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长跑“周训练”模式之素质训练评价策略研究

2019-09-10夏诚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中长跑素质评价

夏诚

摘要: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目前是一种具有半专业性质的体育训练模式,其训练对象是学生中的一些非专业运动员。对于素质来说,基本上可以参照专业的素质标准——中长跑运动素质可以分为身体素质和主观素质两个大类。本文所探讨的素质训练评价策略,主要是针对主观素质展开。

关键词:中长跑;周训练;素质;评价;策略

中长跑运动的素质基本上是与运动素质相同的,但它也有特定的素质分项。一般来说,中长跑运动素质分为两个大项,即身体素质和主观素质。这两类素质都是影响运动员成长和成绩的关键因素。因而,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素质训练及相应的评价策略都应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所探讨的素质训练评价策略,主要是针对主观素质,基本包括几个要项:意志品质、体育道德、协作精神、战术意识、运动信心、适应能力。

1. 意志品质评价

意志品质是运动员的核心素质,几乎所有体育项目,意志品质都是必要的(包含着训练意志和比赛意志两个方面)。运动员能够坚持参加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及在比赛中面对挑战、痛苦甚至挫折,都需要这种素质支持。对这个品质的训练评价,可以采用的策略一般是结合超量训练或挫折训练来同时完成。比如在训练周期内(每周)某天(一般在周末前一天进行超量是较合适的)大幅增加训练量,还可以请专业高水平运动员与其进行比赛或增加训练难度(比如越野或障碍),通過观察和交流的方式对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进行评测。

2. 体育道德评价

体育道德是专业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主观素质,对中长跑“周训练”模式所训练的对象(中小学中有体育特长和专业发展意愿的学生)来说,这种素质也应该是重点内容。体育道德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通常比较显性的有:尊重裁判、教练及对手;遵守训练和比赛规则;公平竞赛意识等等。对这方面的训练评价,与体能训练评价等有较大差异,不太可能进行周期性检测。主要是教师日常的跟踪评价,即评价和训练基本同步进行。也有一种较客观评价手段,就是试卷检测——给运动员出一些体育道德方面的试题,检验其对体育道德的认知水平。但这种测评往往会有一定的失真,重点还是在日常观测上。

3. 协作精神评价

中长跑这个项目虽然是一个个体项目,但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合作的训练方法。比如肌肉拉伸训练、力量对抗训练等等,是需要队员进行合作互助的。协作精神是保证训练有效的基本素质。当然,在比赛当中也会需要团队协作。有的比赛是为团队荣誉而战,这时就会需要有团队战术,可能会牺牲某些队员的成绩,配合队友取得好成绩。这时候,协作精神就是必备品质。协作精神的评价同样是通过观察来实现,当然还可以通过队友反馈、互评的方式来组织。有时,也可以专门设计协作项目来进行协作精神专项评价。比如小组团体赛、拔河、接力等等。

4. 战术意识评价

中长跑与短跑不同,还会涉及战术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团队协作战术之外,就运动员个体来说,也有比赛战术。比如根据运动员自身特征,设计其比赛过程,如是领跑战术还是跟跑战术,如多少米开始冲刺超越,什么时机进行变速等等。战术意识水平对运动员最终成绩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学生运动员来说,这种战术意识就更关键一些。因为战术意识不强,在比赛过程中私自调整战术,从而导致失利。这种现象在非专业运动员中经常发生。评价一名运动员战术意识,主要策略就是指令性训练。即教师在训练前向运动员布置战术(可以有意与其日常习惯战术产生冲突),看其比赛中是否坚决执行(哪怕是失利)。

5. 运动信心评价

运动信心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也是有相当影响的,从某种角度上说,运动信心也是意志品质建立的一个基本条件——拥有较强信心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暂时落后,因心理的强大仍然能够控制肌肉正常发力。而信心不足的运动员,遇到比赛中的困难会马上体现为肌肉松弛或是僵硬,运动节奏进入混乱状态,从而导致失利。对运动信心的评价,可以采用两种截然相反的策略。一种是激励性评价,即告知运动员你没有问题,失利只是一时的,你很优秀;另一种是挫折性评价,即人为给运动员制造困境,从而激发其拼搏之心,战胜困难从而获得信心。这两种评价分别指向两类不同性格和能力的运动员,需要根据个体实际进行把握。

6. 适应能力评价

适应能力主要是指运动员在不同环境、条件、氛围下能自我控制并发挥出最佳水平的能力——运动员日常训练通常在同一教师指导、场地中进行,而比赛则不同,场地、观众、裁判、氛围,甚至气象等因素,几乎每次都是陌生的。运动员具有强大适应能力是保证其日常训练水平体现在比赛中的基本素质。对适应能力的评价,一般是采用更换环境、条件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每两个训练周期(或不定期)与其他学校更换教师、场地、器材,以评价运动员适应能力。

以上,对中长跑“周训练”模式素质训练的评价策略进行了探讨。主要是研究了运动员素质中主观素质的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中长跑运动员应该具有的主观素质。可以看出,就主观性的素质来说,其评价的策略基本也是以主观为主要形式,通常是与训练同步进行的。

参考文献:

[1]王彤彤. 运动素养概念初探[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 6(11):153-153.

[2]陈曦. 论中长跑运动的基本特征[J]. 运动, 2010(6):45-46.

猜你喜欢

中长跑素质评价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分析与策略
浅谈怎样在中长跑教学中提高初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成绩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提高中学生中长跑训练效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