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解析
2019-09-10洪俭
洪俭
摘 要:本文以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解析为主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初中体育教学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对策为主要依据,从体能方面上实施拓展训练、心理素质方面上进行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保障对策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084-01
拓展训练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体验式教学和趣味性教学中,引起我国教育行业的重视,将其融入到运动型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行培育,强化学生意志品质能力,以此不断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拓展训练属于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对于体育教学创新型发展具有一定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体育教学乏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素质教育具有一定价值。
1.初中体育教学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因为对竞技体育的模仿,初中体育教学教学形式比较简单,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以此不断提升和增加学生素质和体能,由于时代发展和进步,使得现代的体育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对学生体能和体质提出了更高需求,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成为了一种枯燥学习形式。现在体育教学中,多数学生对运动失去了兴趣,学习只是为了敷衍了事,课后自由活动非常积极和兴奋,使得体育教学无法实现良好教学目标。
2.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对策
(1)体能方面上实施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不断提升学生体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体能训练作为学生学习一个重点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在进行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集体跳绳运动纳入其中,增强集体运动合作性,在项目开展期间,所有成员在运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所有人的表现和运动都会严重影响活动的合理化进行。在体育运动初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和分析,在训练中意识到合作的价值,使得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反复训练,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在实际体育训练中,学生会更加注重合作,提升自身体能,在不断训练和学习中能够达到强身健体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期间,可以借助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融入到体育学习中,从而不断增强学生体能训练效果。
(2)心理素质方面上进行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目标不但是为提升学生体能训练,并且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主要是注重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在进行拓展训练期间。教师要注重自身体质训练。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在训练中不断提升学生凝聚力和团结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人格品质,例如,在体育拓展训练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训练,组织学生进行登山和野外露营活动等,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锻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实践获得更多技能和经验,掌握一些在体育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内容。通过此种锻炼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坚韧不拔的品格,对于学生学会坚持、努力等精神形成具有一定价值,还能够强化学生之间互动和沟通,增强师生之间情感,为初中体育训练效果提升奠定基础,从而不断增强初中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工作和发展提供良好身体保证,能够接受所有工作环境,积极面对各种恶劣环境。
(3)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保障对策。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一定要注重强化拓展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整个拓展训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和内容,都会给学生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在拓展训练纳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做好安全保护对策,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保证所有运动和训练都能够在安全情况下进行,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为学生体育课安全性提供有利条件。并且在实际训练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器材和活动,可以借助游戏形式激发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从而可以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融入到体育学习中,增强自身体质和能力,为强化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提供基础和保证。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过在拓展训练之中,教师要明确体育拓展训练目的进而根本价值,寻找两者切合点进行融入,在整個活动进行中一定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性基础上进行。在体育拓展训练中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团结能力等,使得学生可以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任务,为学生提供各种校外进行的拓展训练活动,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更加主动融入到学习中,以此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富营.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9)
[2]王霄.浅析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中旬刊,2017(08):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