银行遭受损失。领导要重视提高银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票据辨别能力相关内容培训,对入池票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另一方面,宏观的监督管理角度,相关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票据池业务,要从宏观层次上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构建完善的票据池业务风险控制系统,保持金融系统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银行内部信息系统开发建设

银行高层要重视银行内部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重视建立健全、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普及为银行内部控制延伸提供空间,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计算机技术,提高支付系统现代化程度,降低企业资金使用风险。将早期的风险预警至中期的风险转移及后期的风险化解,做好完整的风险预测预警。

四、总结

票据池业务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票据业务管理压力,盘活票据资产,降低企业风险。票据业务量实现了迅猛增长,票据池业务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大时代。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应该纷纷抓住票据市场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票据池业务,做好风险防范,为企业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游春,中小银行票据池业务发展建议[J].中国银行业,2016(10):98-99.

[2]韩伟.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桥接匹配:渤海“票据池”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3(8):61-64.

作者简介:

刘傲,江苏联合职業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苏南京。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