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2019-09-10冯瑞元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新加坡高职院校

冯瑞元

摘  要:在华人占70%以上人口的新加坡,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都与我国有着相似之处,其教育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适用性。文章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介绍了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并结合其办学经验,对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进行了一定思考。

关键词: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南洋理工学院;高职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两周的“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培训后,对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的办学特色、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深受启发。

一、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

南洋理工学院(NYP)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新加坡国民教育部,是以理工科为主的三年制高等教育学府,由隶属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数十个科技学院和培训中心整合而成。我们就“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开发、校企合作、课程设计、专业开发、校园文化等方面的议题与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了研讨,并参观了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设计系、生命科学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的专业实训室和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

1.开放的办学策略

市场导向,即根据国家总体目标及工商业需求,开发设置有关课程;柔性系统,即制定灵活适应性强的培训系统,根据市场及科技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专能开发,即开拓各种有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提升教职员的专业技能;国际合作,即与外国政府、大学及工商业企业联系,共谋发展,并从中获得经验与资源;注重实践,即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环境里,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经验;面向世界,即配合政府的区域与国际化的策略,培养青年学生国际化与区域化的概念,认识国际化竞争的环境及所面对的挑战。

2.成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

凝练核心价值观。新加坡拥有比较成熟的教育体制,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始终贯穿其中。新加坡国民教育的目的是:一是灌输核心价值观;二是培养国家认同感。国家需要灌输的核心价值观是:刻苦耐劳、爱国爱民、勤于学习、善于思维、以便开拓心胸和视野,具有崇高的品格,力求上进的精神。各学校根据学生主体和培养目标其核心价值观各有侧重。

全程培养学生素质。新加坡崇尚培养每个个体,从小学开始进行素质教育。一是实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这也是新加坡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内容为自尊、自信、认识自我、诚实、自我责任感、节俭敬业、乐群、毅力、正直、勇敢、信守诺言等。大学的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方向而不同。二是实行“浸濡计划”,为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外国文化,尽早培养“文化适应性”,每年让各校有不少于10%的学生参与一次海外浸濡机会。

加大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度。新加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人心,学生已自觉自愿遵循各种行为规范。例如,学生随身携带自己的学生证;校园内禁止吸烟;任何时候必须有礼节;不作出不尊重和不服从讲师的行为等。

3.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身处南洋理工学院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建筑在考虑美观的前提下,见不到综合的体育馆,而是建设了各自不同功能的操场和体育设施;每栋楼房的底楼几乎都架空,便于学生学习、活动不被日晒雨淋,又不失通风和采光的功效;整个校园网络无线覆盖,随处都有方便学生使用笔记本的交流电源插座;教室外面的走廊安装着笔记本电脑桌,让在教室外面等候的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电脑;教师办公室外面有为等待教师的学生提供休息的桌椅,所有的这些硬件设施都体现着学校在设计和建设时校方的人性化思想。

二、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在南洋理工学院感受到的改革与创新比较多,其中,感触最深是: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组织无界和协作无间、学无止境和终身学习。

1.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

这是新加坡和南洋理工学院给本人印象最深和感触最大的一点。培训期间,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多次提到:“新加坡政府的危机意识”,如再生水资源利用等;“新加坡政府的超前意识”,如政府各部门共商城市供水、排水设施;以及南洋理工学院管理者、教职工的合作意识、务实精神,如组织无界化、工作项目校企政密切合作等表述。这些集中表现和体现在“四个C”上,即组织文化(culture)、创新理念(concept)、能力开发(capability)、校企合作(collaboration)。用他们自己的一个概念来表达,即“发展专注指数”,如果将一个人专注时间和精力分为六等份的话,那么,二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用于未来的规划,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考虑下一步的工作,六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才用来处理现在的事务。这充分说明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正是因为这种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才使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始终处于前列。

高职院校是否看到随着省示范院校建设、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具有行业背景、但起点不高的高职院校下一步该怎么走,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可行,如何领先等一系列前瞻性的问题。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根据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围绕学院定位、发展战略等核心问题早早地开展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

2.组织无界和协作无间

组织无界的概念是: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分界线的,因此,工程之间的界线或学科之间的界线也是无法看到的。基于这个原则,南洋理工学院把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不同部门、不同学系之间有求必应,反应迅速,促进了资源与人才的共享,在效率上、效果上、效益上取得了多赢。这种密切的合作大大降低了个人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局限性,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错误和缺陷,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现实中,往往人才多的地方不一定有和谐的环境,作为学校要支持和提倡并不断给优秀的人才营造可以尽情发挥的环境,使校园内不同学系、不同专业的教师都有宏观的概念,不计较得失,对工作充满热忱、主动、积极;使不同年齡和不同专业的教师愿意相互学习,相互分享经验,人人都有能力和资本,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人人能协调工作,做到资源共享,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并以此来影响带动学生,一切服从学校更好的发展。

3.学无止境和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指的是不断地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培训和拓展延伸,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师希望能力提高和能力转向的诉求,及时或提前满足了学院对专业教师能力的要求。这是南洋理工学院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型时代的挑战所作出的富有战略性和变革性的重要举措,使学院专业的发展和转向与师资队伍的培养实现无缝对接。

学校要鼓励教师保持年轻的心态,不断学习,有自强不息终身学习的精神,热衷于学习和自我提升,当然也要务求实际。随着产业转型、技术发展或教育需要运用新的技术,教师要看到发展的速度和自身的不足,有了这样的紧迫感自然就会自觉学习、超前学习,无论多少年龄也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无止境,无年龄限制,为未来需要的能力提前做好准备,以求得不断发展,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学风.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 职业教育(教科版),2001,(31).

[2]  魏炜.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3]  皮江红.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9).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新加坡高职院校
新加坡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