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跟踪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性探索

2019-09-10秦永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8期
关键词:课外学困生数学

秦永玲

在多年来初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畏惧心理,他们总感觉数学好难好难,很少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于数学学习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学习信心,甚至形成自卑、厌学心理,所以学困生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会使数学课堂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学困生自身的数学素养与能力发展。教师在努力转化那些数学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要综合运用课内、课外多种资源,集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优势,针对不同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问题跟踪,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课内外学习方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人文关怀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与兴趣。

一、走进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双边活动,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了解,在情感交流中找到适合双方的沟通方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喜欢追求独立和个性.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困生的性格与成长背景,或者采取激将法,或者采取鼓励法,力争做到因材施教.一切工作都要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是为了自己好,不是为难和指责自己,使学生在爱的滋润中改掉不足,不断进步.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充分利用当堂练习环节展开互动,走到学生中间进行巡视,掌握了他们做题的情况,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将解方程法这样比较简单的方程交给学困生,及时给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激发了他们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趣味学习情境

造成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失去了继续研究数学的兴趣.學困生数学基础差,如果单纯强调考试和成绩,使学生为应付老师和家长而听课、做题,自然没有主动钻研的决心和毅力。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和参与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从吸引他们在课堂上的兴趣开始。课堂四十分钟的生成过程,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精心地设计与准备,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因素,提高学困生对数学课堂的有效注意力.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成趣味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将生活常识、相关学科知识、数学思维规律、初中生已有认知等有机整合起来,变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把理论内容转换成具体的实际的例子,使初中生在生活化数学情境中,思考有趣的问题,提高综合素质,主动开启智慧的大门.例如,在讲“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时”数形结合是学习函数的关键所在,在学生初步感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平移规律时利用“洋葱数学”微课视频增强趣味性,加深的理解和认识.

三、建立一帮一互助小组

数学思维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既要看到学困生面临待解决的难题,同时要兼顾对学优生进一步提高.同时,不能忽略大多数中等生,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目的和兴趣不足,数学基础相对中等,不容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如果初中阶段继续放松对中等生的要求,这部分学生可能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热情,甚至转化成学困生.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课外数学小组,每组都由几个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构成,定期开展数学小组探究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主题,如分工和主持,每个学生都有符合自己的具体任务,让学困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小组成员间充分合作与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见解,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优等生和中等生开拓数学眼界;在积极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中,优等生可以帮助学困生克服毅力不足、遇到问题失去信心等困难.教师发现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表扬学生和他所在的小组,将学生的进步状况记录在个人档案中,让互助效果良好的小组谈经验,在全班和年级范围内推广介绍,使学生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中共同努力,合力将学困生吸引到全体师生对数学的研究过程中.

四、分解难度分层达标

数学教师应该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学生在课堂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每个学生实际的学习计划,督促学生定期完成.教师自己精力不足时,可以委派学习小组成员帮助和考核.教师要在学生反馈中进行反思和调整,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注重精讲精练.分层设置课外习题的方法比较科学,给学困生布置每堂课重点知识相关的习题,难度要偏低,注重对基础的考查和夯实.有条件的教师最好给学困生预留自学提纲,让他们提前熟悉和思考下一堂课的内容,逐步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重视课外个别辅导的功能,对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时发现的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对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尽量进行单独辅导,耐心询问他们存在的困惑,聆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在学“圆”后相关的定理概念比较多,对学困生分解难度分层过关,先学会照着图讲解定理,小组内检查过关后老师抽查,其次会默写定理,最后是定理的简单运用练习过关。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对学困生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帮助他们理顺知识脉络,渗透数学思维和能力教育,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台阶,促进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以优带差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猜你喜欢

课外学困生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取经之路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