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2019-09-10白军峰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8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建筑施工

白军峰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建筑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任何工程的建设是以施工材料作为支撑和基础的。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普遍的一种施工材料。目前层出不穷的建筑安全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混凝土施工不规范引起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众多优良的特性,为人们所用的历史也很久了,但为了适应当代建筑工程的需求,混凝土的施工处理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筑单位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掌握关键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混凝土材料的价值。

【关键词】混泥土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逐渐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点部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对提高建筑质量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建筑施工时,应重点关注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温度变化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也会对建筑混凝土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外部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便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不管是什么材料,都会因为环境温度的冷热便会出现收缩以及膨胀的情况,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影响的情况下,其自身结构便会出现极小的波动。建筑物当中使用混凝土以及钢筋材料的时候,两种材料一般情况下不会同时出现,混凝土的膨胀系数远小于钢筋的膨胀系数。在一天时间当中,当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两种材料都会出现膨胀的情况,但是钢筋膨胀的程度会大于混凝土,钢筋在膨胀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被逐渐拉伸,导致裂缝产生。除了温度产生的影响之外,混凝土自身温度也会导致引起裂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针对实际状况,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逐一排查。水泥与水進行混合的时候,会释放一定的热量,再者,混凝土结构内部与外部所接触的实际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混凝土结构的内外硬化速度也会不同,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快速释放的,但是其内部温度通常很难释放,甚至会出现连续膨胀的情况,导致出现裂缝。

1.2材料质量与配合比原因

混凝土材料当中主要是由水泥、砂石以及水,配制混凝土用的各种原材料,应根据其相应的比例进行混合。因此,材料的质量与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若在配比过程中,材料并未按规定的参数添加,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配对,都会使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么就会从质量方面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一般只重视经济效益,往往会忽略施工的质量,有的甚至会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施工,虽然降低了材料成本,但是将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裂缝的情况便会发生,无法满足质量需求。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应用内容

2.1混凝土的配置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进行中首先要结合项目内容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前合理的骨料和水灰配置,依据建筑质量与结构的差异对混凝土强度不同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既保证经济效益还要使建筑质量符合标准。水泥、碎石以及细沙是大多混泥土主要成分,在建筑工程对承重能力要求高、工程量较大、施工难度较高以及需具备足够抗地质、自然灾害情况下,当以碎石为主要骨料,同时结合情况选择细沙等作为辅助骨料,确保混凝土粘合性够强,同时在实际配置中也需结合施工环境、自然条件、交通问题等多方面考虑,确保提供个性化合理应用的混凝土。比如在进行高层大楼建筑中,以粗骨料为主,选择在硬度及稳固性够比较好的花岗岩、石灰石等,搭配细沙等细骨料确保建筑高层建筑更加稳定坚实。在混凝土配置中还要注意水灰搭配适当,以确保混凝土在快速凝固的同时又能兼顾耐用经济需要,严格控制各种骨料以及水量,以准确的配比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同时应当注重外渗剂的使用,比如粉煤灰,可以有效吸收水分,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2.2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工作应结合成型设备与工艺、建筑结构、结构配筋等设定使用的具体方法。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全面分层,主要是针对大面积浇筑工程项目,使混凝土以逐层方式进行浇筑,第一层进行均匀铺层后,再接着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反复进行,以完成所有的浇筑工作。在进行全面浇筑时,为保证工程结构平面规模合适,可以先从短面或者中间推进,实现浇筑平面均匀。②分层分段浇筑,主要是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项目中,先将工程项目浇筑工作进行分层整合,从最底层进行,一定距离之后再开始第二层,直至工作完成。这种浇筑技术在应用时应当对每一层面之间距离合理性准确控制并实现每一个角落位置都浇筑到避免遗漏。③自上而下浇筑技术,楼体结构中常用的浇筑方法,不过相对复杂,需要保证楼梯面在结合处不留缝隙。在进行浇筑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方案顺序进行,依照具体流程,先进行墙体浇筑,再进行墙内浇筑,而且过程中最好连贯性完成,中间避免间断。由于浇筑过程工作较为复杂,所以除上述三种方式之外,还要结合条形、阶梯状等多种施工方法搭配,减少单独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影响。

2.3混凝土的振捣技术

振捣技术是应用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使混凝土充分填充到模板内所有角落以及缝隙之内,保证混凝土均匀分布。振捣工作中需要结合各种设备进行,并注意施工具体要点,如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时,要注意捣实移动间距与振捣半径之间的准确,一般普通混凝土取振捣半径1.5倍内,轻骨料为主的可以小于实际半径即可,并在施工环节中设备应深入混凝土内50mm以上,以保证施工效果。此外还有表面振捣器、附着式振捣器等设备,在作用中都应结合实际情况规范操作。准确控制振捣器的作业时间,不要超过振动合理时间,以免破坏混凝土均匀性,出现离析、泛浆等问题。在振捣过程中,还要注重模板、支架、钢筋以及预埋件等检查记录,如果出现变形问题,应及时进行异常处理,保证浇筑质量维护。

2.4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浇筑结束并不是整个工程的终点,后续养护也必不可少,是确保混凝土水分充足,避免出现因水分不足导致的裂缝情况和混凝土外观和耐久性下降情况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讲,浇水时间为七天左右,无论是浇水频率还是次数也是动态变化的,要求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混凝土湿润情况,并在此基础和前提下决定是否进行喷水等。如果对混凝土施工时所处季节为冬季,那么为了防止因外部气温过低造成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不利于其成型,甚至影响其强度和刚度的情况,还需要依托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保证混凝土作用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项目,其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混凝土的制作周期较长,这一过程涉及到的工艺和技术也比较复杂,关键环节操作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进而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影响。因此,建筑企业要对混凝土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宁继红.浅谈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9(08):94+96.

[2]纵瑞芳.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9(09):127.

[3]陈晨.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述[J].居舍,2019(31):37.

(作者单位: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思考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