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慰留守儿童於“情感饥饿”
2019-09-10朱彤马春梅
朱彤 马春梅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很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子女大都隔代管理,也有一部分跟随姑姑或大爷生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养成了孤僻、自卑、封闭的性格,在安全意识、学习习惯情感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针对此情况,学校专门统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时刻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给予他们缺少的爱。
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留守儿童因为不能及时有效的与父母沟通交流和发泄,情绪得不到宣泄,时间久了,他们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感饥饿”问题。在学校表现为郁郁寡欢,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发呆,老师提问也不回答,消极抵抗,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多的隐患,对此老师很无奈。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一、建立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首先,学校方面经常与在外的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作为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遇到问题或情绪困扰时,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树立人身安全意识,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通过沟通和交流不仅能让孩子高兴,也能让家长感到幸福。其次,学校设置了亲情电话,让孩子能随时与远在他乡的父母沟通,利用课间与家长诉说学校的所见所闻,缓解学生的孤独情绪。经过一段时间发现,经常与父母打电话的孩子,在情感需求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情绪就会相对比较稳定,他们既能感受到远方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又能体会到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还增加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
二、优先照顾留守儿童
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上或与同学、长辈、朋友交往时,遇到困难就会焦虑、抑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容易造成学习压力大、同学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类情况,学校对有留守儿童的班级老师提出要求,上课期间,如果有留守儿童举手回答问题,就优先提问他,学习上有点滴进步时,老师要积极提出表扬,用真诚的爱心去抚慰孩子孤独的心灵,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的每一次表扬,都能给留守儿童带来自豪和喜悦,让他们在老师的关爱下苗壮成长。学校还定期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留守儿童学习,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发挥少先队和班集体的力量
用星星火炬温暖“情感饥饿”的留守儿童。学校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少先队都会开展一项特殊的表彰活动,评选“快乐之星",全体师生开会,表扬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评比中感受到大家的关爱,鼓励他们自强不息。
各中队辅导员还经常到孩子的家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状况。各班级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班会,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班级的温暖,让他们爱上班级,爱上学校,更加努力的学习。时刻注意留守儿童学习上的情绪变化。如中、高年级的孩子处于心理叛逆期,老师只要发现孩子的表现异常,就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第一时间与在外地的孩子父母打电话,说明孩子的情况,老师与家长一起携手疏导孩子的情感,及时准确地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对于部分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老师发动同学,和他们结对子,两个学生帮助一个留守儿童,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了他们的自卑感。学校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给予留守儿童细致入微的关爱,师生一起为留守儿童倾注了爱心,全班耐心地帮助他们,热情关怀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们慢慢树立了上进心,有了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现象,如果不关心帮助他们,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及其严重的影响,只有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情感饥饿”,时时处处关注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多沟通、多关爱,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孩子们才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希望全社会都能为留守儿童献出一片爱心,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