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9-10张佳莹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8期
关键词:盲目家长幼儿

张佳莹

摘要:随着早期教育的开发和运用,幼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重视,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都是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由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念和盲目行为,致使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从而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也给我们的幼儿教育带来了诸多思考。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  应对策略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少家庭教育跟不上素质教育发展的脚步,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调,对幼儿的教育有失去衡。本文着重分析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希能帮助到有相同困惑的家长和教师。

一、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幼儿过于溺爱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幼儿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外婆奶奶亲、爸爸妈妈宠、阿姨姑姑爱,很多幼儿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导致幼儿养成以自我为绝对中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家庭教育期望过高

现在家庭中的孩子,全家人都视其为珍宝,寄几代人的希望于一身。不少家长把幼儿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如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盲目放弃等。这种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使家长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更极大地挫伤了幼儿的兴趣,给幼儿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家庭教育内容萎缩

目前,许多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把识字、背诗、计算、学外语当作幼儿教育的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只要幼儿有了知识就拥有了未来的一切,而疏忽了对幼儿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未来事业是否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过度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幼儿良好的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会阻碍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导致幼儿人格的缺失,从而给幼儿的一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4、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不少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二是过度严厉。不少家长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才”。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幼儿会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懦弱的幼儿,则会产生恐懼心理,表现出欺骗撒谎的手段来对付父母的惩罚与训斥,变得少年虚伪,失去童真。

5、亲子关系淡漠,游戏的时间和机会极少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父母忙于上班、工作、学习进修,他们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看。有些家长只顾坐在麻将台前,不分日夜地“酣战”,丢下孩子不管。幼儿长时间缺乏亲子接触和父母的关怀,也缺乏与父母进行沟通。家长即使有时间陪同孩子玩,但不知道怎样开展亲子游戏,更不会有效地利用家中的日常用品和孩子一起玩,孩子玩得枯燥而又索然无味。

6、家庭气氛紧张,单亲家庭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离婚率的逐年上升,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也逐年增多。离异家庭中的家长,有的视子女为累赘,经常训斥、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以弥补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长期生活在这种氛围里的孩子,极易造成各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二、幼儿教育应对策略

1、恩威并施,把握尺度

教师对“恩”和“威”的尺度由孩子的状况来定。小班孩子刚入园,这时候教师对孩子的“恩”占100﹪,要全身心的去爱孩子,以母亲的身份让刚刚离开妈妈处于胆怯中的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尽快适应新环境。待入园的孩子渐渐适应园内生活,可以对过于依赖老师的孩子放手,对他们的“恩”降到90﹪,让他们转移视线,试着和伙伴交流、相处,慢慢融入大集体中。

2、规则意识,日益强化

首先,每节课上课之前,给孩子们讲道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多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在集体面前大力表扬表现好的孩子,激发幼儿抢先争优的积极性,帮助孩子们树立了规则意识,班里出现互帮互助的好气象,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3、家园共育,促进成长

我特别注重和家长的交流工作,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位家长,笑脸相迎,热情周到,通过“预约家长”“家园指南”“亲子活动”“家园联谊”等一系列的活动家园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长大懂事了,语言发展缓慢的孩子开始讲话了,“与世无争”不愿与人交流相处的孩子,开始有了新朋友,慢慢融入集体生活了;毫无规则可言,长期溺爱在家长温暖怀抱的孩子开始学会独立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时不时的让同事们欣赏班里孩子的变化,与家长共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总之,家长及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最直接的责任人,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地完善幼儿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孩子谋划更加美好的未来。

[1]金丽萍;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自主学习[J];考试周刊;2009.40.

猜你喜欢

盲目家长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风波
家长错了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小蝴蝶花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