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09-10李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9期

李艳

摘  要: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突显,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文化需求的变化,对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建一支坚强有力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断推动基层文化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基层文化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日益突显,人们的文化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基层文化人才隊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从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个方面制定政策措施,为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力促进了文化人才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但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各级文化人才还远远不够,队伍老化、流失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依旧突出。如何创建一支优秀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断推动地区基层文化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现状,以及今后的人才利用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基层文化体系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基层文化体系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基层文化队伍是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和组织保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一)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管理机制不断规范。

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中央、省、市对文化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尤其是各乡镇基层文化站的建设,并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第一,配套各项文化惠民工程专项建设资金,确保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第二,各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家园建设点一般都安排素质较高的村、社区干部兼任管理人员,确保有效管理日常事务,做到责任到人;第三,制定了各项文化工程管理制度,确保规范管理,做到资源共享;第四,健全了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区、乡镇办、村(居)三级文化管理网络,为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做到上下联动。

(二)基层文化队伍逐步壮大,文化活动初显生机。

在各级文艺活动中,培育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推出了许多内容深刻、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各基层也针对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性文化活动。基层文艺团体、民间艺人等以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方式,常年活跃在基层舞台,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各地文化建设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文艺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突出体现在:

(一)对文化惠民工程认识不够

各地对基层文化建设及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一,受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制约,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后,有的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有的形同虚设,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不足以及管理上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基层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影响到全区文化事业的健康、均衡、协调发展。

(二)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及专业文艺人才缺乏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文化人才缺失,有的长期处于空白状态,已经根本无法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这些都严重制约基层文化体系建设和发展。

(三)基层经常性文化活动开展较少

有组织、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开展得较少,即使开展文化活动也主要集中安排在各种节庆日、民俗日,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不多,基层文化生活总体上依然单调贫乏。上级文化部门组织开展的“文艺下乡”活动也仅能送到个别乡村,部分社区和农村文艺队伍匮乏,文化活动远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四)文化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

每年用于发展文化事业经费有限,制约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和文艺人才队伍培养。有的乡镇办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未独立安排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专项经费,各项文化活动开展被动应付的多,没有形成自主自发,创造性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生动局面。

(五)激励机制覆盖面较窄

受客观条件和政策机制的影响,针对文化人才的激励或奖励较少。虽然每年都有各级文化人才的评选命名工作,但由于标准很高、要求很严,使真正获得此类荣誉的人才很少,制约了人才建设的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人才管理运转较弱。目前,由于高级技术职务聘任名额有限,早期获得高级技术职务的人,长期被聘用在相应的岗位上,较难进行运转调配;而后期获得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则只能高职低聘,影响了职能作用的发挥。同时,要落实有关高职待遇,必须等到前期受聘人员调离或退休。这种“能上不能下、定岗不流动”的聘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担负着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队伍健全与否和功能发挥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首先要实行人员数量保障,确保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力量到位。其次要实行人员质量保障。

(二)要加强现有基层文化专业队伍培训学习,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把人才培养纳入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有目标的培养

(三)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重在充实和加强乡镇文化站人员的事业编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将有志于热爱农村文化事业,懂专业,有点子的青年人充实进我们的文化队伍中来。

(四)要在文化队伍的建设中,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主要是用人制度、分配方式的改革,实行聘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打破按职称分配的变相平均主义,让能够干、喜欢干文化工作得人有舞台、有机会施展才华,并且有一定的稳定收入,使那些不能干、不愿干文化工作人及早离岗退位。

(五)要加强文化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工作,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文化站工作人员的辅导和培训工作。同时需尽快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建立队伍的长效机制,使农村文化的发展形成规模持续发展。

(六)加强志愿者招募工作,做到有机集合。继续扩大、充实文化志愿者队伍,尤其是宣传文化工作志愿者,努力吸收支持农村“土才子”、民间艺术人才担当“文化义工”,确保志愿者的文化工作积极性。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全面推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全面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文化人才工作实际,针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科学规划文化人才发展,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思路,促进文化人才队伍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强.如何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大众文艺,2010

[2]  范桂兰.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

[3]  李字仙.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群文天地,2012(21)