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
2019-09-10曹玉飞
曹玉飞
【摘 要】本文选择就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首先,阐述钢铁企业生产特点,增加对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相关工作特点了解。然后,分析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的标准,利于依据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分析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建议,力求为相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意见,确保此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钢铁企业;轧制计划;能源调度;协同优化
前言
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各个产业的高速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就钢铁企业来说,和以往相比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得到提高,逐步朝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发展钢铁企业,要求各个钢铁企业认清局势,把有利的发展环境作为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并完善自身发展不足,注重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工作,以免受到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等变化影响增加能源损耗,阻碍企业的发展。
1.钢铁企业生产特点
钢铁企业与其它企业不同,具有自身独特的生产特点。其一,钢铁企业生产工作具有较为鲜明的阶段性,每个生产阶段工作目标较为明确。如,就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工作来说,就需要注重产品化学成分的控制工作,做好家住以及轧制阶段管理工作,确保产品外形和尺寸大小的美观度和合理性。其二,生产能力较为集中。企业的生产能力受到炼钢炉以及轧机等关键设备的影响,因此,在这些设备生产工作,需要优先安排。其三,高能耗和高温的加工特点。钢铁企业整个生产阶段具有主要是通过流水线的模式进行生产,生产具有高能耗和高温的加工特点。
2.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的标准
2.1开放性
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需要确保开放性。开放性就是要求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工作期间,制定和选择相同规范和标准,来进行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工作,确保实际工作期间,各个组建以及通信与接口和外部有效连接。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只有落实开放性管理目标,才能满足钢铁企业不同生产工艺以及流程和生产的需求,才能满足适应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求。
2.2数据的安全性
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工作中,会建立相关能源消耗模型,因此要求钢铁企业提供一些相关的生产计划书以及生产指标的数据和能源使用的互数据。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这些数据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出现数据遗失以及外泄等问题,将阻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所以,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工作期间,应依据安全标准,确保各类数据的安全性,注重软件系统中数据信息的保护,以免出现数据信息的遗漏问题[1]。
3.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建议
3.1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模型的设计
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工作开展,需要优先设计好生产调度模型的设计,本文选择以规则性的生产调度模型为例,阐述各个具体步骤。详细步骤如下:首先,确定当下任务集合以及企业生产和调度各个不同阶段的顺序、生产任务加工具体路线。其二,明确还未进行调度以及生产的环节,选择其中优先级别最高的生产阶段来实施调度。其三,结合调度优化目标以及实际需求,通过任务组的算法明确此阶段生产初始任务的具体序列。其四,结合调度优化实际目标以及要求,调整相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任务序列,依据相关调度标准来进行排产。其五,若造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期间,出现未处理的调度和生产阶段,需要转入步骤后在继续生产,这样才能认定为已经完成该调度工作。
3.2做好人工数据修改相关管理工作
不管是多么严密技术方法以及逻辑,也会受到一些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技术失效问题。因此,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严格落实管理层的工作。如,对于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工作来说,在业务用户以及实际工作需求基础上,系统开发工作人员以及运维工作人员,均可以利用后台系统访问数据库,并对数据资源进行修改,可以及时修正所务的数据,更好的开发和进行运维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种修改方法可能会导致时间戳不会发生变化,则ODS层再次抓取数据,将无法明确实际运行的数据是否被修改[2]。
3.3做好库存作业以及轧制计划的集成管理工作
钢铁企业在生产环节,钢坯连铸在下线后,依旧有一部分存在于钢坯库的内部,少量直接进入到热轧阶段进行轧制,或者直接运作到成品库进行外售,且生产部则以客户合同中数据为原始的数据信息,在经过工艺处理后,把工艺计划转化成生产合同的相关数据信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预选池的合同来说,需要结合实际生产工序以及实际情况,来制定满足实际需求的合同计划,并在此技术上结合生产工艺的约束条件,依据优化切割的各项标准设计轧制钢坯的序列,然后再去编制热轧的生产计划方案。冷装的生产可以在进行热轧生产环节中,依据钢铁生产合同来编制钢坯信息并調整热轧的生产计划。由于钢坯下线的入库工作和制定轧制计划的操作无法保证能够同步开展,因此,在下线入库后再编制轧钢的计划,可确保合同交互器与轧制的交货时期的一致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期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依据数据安全性以及调度生产开放性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其次,应做好库存作业以及轧制计划的集成管理工作,结合实际生产工序以及实际情况,来制定满足实际需求的合同计划,为各项工作落实指引方向。同时,也应做好人工数据修改相关管理工作,避免受到人工操作修改数据影响,阻碍调度和生产工作的开展。最后,要结合调度优化目标以及实际需求,选择级别最高的生产阶段来实施调度。落实上述举措利于强化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效果,实现企业生产以及调度目标,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贺东风,刘平泽,冯凯,徐安军.钢铁企业轧制计划与能源调度协同优化[J].中国冶金,2019,29(04):75-80.
[2]龚新畅. 钢铁企业板坯匹配与热轧计划集成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6.
[3]张海岩. 热轧计划实施优化及吊机调度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5.
(作者单位: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