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9-09-10张爱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张爱莲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的为学生设计教学,采取多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若是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教育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将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学生营造趣味性强、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构建趣味数学课堂

想要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就能够保证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与主动性,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积极的加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发现和思考问题。因此,为学生构建趣味性课堂极为重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必过于严肃,要与学生形成积极的互动,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的行为与学生沟通,减轻学生对于教师的压力感,放松心情,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时,可以采取场景模拟、动画演示等形式开展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习的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数学课堂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教师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可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和探究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创设真实问题情境

学生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素养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真正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发现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进行提问,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学习数学方法。学生在熟悉的真实生活背景中,能够积极的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入门后,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就不能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水平无法出现明显的提高。此时,教师的教学就要逐渐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3]。教师要在不断深化数学教学内容专业性方面推進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将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为新知识进行联系,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延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脉络,使学生从具体直观的知识理解转向数学抽象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敏感和适应性,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四、开展多元学习方式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与知识技能水平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数学技能的培养,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以为学生直观形象的展示数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呈现,既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也使学生形成对抽象知识的直观感受,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新课改倡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将学生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使学生将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中充分的展现,在相互的交流和思维碰撞中达成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使学生全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今后的成长奠基。

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引导,以前利用平移、割、补等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那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拼成什么图形,打算怎么剪拼,然后动手操作。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取经验,为学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空间,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圆剪拼成各种图形,鼓励不同拼法,引导发挥联想,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了自行探究的机会,创造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积极作用。

结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短期就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趣味课堂,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推进,同时,开展多元化学习方式。教师采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瑞青.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69.

[2]孙萍,王莹莹.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38.

[3]葛玉红.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9(19):74.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